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2月24日,元宵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兵分五路,登上“K”字头列车,随机采访外出打工的湖北老乡,共话新年新期待。
跟车随机采访,记者们有不易,有惊喜,更有在列车上收获的来自老百姓朴素期待带来的感动(湖北日报2024年2月26日6版《春运时光 返岗专列话期待》)。
近12个小时 辗转三地 跟车两趟
来之不易的采访对象是本报忠实读者
记者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一趟300多人的列车上,居然找不到一位合适的采访对象。当天,记者上演了一出“人在囧途”,采访过程一波三折。
记者原计划搭乘10时41分从武昌开往广州东的K4107次列车跟车采访。谁料,记者上车后发现,这趟核载1400多人的列车上只有近300位乘客,其中200多位在经停站咸宁、赤壁下车,不到30位乘客前往广州。列车长解释说,因冰雪天气持续,再加上是元宵节,出远门的乘客偏少。
更让记者没想到的是,挨个询问前往广州的乘客,却没有一位愿意接受采访,一谈到拍摄视频更是连连拒绝。
眼看着列车即将抵达咸宁站,采访还没着落,记者不免有点心急。要不在咸宁站下车,看看候车厅有无去外省务工的乘客?此时已近中午12时,记者从咸宁站获悉,下趟出发的列车要等到下午5时多,现在候车厅几乎没什么人;且今天客流量偏少,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
因此,记者决定回到武昌站重新跟趟列车。从咸宁站赶到咸宁北站,买了一趟最近的高铁返回武汉站,又搭乘地铁前往武昌,下午2点左右,记者又回到了武昌站。
此时的武昌站,候车客流明显比上午多。在候车厅,记者先后与近20位乘客进行交流,询问能否接受采访。愿意与记者拉家常的不少,但一谈到“出镜说几句”,都委婉拒绝。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3个小时后,记者在人群中看到了一位戴着红围巾的师傅——王先刚,他将搭乘18时9分出发的K1125次列车前往嘉兴返岗。简单聊了几句后,他欣然接受采访。
采访过程中,王先刚谈吐清晰,言语中充满着对生活的热情。更让记者惊喜的是,他年轻时是湖北日报的忠实读者,曾给湖北日报副刊投稿并被采用。“1988年12月刊登的第一篇,也是唯一一篇,当天的报纸我到现在还收藏着呢。”谈起往事,王先刚记忆犹新。
最终,稿件成稿800字,再加一分多钟的短视频。稿件不长,视频很短,可这背后,却是近12个小时、辗转三地的奔波,与几十位陌生人的“破冰”尝试。
随机采访不易,但一波三折中又能收获别样惊喜,这应该也是记者们愿意“永远在路上”的理由之一。
跨越千里 几百字文字 几十秒视频
朴素无华的专题策划呈现信念与梦想
春运大潮中的外出务工者,是“流动中国”最生动的注脚,也是春运新闻策划中老生常谈的主题。
在“和谐号”“复兴号”已公交化开行的当下,“K”字头列车“快”的含义荡然无存,但仍有众多的外出打工者出于高性价比选择搭乘。作为媒体,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目光主要聚焦在追寻时代发展的速度;这次,我们决定慢下来,去追寻老百姓的朴素期待。
参与这次采访的记者们纷纷表示,在采访过程中,这群跨越千里、流动在城乡之间的打工者,他们的期待朴素又直接——
“去年挣了10多万,今年想挣到20万。”
“希望全家有钱赚,荷包鼓起来。”
“希望儿子早点找到女朋友,回老家结婚,安定下来。”
“我不可能一直打工,未来期望多攒点钱,能自己干。”
“有活干,有钱挣。”
在这些朴素期待背后,记者们更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与坚定信念——
69岁的胡士清说,年纪大了还有手艺,就不能闲着。
60岁的王先刚说,不管有多难,都要迎难而上;不管多少岁,都要有梦想。
19岁的肖剑说,他还很年轻,不愁找不到工作。
几百字的文字,几十秒的视频,记录下的是普通务工者一个又一个朴素的期待,这也正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安康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