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左晨
记者观察
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等“新四化”正加速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不少车企却有着高级人才招聘难的困扰,年薪百万也难觅智能网联汽车复合型选手。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人才总量预计达到120万人,但人才缺口预计达103万人。
在武汉,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悄然开启——
2月23日,在位于武汉经开区的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商品研发院内,一群充满朝气的年轻小伙,围坐一团讨论着项目进展。
他们不是这里的员工,而是一群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学生。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与东风公司共同成立“东风跃迁班”。这种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正不断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输送创新型人才。
学业和产业无缝衔接 让大学教育走出“象牙塔”
随着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下半场,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的新高地。
支持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高技能人才成为发展的关键。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产业学院副院长胡杰认为,智能网联汽车要求研发人才兼具车辆、机械、信息与通信、计算机、电气、软件等多学科、多专业背景,这类人才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湖北本地企业用人成本极高。
为培养未来人工智能及汽车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联合东风公司开设首届“东风跃迁班”,面向全校进行限额招生。
跃迁班采用“1+2”培养模式,由武汉理工大学与东风公司联合培养,即第一年在武汉理工大学完成所有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及选修课程的学习,第二、三年进入东风公司进行专业实践培养和学位论文等工作。学生培养主要依托东风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揭榜挂帅项目及前瞻性科技项目,采取学业导师和产业导师“双导师”负责制。
“首届跃迁班选拔了44名学生。”胡杰介绍,这些学生均为武汉理工大学2022级非定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数理基础扎实、学业成绩优秀,并有志于投身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事业。
人才定制培养 减少员工“磨合期”
眼下,东风股份智能网联开发中心正进行轻型商用车智能网联技术研发。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40名学生,便是其中的参与者。
“这项技术研发,涉及计算机、软件工程、自动化等多个专业,招人比较难。”东风股份智能网联开发中心主任设计师陈晖称,“一个有项目经验的研究生,年薪30万元起步,拿百万年薪的大有人在。”
为了快速搭建团队,提高研发效率,在“东风跃迁班”的基础上,2023年,东风股份与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共同成立的“产学创跃班”揭牌。
24岁的郑嘉辰,就是这个班的学生。去年7月,学校课程结束后,他成为项目一员,参与项目软件开发和调试。“在学校,老师会指导我们优先选择相关课程,并提前学习基础理论知识。”郑嘉辰说。
“整个项目组80人,创跃班的学生占一半。”陈晖介绍,学生以项目制形式参与,在正式员工指导下开展工作,优秀博士能直接参与项目开发。与正式员工身兼多个项目相比,他们更能心无旁骛地干项目。
开展培训、导师带徒、进入实操场景……经过半年的“训练”,郑嘉辰已初步具备企业对工程师的要求。“现在,我不仅能独立编写代码,还能与正式员工交流技术,开展项目场景测试了。”谈起自己的成长,他很自豪。
陈晖表示,对于企业而言,这种快速、灵活的方式,能解决短期内人员招聘难;对于学生而言,能加速职业化进程,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工程化的转变。创跃班的学生通过考核后,还能直接入职企业。
对接创新需求 武汉理工大学车谷校区9月投用
在产业人才与高校人才“双向流动”方面,不少企业已有探索。
比如奇瑞汽车与安徽工程大学共建“国际工程师学院”;一汽与吉林大学共建“红旗学院”;百度与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共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等。
去年7月,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卓越工程师学院揭牌成立,将入驻武汉理工大学车谷校区。该学院将探索高校与区域协同发展模式,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和前沿领域关键技术,对接武汉经开区产业创新发展需求,解决相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培养输送一批一流创新人才。
今年9月,武汉理工大学车谷校区即将投用。车谷校区规划建设人工智能产教融合示范学院、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和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三大领域,建设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智能交通技术等七大创新平台。
“未来各行各业都将依赖科技创新,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优势,再转化成为产业优势才是关键。”胡杰建议,湖北可以成立国家级汽车产业创新平台,进一步推动跨行业整合资源,推动产业协同创新,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