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08日

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30日在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上接第2版)协同推进外贸外资增量提质,开展新一轮“千企百展出海拓市场”行动,建好用好境外经贸产业园、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扩大新能源汽车、光电子信息等优势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海外仓、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进出口增长8%以上;用心打造“优选湖北”品牌,着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国际化招商,高水平办好世界500强对话湖北、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华创会等重大活动,引进外资企业500家以上。加快构建现代供应链体系,推动7大省级供应链平台高效运行,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全面畅通。荆楚大地海纳百川、生机勃发,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来感受湖北魅力、共享湖北机遇。

(五)聚焦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促进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统筹龙头带动和各扬所长,统筹硬件联通和机制协同,着力构建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格局。全面提升三大都市圈发展能级。坚持规划引领,促进都市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集群集聚、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建设武汉新城、襄阳东津中央商务区、宜荆荆世界级磷化工产业集群等10大标志性工程,打造武鄂黄黄快速通道、宜昌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鄂州花湖机场多式联运体系等10大功能性工程,增强都市圈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全面提升城市和产业发展集中度。坚持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支持各市州在中心城区重点打造3-5个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支持襄阳小河临港经济区、孝感首衡城、随州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等20个特色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做强109家国家级省级高新区、开发区,深化枝江、京山、利川等10个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试点建设,统筹推进“人、产、城”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生命线工程,加快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布局,着力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全面提升县域发展竞争力。纵深推进强县工程,加快千亿县扩容、百强县进位,重点支持40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县域经济突破性发展。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聚焦“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12个字,着力强化县城就业、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区域合作水平。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做好援藏援疆工作。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地区发展协作,深化鄂港交流,加强湘鄂赣三省合作,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当前区域发展百舸争流,我们要坚持全省一盘棋,同频共振、携手共进,以一域增光为全局添彩,聚万众之力促全省之兴。

(六)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促进农业更高效、农村更美丽、农民更富裕。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防线,新建高标准农田150万亩以上,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支持公安、沙洋等县市创建国家超级产粮大县,增强生猪、油料、淡水产品等基础生产能力,让荆楚粮仓更加盈实、鱼米之乡更加丰饶。强化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品牌化培育。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坚持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着力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大力推进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7个国家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新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0%以上。走好品牌强农之路,做优做强潜江龙虾、黄冈蕲艾、随州香菇、楚天好茶等区域公用品牌,用好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湖北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等平台,持续擦亮“荆楚优品”金字招牌。强化农业科技和农村改革双轮驱动。深入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五五工程”,加快“武汉·中国种都”建设。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盘活利用“三地一房”,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供销社等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培育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强化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协同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农村公路、饮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深化拓展寄递物流、冷链物流体系,实现5G网络行政村全覆盖。扎实推进乡村善治,涵养文明乡风,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家园,绘就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

(七)聚焦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扛牢共抓长江大保护责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切实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紧扣绿色制造方向,加快钢铁、石化、建材等9个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实施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大行动,围绕绿色建材、风电装备、绿色智能船舶等优势领域,重点培育6家省级产业园区,打造城市矿产、秸秆利用、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等10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切实推进全面绿色转型。着眼优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四大结构,加快构建清洁能源、低碳交通、绿色城乡等10大体系,扎实推进华中氢能产业基地、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枣阳风电产业园、汉川电厂四期等76个重点能源项目,实施低碳城市、“气化长江”等重点工程,依托“中碳登”系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碳市场,完善绿色金融、生态补偿、生态价值实现等机制,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低碳化。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深入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提质增效十大行动,持续抓好长江“十年禁渔”,深化洪湖、梁子湖、斧头湖治理攻坚,扎实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加快建设三峡坝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丹江口库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先行区。绿色生态是湖北的宝贵财富、最美底色,我们要持续加力、久久为功,用心守护大美湖北好山好水好风光。

