□ 何大猷
余生何幸,能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庆幸欢欣之时,常冥思苦想,是何变局?为何百年未有?正苦于识见浅薄,思而不得,有司请知名学者来宣讲,正是此专题。他引用权威,条分缕析,不容置疑。他讲了半天,我却听得云遮雾罩,疑窦丛生。总觉得多是强设概念,任性结论,似是而非。但他是知名学者,且所有内容又非个人研究成果,甚至是庞大团队的成就。我只能叹息自己不懂大局,不明奥义,终是盛世之一蝼蚁而已。
正自惶惑呢,又看到著名作家曾纪鑫再版了《千古大变局》。顿时心生想法,一是从自身经验想,百年大变局,尚听得云里雾里,这千古大变局,还能读得明白么?二是从作者角度想,别个学者讲百年大变局都不甚了了,你把千古大变局能写深说透啊?再则,我从小学写作文,老师就讲,作文要小题大做,题目要小,才能把文章写深写透;题目大了,就容易肤浅空泛。就如做学问,陈寅恪讲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就要讲一天,这才是学问。千古大变局,这是多大的题目啊!
但我对曾纪鑫是钦佩的,不该犹疑,早年就拜读过他的《千秋家国梦》《拨动历史的转盘》等大作,感服他的学识文采,视其著作为心中的经典。
有人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的,我们见过很多这样的“小姑娘”,而《千古大变局》会任意打扮这个“小姑娘”么?
拿到《千古大变局》(精装典藏版)时,我已退休又患沉疴。读书如吃饭,我已不能狼吞虎咽,何况精品美馔,更该细嚼慢咽,好生品尝。半个来月,边读边思,亦惊亦叹。拜读两遍,掩卷拍案道:“《千古大变局》,三昧文史思。”
在书中,曾纪鑫将文学、历史、思想诸领域的素养才华综合运用,打了一套“组合迷踪拳”,也可以说是把这三个领域的矿藏熔于一炉,炼出合金。
十一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和走向的人物,我在各种文化艺术载体上,从小到老,听闻见识,多是脸谱化、概念化、标签化、立场化、类型化的。而在这本书中,作者却让他们复活了。他们的人生历程、喜怒哀乐、胜败沉浮,对历史及后世的影响,书中娓娓道来,读者恍如与之同行,共同体验,穿越共鸣。我们不只走近他们身边,还走进他们的生活,更走进他们的内心灵魂。他们的遭际,也影响了读者的情感、思想和心灵。
文学即人学。作者以他文化历史散文的特色笔力,使其不仅有小说刻画人物的效果,又因其非虚构叙事,而更有真实震撼的魅力。
我不是历史老人,也不是历史学者,不能判断作者是否任意或刻意地“打扮”。但是,我看到书中依靠各时期、各方面、各类型的史料及考古发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不预设立场,不先置观点,客观、平和、公允。叙伟杰而不为尊者讳,写枭雄而不为涤其污。度时度境,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可解可信。
我没资格说作者还原了这些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给历史准确定位。但我确实感到这样的讲述、判断、评议,符合历史和人性的逻辑。我幻想如果这些历史人物的在天之灵读了这本书,也会视作者为知音,感念他真实、准确、深刻的理解与评说。
欣赏文学之美,见识史学之真,可谓两全其美。而《千古大变局》最根本、最核心、最具价值意义的,是建立在这二者之上的思想价值。其对历史变革、社会进步等根本要素的思考,对人类文明进步标志的判断,不是启蒙,却超越了启蒙。历史是面镜子,更如一面风月宝鉴,善恶美丑,是非得失,鉴照你我,也鉴照古今。历史螺旋式前进,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本书也证明哲人此言不虚。
《千古大变局》文、史、思三宗融会,俱臻高境。当我辈身处所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幸有此书面世。其文史思三昧真火,可以炼我脑力,开我智慧。两岸猿声啼不住,百年变局千年中。说大变局,百年也罢,千古也好,总是要真的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思考而呐喊。要写好大变局,不仅要有大学问、真思想,更要有高尚的人格力量和人文精神。这几方面,本书作者可谓得而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