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02日

铺就互联互通富民路 乡村振兴步入快车道

——“四好农村路”湖北省示范县巡礼之三

天门央企携手共建打造高质量“四好农村路”。

曾都区美丽农村公路打通堵点,互联互通新产业。

恩施市“四好农村路”带动乡村旅游。

近日,湖北“四好农村路”创建再添生力军和示范标杆县,天门市、曾都区、恩施市等9县(市、区)获2022年度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这是我省晒出“五色图”、激发交通发展新热潮的生动体现。

2023年以来,省交通运输厅以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公路投资和项目建设为目标,首次创新推行了“四好农村路”五色图工作评价机制。根据年度农村公路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聚焦建、养、管、运四类17项核心指标,对各县市区“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进行评价,并按照优、良、中、次、差五个等次,对应绿、蓝、黄、橙、红五种颜色,绘制出“四好农村路”工作评价五色图,直观评价各地“四好农村路”工作情况,实现一图揽全局。

省交通运输厅联合驻厅纪检组召开交通运输项目督办服务推进会,对“四好农村路”五色图评价为“红色”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进行集中专项督办,指导和帮助落后地区找差距、知不足,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同时,省纪委监委每年还将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纳入省惠民惠农政策落实大数据监察系统,对年度计划内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施工信息和补助发放记录情况监察问效,为强化绩效考核、车购税资金分配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色图”机制营造了各地“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2023年度“四好农村路”五色图评价,全面消除橙色、红色,与2022年对比,47个县市区实现提档进位。

天门市

央地携手合作 打造连片示范

1月上旬,行驶在天门“四好农村路”示范线上,只见黄潭镇危湖村四周沃野平畴,地里的小麦青苗已冒出20厘米,6米宽的沥青路面向前舒展,到了交叉路口还有振荡标线,两边还有波形护栏……2022年提档升级的汪候线,与渔罗线、竟彭线等一起,打通一批末梢路,形成100公里的循环路,打造黄潭米粉等一批产业路。

提起黄潭米粉,黄潭镇党委副书记杨梓根津津乐道。他说,黄潭米粉对于天门人,就如同热干面对于武汉人,是家乡的美味。制作米粉的原料是早稻米,全靠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来运送。城区“老邓家黄潭粉馆”创办人邓四华介绍,依托越来越多的双车道农村路,现在已在集镇开分店,吸引外地的食客开车前来品尝美食。

烘干、砻谷、碾米、抛光……在我省大米加工龙头企业——湖北庄品健实业公司生产线繁忙,一天加工稻谷2000吨,2023年产值突破15亿元。谈起路的变化,该公司副总吴茂春深有感触。他指着门口的九(真)蒋(场)线说,几年前由于出入口通道没打开,运输粮食的大货车进出不便,还需要小车转大车。如今,乡道普遍加宽至5.5米,公司下村收购粮食也更加方便,而门口的主通道已加宽至9米,路通达了延伸产业发展的方向。

便捷的交通,也进一步推动天门文旅、蔬菜等产业发展。20多公里长的新(华村)火(门山)线上,竟然分布着大小22个乡村旅游景点。“新火线通车后,一到周末节假日,游客特别多,我们这里也成了网红打卡地。”依托公路带来的人气,群星泽龙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钟儒鹏承包580亩大棚蔬菜,种植圣女果、网纹瓜等,一年产值过千万元。

作为全国百强县,如何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天门市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沿线受益企业和村民集资为辅的公路建设资金保障机制,精心策划了农村公路主干线提档升级项目,计划总投资13亿元,项目采用EPC模式引进大型央企中交集团旗下子公司。能快则快、能早则早,央企参与四好农村路示范线建设,更加快了工程建设速度。在胡市大桥建设现场,中交特种工程有限公司建设者正进行挂篮施工,大桥全长800多米,一跨100多米越过汉北河,预计今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将打通胡市镇直达城区的快速通道,改善边远乡镇交通出行条件。

