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19日

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项“文化工程”来抓

□ 黎江虹

阅读提要

打造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在于塑造新型行政文化。行政文化所具有的传承性、稳定性和系统性,使得行政文化成为影响或指导政府治理的价值观、规范和伦理准则。

文化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富有创建性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在行政文化、竞争文化和社会文化上着力。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自我革命。2024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项‘文化工程’来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推动形成尊企重商的良好风尚。”把文化治理嵌入到营商环境的优化当中,指明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思路。

锻造文化治理范式下的营商文化

《辞海》从哲学意义上对文化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广义指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价值体系,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具体包括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指人类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法律法规等各种规范)、精神文化(指人类在自身发展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各种思想和观念)。

近年来,营商环境的优化不仅是深入人心的社会共识,也成为衡量各级政府治理水平的一把标尺。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项“文化工程”来抓,兼具理论上的自洽性和实践上的必要性。第一,营商环境的改善释放了经营主体的创造力,必然带来物质文化的丰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论断精辟地诠释了制度文化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重要性,规范、科学、公平的制度文化为营商环境长治久安提供保障。第三,营商环境打造的最高境界就是使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各级政府和经营主体的思维方式和潜在观念,让“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湖北形象”成为现实。

塑造政府发挥服务职能的行政文化

自20世纪以来,社会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生产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升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重要地位。人与人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成为社会第一关系,事实上社会也是建立在这种服务关系网之上。由此,服务型政府应运而生,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追求的目标。打造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在于塑造新型行政文化。行政文化所具有的传承性、稳定性和系统性,使得行政文化成为影响或指导政府治理的价值观、规范和伦理准则。

改革开放以来,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民营经济已然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与基础设施、生产要素等营商“硬环境”不同,营商制度环境是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约束”。其中政商关系的影响不可小觑。2023年7月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提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这表明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已成为一项国家战略。构建新型政商关系,首先要尊重企业和企业家。经营主体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军。充分认可并尊重企业家的付出,是为亲。其次要重视企业家的诉求,在法律的框架内,规范高效满足其正当需求。其中政府的廉洁度、政府决策的透明度是关键指标,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公开透明、廉洁客观,是为清。再次,政府内部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让广大干部“能作为、敢作为”。

近些年,我国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将行政相对人的需求视为行使公权力、实施行政行为的出发点,快速反应、尽量满足。二是实现政府服务企业的资源集成。公共资源的集成是政府更好服务企业的重要前提之一。政府部门运用集成管理体系,可以有效解决职能交叉严重、管理方式单一、行政效率不高、监督检查薄弱等状况,体现政府部门集成管理的使用价值和贡献。三是以数智技术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利用政务云、数据中台、知识库等数字技术,提升政府履职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更精准、有效地为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

培育良性市场道德环境下的竞争文化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不同就是竞争,竞争文化是人们对竞争的观念和意识,竞争意识是竞争文化的基本内涵,是法律主体公平参与或积极创造并维护市场竞争活动秩序的内在自我要求与共性认识。如果市场参与者没有良好的市场竞争意识,竞争文化就会失去其存在的底蕴。历经市场经济的熏陶,我国竞争文化的培育具备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但还需进一步努力。经营主体应从以下两方面培育竞争意识:

自由竞争、公平竞争维度上的逐利。商人逐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但逐利应有其边界,西方有句谚语:篱笆好,邻居好。恪守边界是企业永续发展的保障,搭建篱笆的重任非法治莫属。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承担营造自由竞争秩序的重任。垄断是许多经营主体追求的目标,但因其抑制社会创新的动力、损害竞争的自由,被视为洪水猛兽并加以遏制。所以,商业逐利应有敬畏之心,信仰法律并遵从法律。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倡导公平竞争秩序。不正当竞争行为例如仿冒商标、虚假宣传等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导致竞争文化扭曲。法律惩戒这些行为,引导竞争驶入公平竞争的轨道。

自我约束、诚实信用层面上的担义。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议论,认为民营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上不如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担义的首要维度应是自我约束、恪守诚实信用等商业惯例要求,在人人守法、自我约束、守诺践诺中平衡好商业利益和公共利益。

营造包容创新冒险的社会文化

首先,要在社会上形成差错管理的氛围,创新的背后就是对无数失败的包容和总结,不能总是宣扬所谓的“成王败寇”文化,要着力提升社会成员对于挫折合适的容忍度。其次,要从制度上完善容错纠错机制。2022年省委办公厅印发《湖北省容错纠错工作办法(试行)》,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从制度层面给出了定心丸。全省各级部门也出台了对企业家容错措施,例如防止以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依法审慎适用各项强制措施、各方商谈准确把握容错纠错尺度,等等。最后,要大力宣传容错纠错的典型案例,让社会成员通晓各项行为的边界,形成各方合力让容错纠错措施能够落地并形成良好的社会效果。

近年来,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愈加受到重视。文化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富有创建性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在行政文化、竞争文化和社会文化上着力,不断开创湖北营商环境优化的新局面。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2024-02-19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63416.html 1 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项“文化工程”来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