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华 通讯员 欧阳萍 墙晓静
三里人家、泡菜馆、走地鸡、牛掌柜、瓦屋山、玫瑰园……
在荆门市东宝区,离城区5公里的圣境山脚下,有这样一个村,全村62家农家乐,年营业额超6000万元,被誉为东宝“农家乐第一村”,这个村便是子陵铺镇金泉村。
站在圣境山上远眺,只见三三两两的农家乐,掩映在公路两侧的树林间,延绵数公里。这些农家乐各有特色,生意都还不错,最久的已营业了20年。
东宝“农家乐第一村”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村民们致富的“钥匙”又是什么?
六十二家农家乐同打“土”字牌
1月29日,年味渐浓,走进金泉村5组泡菜馆大院内,100多对腊猪蹄在阳光照射下,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这些猪蹄都是从周边乡镇买回自己腌制的,看上去有些肥,但吃起来香得很。”老板苏昌银说。
泡菜馆是金泉村第一家农家乐,2003年开业,已持续营业20年。当年,苏昌银从外地回村,看中村里的地理优势,就开了家餐馆,主打农家风味,兼营川菜。因老板娘是四川人,会做一手风味绝佳的泡菜,免费送给客人品尝,泡菜馆的名头也越来越响。
“腊蹄子、卤水鸭、腊蹄子烘胖头鱼等特色菜,深受客人喜欢。”苏昌银说,家里种了一亩地的蔬菜。“柏树枝自带香味,用它熏过的腊肉特别香。”走进厨房旁的一间小屋中,苏昌银的妻子正在熏腊肉。
泡菜馆开业后,生意红火,率先富起来的苏昌银还当选为村委会副主任。
随后,胖子餐馆、腾罗湾、小武当、乡村人家等一批农家乐雨后春笋般开业,到2007年增至10余家。这些餐厅的菜品都是地道土菜,味道正宗。
2015年,穿村而过的圣境山公路拓宽后,从东宝城区到金泉村仅7分钟车程,加上集观光旅游、户外拓展于一体的圣境花谷景区建成,金泉村迎来第一波农家乐开业高潮,当年底增至40多家。
2019年,圣境山滑翔伞基地建成,金泉村迎来第二波农家乐开业高潮,总量增至50多家。
“目前全村有农家乐62家,还有20多家准备开业。”村支书陈艳雪介绍,这些农家乐大多是村民自营的,也有少部分是外地人租村民房屋营业的,但都主打一个“土”字。
户均年纯收入二三十万元
傍晚时分,走进瓦屋山土菜院子,十几个小包间内已坐满客人,有小孩过周岁的,也有返乡人员和朋友聚会的。
老村支书郭中义介绍,瓦屋山土菜院子是金泉村农家乐中规模较大的几个之一,是本地村民和恩施朋友4人合伙开的。除了做餐饮,还兼卖恩施熏腊肉、苞谷酒等,年营业额300多万元,利润近百万元。
2016年,村民杨永明随大流,在村头开了家鑫瑞轩餐厅,起初主打川菜,但因太辣了,水土不服,后改做本地菜,生意红火了许多。
“菜是我种的,风干鸡是我亲手腌制的,除了一名杂工和一名服务员,其他都是自己干。”杨永明说,几年前,因孙子得了白血病,欠债60多万元。靠农家乐生意,两年还清所有债务。
“前两年高峰时,一天最多接待40桌,院子都坐满了。”苏昌银介绍,泡菜馆开业20年来,除大厨外,其他都是家人帮忙干,生意也一直很稳定。上个周末,一天接了14桌客人。年营业额百万元,利润近30万元左右。
近几年,圣境花谷、圣境山滑翔伞基地开业后,每年春季有赏花游、圣境花谷花展,滑翔伞基地常有飞行比赛,拉动全村的农家乐生意都很火爆。
陈艳雪介绍,62家农家乐中,年营业额多的两三百万元,少的几十万元,每家年均纯收入二三十万元,远比出门打工强。
一哄而上引发系列隐忧
金泉村农家乐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曾出现不少隐忧。