“带着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跑步进场,确保工程高效推进。”中交特种工程有限公司天门“四好农村路”项目负责人谢铧润介绍,项目涉及20个乡镇,包含农村路改扩建51.895公里等,其中胡市大桥和卢市二桥是控制性工程,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体现了对工程质量的严格把控。此外,科技成果的应用也体现央企担当,比如针对江汉平原一带软土地基现象,该公司采用了新型的淤泥固化技术,通过多次优化,将软土地基进行固化处理,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在央企加持下,天门市不仅完成危桥“三年消危”,还进行乡村振兴重点村、示范村道路加宽、刷黑和打通中循环等一批县乡道干线升级改造,项目覆盖15个乡镇219公里,路面改扩建后宽度达到6米以上。同时,集中资金,以黄潭、九真、佛子山、石家河、汪场等乡镇为重点,改扩建5.5米宽农村公路70公里,畅通乡镇之间的微循环,打造“四好农村路”连片示范区。目前,天门市已完成农村公路主干线提档升级60公里,微循环25公里,乡村振兴村加宽刷黑150公里,进一步畅通了天门市佛子山镇、黄潭镇、九真镇、汪场镇、蒋场镇等地主干线路网,提升了皂市镇、黄潭镇、汪场镇等地28个乡村振兴村、示范村通行条件。

建好联网成片“示范路”。天门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水平介绍,预计到2025年,将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900公里,创建美丽农村公路和“四好农村路”2500公里,危桥改造325座,安防工程1500公里,形成由线成网、由通到畅、由畅到兴的农村公路路网新格局。

(董卫斌)

曾都区

加快互联互通 消除乡镇差异

从通得了到互联互通,从一条线到一张网,让乡镇均衡发展,这是农村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刚获评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随州曾都区修路有新招,把建设资金集中用于断头路、瓶颈路,让农副产品产业打破孤岛现象,物流更加通畅,各乡镇孤立的网红点串联成景。

亮丽如丝带般的柏油路穿过白墙红瓦的村庄,在田地和林间与落光树叶的白杨树形成强烈映衬,沿途还有停车带,尽显大气和舒坦,这是四好农村示范路——龚金线,刚由3.5米路宽升级为6米,成为双向二车道四级公路。龚金线改扩建工程,是我省139条三大都市圈断头路、瓶颈路之一,是近年省交通运输厅计划完成的交通“硬联通”项目,也是其中少有的农村公路。它起于洛阳镇同兴村,对接S327长张线,路线全长2.8公里,经方家塆、阮家冲后止于长岭坡,在原有老路基础上拓宽改建为沥青路面,宽6米,总投资728万元,其中争取省级补助资金196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32万元。

谈起这条路的变化,同兴村党支部书记李洛成感触颇深。他说,这是村里第一条水泥路,但随着村里香菇、蔬菜产业兴旺,往来随县香菇批发市场却“卡”在狭窄的路上。2022年,为了做好与随县柳林镇的互联互通,当地人大代表提出了对龚金线原有通村公路进行提档升级的建议。

区交通运输部门经过实地核查,将此路段建设列为2023年度县乡道改造计划。2023年8月,此项目启动后,建设单位克服征地拆迁等诸多困难扎实推进,仅用4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全线建设任务。“路通产业旺,土豆去往随县大市场更方便了。”曾都区光宝蔬菜合作社负责人张光宝说。他在同兴村流转40亩土地种植土豆,亩产达5000公斤,新路提档升级,他计划扩大种植面积。

类似龚金线这样的瓶颈路,在曾都区还有不少。比如洛阳镇的千年银杏全国有名,周边的乡镇希望能与之串联成景,但苦于农村公路有断点,不能互联互通。为此,曾都区在建设四好农村路方面做好“三个保障”:强化土地、林地保障。赋予一条路灵魂,该区组织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等部门,积极向上汇报争取,提前做好“三区三线”调整和公路占用基本农田及生态公益林地调整,保障一些道路特别是周边县市硬联通道路,比上级预期提前2—3年建成通车。

强化资金保障。将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三年消危”和农村公路绿化配套资金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和债券资金使用范围,多渠道筹措配套资金,为各镇建好和管护好农村公路提供了有力保障。2019年以来,全区共投入资金14.5亿元,实施农村公路重点项目18个,区级配套资金6.49亿元。

此外,为减少镇村工作压力,从2020年开始,曾都区政府对各镇(街道)农村公路修改建新增占地,给予每公里10万元征收补助。2023年,在进一步明确把农村公路绿化纳入项目预算的同时,对已建成的农村公路,按每公里20万元标准予以补贴,逐步落实到位。2023年,各镇(街道)完成农村公路绿化50公里,共给予补助资金1000万元。这些激励措施,极大调动了各地加速征收和协调保障的积极性。

近年来,曾都区坚持把交通作为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开关”,围绕“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的总目标,将农村公路建设与生态、产业、文化、旅游等相融合,全力以赴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截至2023年底,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652.7公里,已全部纳入管养范围,优良中等路率达89%,农村公路基本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

