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艳华
一元复始,大地回春。
元宵佳节,也是复工复学的出行高峰。2月24日,从武汉站开往北京西站的G70次列车上,火红的灯笼和中国结已经挂好,餐车工作人员忙着为旅客准备甜酒汤圆。
结束假期返回北京工作的刘琛,猜对了列车长潘艳丽和同事们准备的灯谜,开心地接过汤圆和小礼物。3小时38分后,她就能到达北京西站。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列车上很难找到开展文艺活动的空间,最多组织大家大合唱。”1975年是郭海生来到铁路工作的第一年。已退休的他回忆,当时的客运列车由货运棚车而改,叫做“棚代客”,没有座位,大家都是席地而坐。车次少、车速慢,运能不够。每到春运,车厢被乘客和蛇皮袋子挤得没有“立锥之地”,一个厕所能塞下六七个人,也被大家称为“闷罐子车”。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铁路运能不断提升,车厢空间开始慢慢有了余裕。为了缓解乘客长途出行的枯燥,列车工作人员开始策划更多文艺活动。“那时候不像现在有智能手机、电脑,从武汉到北京要一天甚至更长时间,旅途是非常枯燥的。”郭海生说,所有的节目都由列车上的工作人员自己组织,包括传统器乐、民歌、舞蹈、相声等,大家脱下表演服,转身就照常投入服务工作中。
2007年,武汉客运段第一趟动车组——D124次列车以250公里时速从武汉开往北京,这一年中国开始迈入动车时代。现任武汉客运段北高车间书记的章琼,当时是这趟列车的列车长。
“车厢宽敞明亮,比绿皮车舒适多了。乘务员的制服从藏蓝色的工装变成了衬衫配裙子的套装,面貌焕然一新。”章琼回忆。
列车上的服务得到飞跃式提升。过去,乘务员只需要提供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和卫生服务,提醒旅客不要吸烟,保持车厢清洁卫生。现在,乘务员每周都要进行服务技能培训,掌握英语和手语、接受红十字培训,以适应旅客更精细更多样化的需求。
文艺活动也越来越多。春节、元宵、端午、七夕等传统节日,列车工作人员都会为大家精心准备活动。新一代的乘务员紧跟潮流,流行歌曲、说唱、舞蹈都不在话下。列车不仅仅是出行的工具,也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