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灵芝
走快走慢都无妨,年还是一个接一个地来。俗语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锅肉……
小时家贫,记忆里糖果是很稀罕的,但炒米果子却是年年有。还清晰地记得那时小小的我,拿一根小竹竿,竹竿头系着一条带子,守着门前晒的米果子,不让过冬的鸟儿来偷食。遇上中间起风下雨,就比较麻烦,要反复收回来,晒出去,遇上晴好的日子就比较顺利。等果子晒干了,母亲就用一个大布袋子装起来,等到腊月二十三左右,母亲就准备炒米果子。我们家兄弟姐妹多,做的米果子也多,一般过年都会把所有的米果子都炒好。从上午开始,要整整炒一天。母亲个子小,时不时还要踮起脚,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很是辛苦。一炒米果子,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而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进入腊月就开始在家里修修补补了。那时乡村多是土砖瓦房,平时下雨,有漏的地方就用个胶盆或木桶放在地上接水。到年前了,父亲就趁着冬腊月农闲时节,仔细地把屋顶的瓦片重新整理一遍,有的地方还要加上几片新瓦,墙面的砖缝间用泥浆糊平,屋前屋后的水沟清理通畅,清理杂物,平整地面,待到腊月二十八左右,贴上红红的对联和门神,房子又像新的一样。母亲则是在年前挑着天气好的日子,清洗被褥。一床床的棉被打湿后相当沉,而那时家电少得可怜,更别说洗衣机了,全靠她那一双瘦小的手搓、揉、捶。被子清洗干净后用米浆浸泡,再拧干晾晒。浆过的被褥泛着淡淡的米香,睡着舒服极了,连梦都是香甜的。
那时过年前,左邻右舍都会磨豆腐。我们家磨豆腐主要是母亲负责,把秋天收获的黄豆拿出来,头一天筛好浸泡。到第二天黄豆都变得胖乎乎的,母亲把水沥干,用两个木桶担着去隔壁村豆腐坊。母亲总是带着我,我也很是欢喜地跟着她。在磨坊里看大人们忙进忙出,看圆圆的石磨四周浓浓的豆沫顺着水槽缓慢地流下,一桶又一桶,然后烧锅。烧锅是个“技术活”,有专门的师傅。豆浆蒸腾着热气,充满了磨坊的各个角落,磨坊外老远都能闻到豆浆的浓香。我更多的时候,是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去旁边的林子玩耍,等听到母亲的叫唤声再跑回磨坊,母亲已经将压好的豆腐切成方块码放好,准备回家了。那时的豆腐是年饭桌上的主角,豆腐丸子、炸豆腐片、芹菜煎豆腐、红萝卜豆腐丝、蒸豆腐、小白菜煮豆渣、煮豆腐汤……如今的年夜饭,只需去超市转一圈,各式各样的美食,让人难以取舍。豆腐静静地待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它是孤单的,但我想它并不寂寞,看着超市里人头攒动,脸上洋溢着甜甜的笑,它也是欢喜的。
最甜美的记忆是围炉的温暖。小时老屋边上有一棵枣树,比房檐还高,开花的时候一片白,像散落的雪花,结的枣子又大又圆,一串串,很是诱人。奇怪的是有一年突然不开花了,仔细看,一朵也没有,到下半年时树干都枯萎了。父亲只好把它挖起来晒作干柴,父亲一边挖还一边叹息,多好的一棵枣子树呀。晒干柴是需要好天气的,先把整棵树放在一个空旷的地方晒些日子,再用锯子锯成一段段,继续晒,晒得越干越好。这个干柴就是父亲用来守岁夜烧锅用的。父亲那双粗糙的手似乎什么都会做,只用几块砖就在堂屋中间搭起了一个简易的炉灶,上面吊着一顶锅,那种像脸盆似的铁锅,左右还有两个铁环,这种炊具现在已难觅。把切成方块的白萝卜放进锅里,加水,再加些五花肉,用柴火慢慢炖。年夜越来越浓,萝卜汤的香味在堂屋里弥漫,我们兄弟姐妹围坐在柴火旁,那情景与朱自清先生《冬天》里描写的兄弟仨与父亲围炉吃豆腐的情景很相似。他们围着“洋炉子”,看着父亲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围着柴火端着碗,父亲先给我们舀点汤,再用筷子把萝卜戳一下,看是不是炖好了再分给我们,“慢点吃,莫烫了嘴”,父亲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不记得是不是烫了嘴,只是那滋味再也寻不回了。
林清玄先生说:以前是“去日苦短,来日方长”,成年以后则变成“来日方短,去日苦多”,这是多么不一样的心情呀!是啊,时光荏苒,人生半百,再也寻不回儿时那种无忧无虑快乐的心情。年还是一年又一年,四面八方,火红红的一片。在超市,看着琳琅满目、色彩斑斓的糖果,味蕾却是漠然的,这不是年的原因,只是这个年里没有了父母的身影,没有了父母的絮叨,也就没有了甜蜜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