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5日在京开幕,吸引全球关注的目光。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国际人士普遍认为,面对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中国经济成绩来之不易、可圈可点。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中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将持续为自身发展、地区繁荣以及全球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回升向好,韧性强劲
2023年,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突破万亿元,凸显中国经济结构优化转型、提质升级。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哈伊里·图尔克表示,中国正从此前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绿色转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过去一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过程中也面临多重挑战。面对严峻复杂形势,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综合分析研判,中国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也正因此,不少跨国企业“用脚投票”,选择在中国增资扩产,共享中国高质量发展红利。
外企在华“深耕”热度不减,外资在华投入也发生着结构性变化。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37.3%,创历史新高,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引资增长6.5%。
聚焦民生,以人为本
连日来,海外媒体对中国两会的关注持续升温。韩国《中央日报》网站发表评论文章表示,今年中国两会的一个关键词是“高质量发展”,“中国现在的目标是要通过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
多位国际人士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不只是关注指标数据,更注重人民的幸福安康。
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安娜·马林博格-乌伊告诉记者,以人为本的发展之道深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显示中国在经济发展中优先考虑的是可持续和平衡,而不仅仅是追求速度。
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取得这样的成绩令人瞩目。
合作共赢,共享机遇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但有力推动自身经济发展,更做大全球经济发展的“蛋糕”,给世界提供合作共赢的机遇。
共建“一带一路”提出10年多来,一大批项目落地生根,开拓出一条通向共同发展的合作之路、机遇之路、繁荣之路,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2023年,中国全年货物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2%,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8%,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46.6%。
伊拉克提克里特大学政治地理学教授穆萨纳·马兹鲁伊表示,中国政府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等重要倡议,是中国面向全球的“又一次伟大开放”,为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给世界经济和贸易带来广泛的积极影响。 (据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