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马文俊 李源 通讯员 常菁睿
摊开中国新型显示产业版图,TCL华星、天马、京东方国内显示面板“三巨头”会师的武汉,无疑是“重镇”之一。
从“三巨头”,到一条创新产业链;从光谷,到整条科创大走廊;从“缺芯少屏”,到好“屏”如潮……武汉新型显示产业16年的蝶变故事,值得品读。
从“缺芯少屏”到好“屏”如潮
新型显示产业总投入破千亿
3月,乍暖还寒,TCL华星位于光谷左岭大道旁的生产基地却是一派热火朝天景象——去年投用的t5项目门前,运输车辆频繁出入。
2014年,国内首条第6代LTPS显示面板生产线——投资160亿元的武汉华星t3项目在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动建,三年内产值即突破百亿元大关。去年,作为其扩产项目,投资150亿元的t5项目顺利投产,武汉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再添“巨无霸”。统计显示,目前TCL华星在汉投资总额已达757亿元。
看好武汉、重仓光谷的显示面板巨头不止TCL华星一家。2008年,天马微电子落子光谷,成为首家落子的新型显示企业。彼时的中国,面临着“缺芯少屏”的窘境。16年来,从硬屏到柔性屏,天马在汉持续加仓,不断推动研发生产功能向光谷集中。目前,光谷新型显示产业总投资已突破千亿元。
大项目、大投入赋能光谷形成新型显示产业磁吸效应,成长出50多家链众企业。产业上游,尚赛光电、华烁科技等材料供应商在服务龙头企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产业下游,联想、小米等业界巨头将一块块屏幕变成明星产品送往千家万户。
从跟跑并跑到局部领跑
“全球首发”频频打破想象力边界
20世纪六十年代,液晶显示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在美国开启。此后数十年,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轮番发力,纷纷在全球显示产业版图中站稳脚跟。
中国大陆从20世纪末期开始发展显示产业,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显示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
从LCD时代的跟跑,到OLED时代并跑和局部领跑,技术加速迭代的背景下,依靠人力资源、产业布局等优势,光谷已成为全球新一代显示技术研发的关键节点区域。
去年,TCL华星推出全球尺寸最大、分辨率刷新率最高的印刷OLED屏幕;天马研发的9.38英寸透明Micro-LED显示屏,在像素密度单位、透光率等指标上全球领先……这些打破人们想象力边界的尖板眼产品,无不凝结着迸发自光谷的创新光芒。
瞄准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华引芯自主研发Mini/Micro-LED芯片及其封装器件、半导体光器件,光电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立17年来,精测电子接连突破国产化“无人区”,成为业内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显示面板三大制程检测系统的企业。
一大批“全球首发”“业内第一”在光谷源源不断涌现,50余家企业“屏”实力拓出产业新蓝海。
从光谷到武鄂黄黄
都市圈产业链擦亮全球“显示度”
以光谷为极核,武汉新型显示产业“引擎轰鸣”。沿着光谷科创大走廊,光谷新型显示产业链的强劲带动作用,正向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延伸。
在鄂州,三安光电投建全球首个大规模Mini/Micro-LED芯片产业化项目,同时招引芯映光电、瑞华光电配套下游芯片封装,成品直送武汉华星、天马;
在黄石,上达电子贴有“天马专线”“华星T3专线”标签的柔性线路板生产线开足马力,联新显示可作为光谷面板“巨头”的下游,承接其显示模组、显示屏组装业务,服务联想、小米等企业的终端产品;
在黄冈,TCL投建智能制造产业园,导入显示、终端、光电子等上下游及电子信息为主的相关产业企业,配套服务武汉华星等湖北三大生产基地。
围绕玻璃基板、发光材料、检测设备、工业气体等细分环节,光谷科创大走廊已经凝聚起了一条较为完整的新型显示产业链,在全球“显示度”正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