(八)聚焦保障改善民生,推动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深入实施“才聚荆楚”工程、“百县进百校”行动,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40万人以上。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深化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努力为辛勤付出的劳动者稳岗位、增收入、保权益。加强社会保障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织密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优化生育政策,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和生育友好型社会,新增养老床位1万张、婴幼儿托位4.5万个,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2.5万户以上。落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城乡低保户、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群体关心帮扶,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提升,深化“双减”工作,以数字化赋能教联体扩面提质。加强普通高中建设,支持每个县办好一所优质高中。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和职业院校提质行动,鼓励高校发挥所长办好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探索组建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促进100个产教联合体加快发展,着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高等教育新格局。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积极争创国家医学中心。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加快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支持建设100个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大力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建设。优化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持续抓好公共卫生补短板工程,加快县域三级医院建设,开展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推动紧密型医共体、远程诊疗服务县域全覆盖。深化重大疾病防治“323”攻坚行动,抓好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落实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不断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推进文艺精品创优、文化场馆升级,办好长江文化艺术节、湖北艺术节、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加快长江博物馆、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完善全媒体传播体系,持续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开展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行动、全民健身双创工程,优化15分钟文化体育圈,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需求。

各位代表!人民政府为人民,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年我们继续实施10大类52项民生实事,涵盖就业、教育、医疗、养老、育幼、安居、出行等领域,努力让人民群众收获更多实实在在、可感可及的幸福。

(九)聚焦建设高水平“平安湖北”,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湖北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防爆雷、减存量、控增量,综合施策、精准拆弹,积极防范化解地方债务、房地产、金融等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强煤电油气保供,开展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提高能源资源保障水平。守牢安全生产防线。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消防、危化、燃气、交通、矿山、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防范应对和气象服务,推进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建设,加快应急宣传广播体系建设,健全预警“叫应”、转移避险等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畅通信访渠道,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打好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做好第五次经济普查,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档案保密、参事文史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红十字会更好发挥作用。持续深化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健全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让社会更安宁、发展更安全、人民更安康。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大道如砥,初心如磐。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知重而担、知责而行,永葆政治本色,坚持守正创新,勇于开拓进取,着力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铸牢忠诚之魂,坚定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讲政治摆在第一位,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凡事善于从政治上考量、始终坚持在大局下行动,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心领神会,一丝不苟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要求落实落地,以实际行动、实干成效诠释绝对忠诚。

(二)恪尽为民之责,坚定做到全心全意惠民生。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民有所盼、政有所为,切实把解民忧、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把保障改善民生与扩内需、稳增长、促发展更好结合起来,理顺理清千头万绪的事、办好办实千家万户的事、抓紧抓细千行百业的事,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坚定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虚心向群众请教,把一切能够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团结凝聚群众办成事、办大事,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三)夯实法治之基,坚定做到尊法崇法促善治。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全面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将法治思维、法治要求贯穿政府工作始终。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始终坚持在阳光下行使权力,善于通过监督不断改进工作。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力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履责。扎实推进“八五”普法,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共识。

(四)砥砺奋进之志,坚定做到真抓实干建新功。强化狠抓落实的工作导向,争当行动派、实干家,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意图、顺应人民期待。弘扬“四下基层”传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察实情、谋实招、求实效,使出台的政策措施更加符合省情实际、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学习提能、实践强能,增强专业素养、锤炼过硬本领,善于用系统观念、改革思维、市场办法破解难题、促进发展。保持“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从头抓紧、干在实处,努力把思路变出路、把愿景变实景,持续奏响快干实干最强音。

(五)坚守为政之要,坚定做到清正廉洁葆本色。始终保持“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警醒,严格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靶向施治为基层松绑减负,集中精力谋发展、办实事。坚决落实“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把财政资金更多用在为民生增福祉、为发展增后劲上。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坚决铲除腐败土壤,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营造山清水秀、正气充盈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弄潮儿向涛头立,风起正是扬帆时。新征程充满光荣和梦想,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锐意进取,为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2024-02-08 ——2024年1月30日在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62959.html 1 政府工作报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