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劲松 杨富春 刘毅 夏中华
2024年初,武汉、鄂州、黄冈、黄石四市相继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枢纽”“空港”“临空”“物流”及“武汉新城”等成了共同高频出现的关键词。
其中,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2023年获批建设“武汉—鄂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显然,这与花湖机场建成投运带来的机遇密切相关。
20余年来,从起初规划武汉“1+8”城市圈,到如今“武汉都市圈”9城共规共建,我省一直致力于深掘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效应。
随着花湖机场建成投运,天河机场与花湖机场形成全国城市群中独一无二的航空客货运双枢纽,将加速推动武汉都市圈城市联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鄂东大临空区”喷薄而出
货运枢纽机场谋划筹建阶段,有关方面曾考虑,将机场以“鄂东”或“武东”冠名;鄂州市政府将“航空都市区产业规划”分别送达周边城市负责人。
“围绕航空货运枢纽谋划新产业布局,不仅仅是鄂州的机遇,也是鄂东地区的机遇,更是整个湖北乃至中国中部的机遇!”时任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强调,不拘于一时一地,才能真正释放花湖机场的“超级运力”!
自2017年12月20日开建起,航空货运枢纽项目除了围绕《湖北鄂州航空都市区建设区域图》《机场核心区配套建设图》《鄂州机场综合交通示意图》等推进外,《大临空产业协同发展示意图》也成了省市各方的重要参照。而在商务部颁布的《长江中游区域市场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中,货运枢纽机场首次被纳入武鄂黄黄都市圈核心功能区。
国际经验显示,一个机场项目投入产出比为1∶8,就业带动比为1∶12。面对航空货运枢纽拉动经济的“超级蛋糕”,机场选址所在地的鄂州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2018年初,黄石市领导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透露该市临空经济区规划,随后该市两会明确提出“发展临空经济”;几乎同时,黄冈市政府与省交投集团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合作共建黄冈临空经济区;很快,“一路向东,直达顺丰”这句话开始在武汉东湖高新区的招商引资宣传片中亮相,这里的“顺丰”即指湖北省政府与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专业货运机场。
2019年1月,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武鄂黄黄协同发展,创建国家级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随后,2019年3月、2020年7月、2021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相继批复《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总体方案》《黄冈临空经济区总体方案》和《黄石临空经济区总体方案》。
起初,定位“顺丰航空基地”,随后调整为“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再往后逐步提升至国家层面的战略支点,这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花湖机场的客货运功能,促进鄂东区域的“城市集团”对外开放。在这一进程中,“鄂东大临空区”喷薄而出,以其为基础的武汉都市圈核心示范区浮出水面。
科创引领乘“机”起势
采访中,黄石、黄冈等地一些干部坦言,这些年当地经济领域会议常常要研究建在鄂州辖域的花湖机场,一开始还有点不适应,现在已是家常便饭。不仅如此,他们也很关注地跨武汉、鄂州两市的武汉新城建设进展。
“花湖机场改变了原来三地各自为政的态势,鄂东终于有了一个硬核把大家紧紧凝聚在一起。从这一点来说,花湖机场的建设可谓‘神来之笔’。”黄冈市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一级调研员段汉国说。黄石市政府提出,将全力打造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重要节点,并加快建设武汉新城至黄石新港快速路等对接花湖机场“三条快速路”,以更好连接武汉新城和花湖机场。
“武鄂黄黄是武汉都市圈的核心示范区,武汉新城是‘核心中的核心’,而花湖机场是内陆对外开放的前沿平台。核心示范区内的一城一场联动,有利于武汉带动鄂州、黄冈、黄石等市协同发展。”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说。
高端制造业依托科技创新,也离不开“速度”经济,培育航空货运枢纽亟须同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2021年6月,湖北省首家“科创飞地”——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设立,运营两年半汇聚科创团队100多支、研发人才1000多人,转化科创项目成果200多个,为60多公里开外的黄石市贡献聪明才智。2023年上半年,黄冈、鄂州两市学习黄石“借梯登高”,先后在光谷布局设立“科创飞地”。
“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鄂东乃至整个湖北将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及北斗等五大产业。”邹薇认为,鄂州、黄石和黄冈三地可依托机场项目,以临空产业为基础,发展高端前沿产业集群,建成立足长江、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航空物流枢纽中心。
协同发展新主轴显现
2020年初,湖北省发改委编制印发《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对武汉、孝感、鄂州、黄石、黄冈的临空经济区建设进行统筹规划。
同年3月,日邮物流(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CEO杉岡正宽考察鄂州。他站在武鄂黄黄区域地图前,左手按着武汉天河机场,右手指着鄂州花湖机场感叹说:“航空客货运双枢纽真是天作之合!”实地考察后不久,作为世界航运500强的日邮物流决定到湖北开展国际物流业务。
“两座相距不远的机场之间的连线区域,往往是一座城市乃至都市圈最具发展潜力的空间。”民航界知名专家、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刘武君持相同观点,他曾主持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等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
刘武君在其著作《航空货运物流规划》里特别提到:花湖机场投运后,武汉都市圈将形成“一圈两场”格局,两场一体化运营就如同一架飞机的两个发动机。这对于省域经济发展和武汉都市圈空间拓展来说,都是难得的机遇。他建议要着手连通“武孝城际”和“武鄂城际”,保障两个机场和区域发展一体化,并以联通后的“鄂武孝高铁”和长江水道为轴,规划建设“武鄂黄黄孝”临空经济走廊,进一步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成渝经济圈,形成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新主轴。
通过对武汉都市圈内各个城市的企业分布、交通联系等进行分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认为,武鄂黄黄之间的关联是目前最紧密的,在空间上已率先推进一体化发展。如今,天河机场与花湖机场分据两端,有助于武汉带动都市圈内靠东沿长江的鄂黄黄三市和靠西的孝感实现一体化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世界第四、亚洲第一、中国唯一的货运枢纽机场,花湖机场将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同“一带一路”统筹衔接:东向海上开放,联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西向陆上开放,联结丝绸之路经济带。“花湖机场与天河机场携手构建城市群、都市圈中独一无二的航空客货运双枢纽,将为湖北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撬动新的支点。”中国民航大学教授曹允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