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通讯员 丘剑山 陈青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过去一年,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强引擎,湖北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聚焦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切实做强科技创新硬核支撑”,省政府工作报告将科技创新作为2024年的首要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专章部署,强调“更大力度聚合创新资源、更大力度增强创新动能、更大力度优化创新生态”。
阔步新征程,攀登新高峰。全省科技工作者满怀信心,迎难而上,奔赴工作一线,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湖北已建在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8个、全国第5,全省新型研发机构达到477家、全国第2。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以汉江国家实验室为龙头的战略科技力量矩阵基本形成。“科教大省”湖北的创新实力更加强劲。
省科技厅副厅长杜耘介绍,2023年,面向科技前沿的领域,我省汇聚了一批创新企业,“硬科技”底色凸显。全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5303家,同比增长47.07%;技术合同交易额达4860亿元,同比增长59.8%;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预计突破2.5万家,位居全国第6,实现历史性进位。他表示,省政府工作报告以三个“更大力度”对2024年科技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今年将聚焦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夯实科技创新根基、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打造湖北特色优势、积极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相信湖北将汇聚科技创新满天繁星为高质量发展璀璨星河。
作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知识产权的作用更加凸显。湖北连续四年获得中央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绩效考核优秀,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考核位居全国第6,连续3年位居中西部省份第一。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治田介绍,今年全省知识产权系统将持续完善4554工作体系,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优化事业发展环境,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效能提升、行政执法、专利转化运用、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强企培育、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等专项行动,有力支撑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要不断追求技术创新,也要不断发掘新型生产要素,实现全面创新驱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姚海林表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我们将继续开创“十四五”发展新格局,高质量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院科教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大科学装置作为平台,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突破。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军说,2023年,湖北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使命,创新引领发展动力更强劲。烽火通信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彰显了光通信国家队的责任和担当。在光传输领域,企业自研400GQPSK解决方案,实现实验室6000千米超长距无电中继传输;在棒纤缆领域,突破大尺寸预制棒技术及高速无氦高速拉丝工艺,光纤拉丝单耗达到行业领先;在芯片领域,自主开发Tbps容量成帧芯片,业内处理容量最大、集成度最高。今年,烽火通信将在坚定光通信产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同时,积极拓展海洋通信、卫星通信等领域,打通“天地海”一体化基础网络创新能力。
宜昌微特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聂道静说,近年来,湖北创新创业氛围和成果日益显著,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实力和创新实力稳居全国前列。作为一名中小微科技创业者,自己的企业已从孵化器起步成长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年,主营业务国内外实现15%增长。眼下,我们正联合高校协同创新,营造创新共享型产业生态。未来,我们将推动全链条创新生态建设,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作为湖北唯一一所中医药本科院校,我们有使命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聚集更多高水平的研发团队、青年英才、管理人才,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湖北中医药大学校长刘松林介绍,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融合发展”“积极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联合共建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这让他倍感振奋。湖北中医药大学将从全方位培养一流中医药人才、高质量开展中医药科技创新、深层次拓展中医药社会服务等方面入手,以服务中医药全产业链、中医药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为导向,奋力跑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张晓星表示,2024年是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一年,我们将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湖北省产业需求重点发力,努力成为湖北科创领域的“尖刀”力量。同时,立足学院优势,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融合发展,为不断优化湖北创新生态贡献力量。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湖北科技工作者正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坚定信心、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