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阅读提要
找源头,抓根源,在电动自行车治理上,要有全过程、全链条、全流程的意识,找出每一个环节容易出问题的风险源、隐患点,抓住每一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主要矛盾。
应急管理部2月26日召开会议指出,将督促各地突出“三类场所”和高层居民楼等,全面彻底排查整治各类消防安全风险隐患,集中治理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等突出问题。
“骑上小电车,不怕路上堵车”,电动自行车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暗藏安全隐患。目前我国两轮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至少已有3.5亿辆,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人拥有。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实验显示,电动车短路后30秒出现明火,燃烧产生的毒气100秒内足以使人窒息死亡。
电动自行车起火频发,罪魁祸首集中在不合格的电池、不规范的充电行为、不安全的充电场所。每一次侥幸心理,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找源头,抓根源,从关键问题上突破,是小小电动车管住、管好的关键。在电动自行车治理上,要有全过程、全链条、全流程的意识,找出每一个环节容易出问题的风险源、隐患点,抓住每一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主要矛盾。从安全质量和安全意识上突破,着力加强生产销售环节的质量监督和把控,着力培养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良好习惯,让安全的电动车、合格的电池被人们安全使用。从治理手段和倒逼机制上突破,着力解决电动自行车拥有量之大与住宅空间配套充电场所不足之间的矛盾,着力解决社会治理呼声之高与惩戒措施硬度不足之间的反差。
道理人人都懂,做到却不容易。我们经常看到楼下有醒目的消防提示,有电动车禁止入门楼的提醒,也列出了安全责任人的名字。但现实中,不少住宅小区、商圈等,电动自行车进入楼内,飞线充电等现象依然常见。一些车主并非不知道这样做的危险性,但有时候正规的室外停放、充电场所难寻,还有防盗等因素,让他们屡屡犯规。这些现实原因,提醒着各地在治理电动车上要疏堵结合,在建停车棚、充电设施上多想办法、出实招,让安全习惯的养成有环境引导、有现实支撑。
目前,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已经完成了起草和征求意见阶段,期待技术性的指标门槛和质量要求,让达不到安全标准的电池退场。同时,要健全约束机制和惩戒措施,让治理电动车不仅仅停留于呼吁、倡导上。2021年发布实施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楼梯间等停放电动自行车或充电,还列出了不同行为的处罚标准。让相关制度真正“带电”,该亮剑时就亮剑,起到引导、震慑作用。
电动自行车虽小,给出的治理命题却很大。把这道民生考题答好,需要市场监管、住建、公安、消防等部门协同发力,让行政监管和群防群治形成合力,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态度,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