“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势头,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力争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曾都区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刘金波表示,将继续着力打造“一条道路、两边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美丽乡村路,更好地串联起周边美景和优势产业,形成“游玩景点、品尝美味、感受文化”的全方位沉浸式体验游。

(宋晶华)

恩施市

共同缔造铺就群众幸福路

眼下,恩施市白果乡下村坝村观音塘畔白雪皑皑,车行1.8公里的环村两车道“四好农村路”,就想漫步塘边,当车入停车场,再步行前往处处是景、步步是画。

一条条美如玉带的“四好农村路”,是一条条通往乡村振兴的生态致富路。近年来,恩施市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积极探索“决策一起议、资金一起找、建设一起管、效果一起评”机制,实现“修建一条公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累计筹措各类资金21.95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4268.3公里,提档升级旅游公路26条。

规划,大家的路共同议

观音塘畔的精品民宿、研学营地、生态茶园、革命文化陈列室由桥方路串联成线,三年前,却是另外一番场景。

“原来2米宽的机耕路,出门满脚泥,进门泥满地。”下村坝村党支部书记宋斌记忆犹新。

下村坝村家家种茶叶,长鹰坝的茶园郁郁葱葱、美如画卷,观音塘神秘莫测,可是通达的路况差,让慕名而来的游客望而却步。

要发展,先修路。2021年,在市乡两级政府及交通部门支持下,决定按照“四好农村路”的标准改造桥方路。

听说要修路,村民们欢呼雀跃,都想要6米宽的沥青路从自家门前过,就路线规划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

到底怎么改?村“尖刀班”坚持群众的身边事,得让群众商量着办,对公路走向反复召集村民代表与设计方一起共商共谋,设计方案多次修改,桥方路由单一的环形线,围绕观音塘、古树、村委会等资源要素有序延伸,在动工前的群众会上,村民再无异议。

“这是道路建设共同缔造决策共谋的缩影。”恩施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猛介绍。如今,“大交通”理念已深入人心,恩施市坚持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全域旅游等专项规划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推动综合交通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

建管,大家的路共同护

桥方路的走向已定,可是资金不足是老大难问题。按照大家商量的路线,扩建完工需要300多万,其中修建路基征地补偿达100万元。“家门口都是菜园子,占了就没地儿种菜了,有些村民也舍不得。”下村坝村村委会主任宋玉锦说。

“只要修路需要,我家的田土免费占。”党员向兴安率先站出来。随后,其他党员、群众纷纷跟进,200多户村民共捐地19亩。

在干群共同努力下,桥方线顺利完成改扩建。

“路修好了,大家也要爱护,我家门口那段路我负责管。”小卖部老板向心政在“古树夜话”议事会上自告奋勇。

下村坝村“尖刀班”组织群众成立乡风文明理事会,将自觉美化净化道路纳入村规民约,采取“划段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将养护责任就近划分到人,让家家户户都成为“护路员”。

“自发清扫道路和公共区域能得积分,老百姓可以在超市里兑换生活用品嘞。”乡风文明理事会会长方家廷说道。

养护致富路,除了发动群众的力量,恩施市在全省率先引入农村公路保险机制,每年投入500万元为农村公路购买灾毁保险,为群众爱护的道路增添一份保障。

通达,大家的路共同享

道路通畅了,村民们的生活也越过越红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早年,向娜这一对年轻夫妇在城里务工,2022年返乡看到了下村坝的变化,便在观音塘畔经营了一家“观塘小院”农家乐。“路畅通,财运通。”向娜高兴地说,村里发展农旅融合产业,让村民看到了家门口就业的希望,如今桥方路沿线新增了10家农家乐。

“我挑点菜到城里去买,走去坐车只要3分钟,菜上再也没有泥点子了。”村民姚祖菊说。古树院落的村民们以前需要走泥路绕行15分钟才能坐车进城,如今沿着桥方线步行至候车亭仅需3分钟,既干净又便捷。

像这样的候车亭,恩施市有267座。美丽农村路密织,农村公交跑得欢。恩施市积极探索城乡客运一体化,在进村公路沿线增设候车站(点),扩大城乡公交和农村客运网络覆盖面,目前所有建制村客车通达率为100%。(吴英龙)

策划:潘庆芳 崔新武

--> 2024-02-02 ——“四好农村路”湖北省示范县巡礼之三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62281.html 1 铺就互联互通富民路 乡村振兴步入快车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