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7日

把握好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原则和路径

□ 陈祖召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创新,具有筑牢道路根基、打开创新空间、巩固文化主体性等时代价值。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第二个结合”是关键一环,我们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并采取科学有效的路径持续推进。

在推进“第二个结合”中,有三条重要的原则是我们要遵循的。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完成新的文化使命,也同样须臾离不开理论思维。在所有的理论思维中,马克思主义占据指导地位。中国近代以来不乏主义之争,最终马克思主义胜出,成为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要持续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回答好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人民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连续性和厚实度,为我们提供了文化自信的依据。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必须以文化自信为前提。坚定文化自信,就要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加强挖掘和阐释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更好地发挥其教化和助推社会发展的功能。

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埋头苦干、担当作为,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化、历史形成于人的活动之中,“第二个结合”的主体是人。中国共产党人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担负好新的文化使命,需要进一步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进。伟大梦想是拼出来、干出来的,“第二个结合”也不能坐等和观望。广大文化工作者,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为推进“第二个结合”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推进“第二个结合”中,有三条科学有效的路径值得我们借鉴和采用。

用群众语言来传播马克思主义。黑格尔有一句话讲得十分精辟,“一个民族除非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那最优秀的东西,那么这东西就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它还将是野蛮的。”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得到广泛的传播并持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用人民群众的语言形式来宣传。推进“第二个结合”,要能够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来传播马克思主义或表述贯穿于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善于运用中国故事、中国典故或中国经验来诠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例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伦理准则,倘若运用富有现代气息的内涵去进行转化,将会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胸怀天下等理念,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的例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与当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知识性和价值性之间的关系,注重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方面的贯通。

坚持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文化是多彩的,玫瑰的芳香也不同于紫罗兰,除中华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外,世界上还存在着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第二个结合”并不是在排除外界的真空下进行的,相反,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文化不断变迁中的结合。在“第二个结合”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决不能固步自封,而应积极与世界其他文化交流对话,不断提升本民族文化的自主性和先进性。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的品格,中华传统文化也具有博大的胸襟,能在交流互鉴中不断丰富自身。

(作者为贵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 2024-02-27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64304.html 1 把握好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原则和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