“大的农家乐一天用3吨水,小的一天用一吨水,污水直排影响环境。”郭中义介绍,2007年前,金泉村农家乐数量少,几乎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污水直接排入金泉河中。藤萝湾餐厅的水直接排进沟渠,再流入河中,污染长达几百米,一到夏天臭气熏天,周边老百姓意见很大。大多数餐馆的垃圾四处乱倒,有的直接倒进小树林,有的拉到山上堆放,行走在村里,稍不注意,就可能掉进垃圾坑。
随后,村里出资在每家农庄门口建了垃圾池,定期将垃圾运到山上掩埋,乱倒问题有所缓解,但污水直排未有效解决。
“2015年至2016年,村里环境是最差的。”苏昌银介绍,这段时间,金泉村农家乐迎来一波发展高潮,虽然每家都建有污水净化设施,但仍有不少乱排的情况,甚至造成村里井水被污染。高峰期,村委会每年调解因污水乱排引起的纠纷多达20起以上。
“农家乐数量多,但缺乏特色,每家的菜品都差不多。”苏昌银说,严重的同质化导致竞争激烈,餐饮质量也参差不齐,加上部分农家乐系外地人承包经营,少数打着土味餐厅的招牌,但土鸡土猪肉不正宗,普通鸡蛋、家养鱼冒充“笨鸡蛋”“野生鱼”,存在不诚信经营的现象。
联盟自管擦亮“金”招牌
“年底客人多,要保证菜品品质,确保食品安全,特别要注意防火。”1月30日,年味渐浓,金泉村的农家乐迎来旺季,郭中义走村串户提醒经营户。
2022年底,为解决农家乐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在东宝区组织部门引导下,金泉村成立圣境山餐饮联盟,实行商户自治共管。
郭中义介绍,联盟将62家农家乐商户全部纳入,选出一名会长、3名副会长,分3个片区,每月定期对商户的诚信经营、安全生产、环境卫生、菜品品质等进行巡访,督促存在问题的商户及时整改。在相关部门协调下,金泉村农家乐的污水已全部接入管网,统一处理排放。
定期举行技术培训,收集消费者意见,提升商户经营水平。圣境山滑翔伞基地、圣境花谷举行活动时,联盟提前介入,协调各商户合作接待,避免扎堆。对各商户的环境卫生、诚信经营情况进行打分,每年评选星级农庄。
“联盟还引导商户发展特色经营,差异化竞争。”陈艳雪介绍,近两年主打烤全羊、甲鱼汤的特色餐厅生意火爆。
走进贤聚烤全羊农庄,院子里3个蒙古包包房特别显眼。“主打烤全羊,羊杂汤、羊排、羊肝、羊肚全都有。”老板张九春说,羊是现场宰杀烘烤的,味道鲜美,深受客人欢迎,上周日一天就烤了九头羊。
瓦屋山土菜院子将农家乐同儿童游乐、土灶烧烤、户外婚礼等相结合,已成当地网红餐厅。
夏天漳河吃鲜鱼,冬季金泉吃土菜。如今,金泉村的环境和口碑越来越好,东宝“农家乐第一村”的名气越来越响。
记者手记
自我监督消除监管“盲区”
□ 祝华
赏美景、吃土菜、忆乡愁……近年来,乡村农家乐餐厅越来越受到市民青睐。
农家乐餐厅在给客人带来不一样体验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土味不正,普通肉鸡冒充走地鸡,饲料猪肉当土猪肉卖;价格不透明,遇到节假日客流多,随意涨价;餐厨垃圾不处理或处理不到位,四处堆放,周边居民怨声载道……诸如此类的问题,影响了农家乐的口碑与可持续发展。
农家乐大多位于乡村或城郊,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经营时间不固定,加上基层监管力量有限,一直处于无人管的盲区,更无相关标准和规范。
金泉村通过有序引导,成立餐饮联盟,发挥村干部、老党员、大商户的带头作用,加强宣传,引导商户树立品牌理念;建章立制,定期巡查走访,每年评定星级,激励商户诚信经营;及时处理餐厨垃圾,提升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这种自我监督的方式,有效补齐了乡村农家乐的监管空白,对提升当地餐饮口碑,吸引回头客,实现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