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振雄 通讯员 方泳竹
郭连生、潘恒桂,是一对盲人夫妻。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电话约访时,潘恒桂说:“我下午4点钟要做饭,小儿子读初三,有晚自习”,请求采访不要惊动儿子。
这对夫妇是黄石市下陆区陆家铺社区竹林湾村人,那是个温馨的村庄。
郭连生1970年生,两岁因病致盲,玩伴上学了,他还在黑暗里走路跌跤。姐姐买了个收音机,郭连生就天天收听世界的精彩,12岁时听到张海迪的故事,说,海迪姐姐身残志坚,我也要那样!
父母到处求助,14岁时送他到武汉盲童学校,没钱就停一阵子,筹到钱继续上。郭连生1993年毕业,1994年去广东做按摩,2000年揣几万块钱回来盖房,让父母住宽敞点。
乡邻给他介绍对象,遇到了潘恒桂,1980年生,也是两岁时失明,郭连生说“我们也要有梦想”,教她学按摩,2001年一结婚就下广东创业。
这对盲人夫妻打工异乡,洗衣做饭都自己摸索。环境生疏易出意外。一天傍晚潘恒桂去阳台收衣服,栏杆断了,从二楼摔下,骨折……小两口摸摸索索回了黄石。她不甘心,每天必摸受伤的腰椎穴位琢磨按摩推拿,2003年参加黄石残联按摩培训班拿到资格证,还想创业。但父母相继去世,郭连生说,“父母在,我敢闯天涯;走了,我深感孤单。”这才思考怎样做父亲。2007年、2009年,两个儿子相继出世,培养孩子成了“最大的事业”。
记者问,你们很困难,怎样培养孩子呢?
郭连生说:“我们没做什么,这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我们只是陪伴。”
他说:“办有低保,每月2920元,但有乡邻帮我们,经常送来瓜果蔬菜,我们不愁吃喝,很感恩。”
社区党委书记桂森说,我们整合多方资源,有效缓解困难和残疾家庭的生活困难,弘扬社区和谐友爱互助的良好风尚。
潘恒桂说,社区工作人员郭月来要我让孩子发微信点菜,她去菜场买了送来。我自己学着发,学会了发微信。社区残联专干徐晨心疼我们从低保费里省钱供孩子上学,帮忙申请扶残助学金,这项补贴读高中才有,大儿子一上高中2000元助学补助就来了。“我的电饭锅坏了,徐晨送来带盲文带语音的电压锅,他是个贴心人。”
2022年,老大考上黄石二中,是省重点高中。“中考时家长都去考场,我怕添麻烦没去,儿子一个人去一个人回,说能考上,果然考上了。”潘恒桂自豪地说。
郭连生说,我其实很要强,但我懂“示弱”,孩子读小学贪玩,作业没写说写了,我相信他们。第二天老师说没写,我哭了,说你们欺负盲人啊,他们也哭了,再不蒙人了。
记者发现,他们“要强”是热爱生活,“示弱”是对孩子信任和爱。他们厨房里锅碗瓢盆摆放有序已够惊人,但水壶无垢,才是真的惊人。他们洗涮扫地抹窗台,不漏任何角落。潘恒桂很会心算,常跟儿子比赛。两口子靠听学会了玩手机,每天刷抖音、发微信,也网购,潘恒桂还有一次网上退货经历。
今年春节期间,二楼阳台上腌好的猪肉、灌好的香肠、串线的鱼圆子……年货挂得满满当当。
下午4点已到,潘恒桂要给小儿子做饭了,记者守诺“不惊动孩子”,匆匆告辞,仍一直回味郭连生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我的视力为0,你的视力5.0,但如果距离更远些,我们都会看不见。唯有用心,才可以看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