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菁华
“半夜打雷下大雨,早上下冻雨,这会儿又下起了冰雹!”2月21日,武汉市民徐先生在驾车回家的路上,见冰雹持续打落在车窗上,不禁感慨。
2月20日至21日,我省多地出现降水,但“降水”形态各异,有人看到的是雪花飞舞,有人看到的是雪籽“盐里盐气”,有人听到的是冰粒“噼里啪啦”,有人看到的是冰雹“哐哐”下落,还有人看到大雨瓢泼、电闪雷鸣。为此,2月21日,武汉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钟敏,就降水相态和近日天气状况向公众释疑解惑。
钟敏介绍,2月20日至21日,我省降水相态类型复杂,共出现了雨、雨夹雪、冻雨、冰粒、雪、霰和冰雹七种类型。
其中,我省北部地区、江汉平原、武汉北部等多地出现冻雨、冰粒、雨夹雪或雪,21日白天襄阳、随州出现中到大雪,局部暴雪;恩施、荆州、孝感部分地区出现冰粒;多市县出现积雪;此外,恩施、宜昌、武汉、十堰、荆门局部出现小冰雹。“未来几天,我省将以纯雪、冻雨和冰粒为主。”钟敏说。
冻雨、冰粒、霰和冰雹有何区别?据介绍,冻雨是从空中以液态雨滴的形式降落,附着在低于0℃的物体表面迅速结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冰粒、霰、冰雹属于固态降水,其中冰雹属于强对流天气,呈球形、圆锥形或不规则状,有的透明,有的部分透明或呈白色。它的直径大于5mm,最大可达2cm以上。霰和冰粒的直径一般小于5mm,区别在于霰呈白色不透明,而冰粒呈透明状。”钟敏说。
冻雨的形成条件为中层有大于0℃的暖层而低层到地面为低于0℃的冷层,这样高层的冰晶和雪花在经过中层的暖层后会融化成液态雨滴,再经过低层的冷层就会迅速冻结,形成落地成冰的冻雨。冰粒一般出现在纯雪和冻雨的过渡带上,与冻雨的区别在于中层的暖层比冻雨的暖层薄,而冷层更厚。高空的冰相粒子在经过较薄的暖层来不及完全融化成液态,还是以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而纯雪则是指中层没有高于0℃的暖层。
霰和冰粒的形成条件类似,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冰雹则是一种强对流天气,常出现在春夏两季,它是由于冷暖空气的强烈交汇,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使得雹胚在对流云中反复增长,最终受到重力作用降落到地面,所以它的个头大,破坏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