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名片
全国最具中小企业投资价值县市
全国中小企业友好营商环境共建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健康旅游城市
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名县
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市
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市
全国移风易俗试点市
湖北省文明城市
湖北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
湖北省金融信用示范县(市、区)
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全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单位
千年古邑,应来之城。
应城因“地处要冲、应置城为守”而得名,素有“膏都盐海、鱼米之乡”的美誉。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发展胜势,应城经济持续走在孝感前列,正锚定冲刺县域经济“全国百强”目标勇毅前行。
有为者有位。孝感市委赋予应城“打造孝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历史使命,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孝感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唯有踔厉奋发,方能不辱使命。应城勇挑重担“敢、快、干”,着力推进流域综合治理,聚力促进县城“双集中”发展,深入实施强县工程,2023年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亮丽答卷——
“中部百强”再进6位,排位升至第59位;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三项指标位列全省前十,稳居第一方阵。
产城双集中 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
落雁桥、彩虹桥、迎水桥三桥竞秀,滨河公园、新河公园、西河古渡公园、欧阳修文化公园4座公园依河而建,沉鱼湾落雁景区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是应城城区最热闹的地方。
地处城中街道新河社区,老县河穿城而过,将社区三面包围。昔日这里乱搭乱建、乱排乱倒严重,河道淤塞,水流不畅,河岸成了垃圾场,河道成了臭水沟,三成居民搬了出去。
近年来,应城对大富水及其故道老县河进行综合整治,流域水安全有了保障,水生态环境大变样。与此同时,该市围绕老县河、短港河两条河流,统筹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在有序扩张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实现产城融合。
新河社区迎来了新生:拆除私房,建起高层住宅小区,三桥与城区相连,一跃成为应城最受欢迎的居住地;成立沉鱼湾落雁景区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沿河打造3A级城市人文景区,“龙须沟”变景观河,前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
新河社区旧貌换新颜,是应城推进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应城资源底蕴深厚,产业基础坚实,但也面临经济总量不大、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如何破解?
“省委、省政府和孝感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加快推进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为应城指明了方向。”应城市委书记徐长斌表示,应城树牢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让“能发展好的地方发展得更好”的理念,立足资源禀赋、文化特色、产业基础,将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作为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以高能级的创业条件、高品质的配套服务、高吸引力的空间环境,吸引人才、聚集产业、做强城市,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动力源。
该市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关于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 全力打造孝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实施方案》,聚焦做大做强城市和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化工、绿色建材两个传统和优势产业集群,突破发展新能源(储能)新兴产业集群(简称“2+1”产业集群),着力构建“一主一副、东西共建”城市空间结构,加快建设绿色化工与建材产业集聚区、全国优质糯稻产业示范区、农文旅养融合样板区、产学研用转化基地、现代化滨河城市绿地、国家级新能源及深地储能中心“三区两地一中心”。
坚持跳起来摘桃子:到2025年“2+1”产业集群营收达到740亿元左右;到2030年“2+1”产业集群营收达到1300亿元左右;到2035年“2+1”产业集群营收达到1800亿元左右,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达到30万人左右。
锚定目标,“敢、快、干”——
改造老城区,建设两河新区。推动王桥路等骨干道路跨过长荆大道向南延伸,拓展建设12.5平方公里的两河新区,将两河新区划归主城区,使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左右。主城区以世纪大道(体育场路)为轴,西部建设“行政商务核”“生态休闲核”,东部建设以经济开发区和化工产业园区为核心的“工业发展核”。
完善主城区,建强东城区。推动资源要素向主城区汇集,打造新型工业化、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由东马坊、长江埠产业组团和郎君生活组团组成东城区,依托产业推动功能城镇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未来推动主城区和东城区互联互通,不断放大中心城区整体效应。
“一年来,我们加快建设‘三区两地一中心’,全市经济运行取得回升向好、稳中向好新成效。”近日召开的应城市“两会”上,应城市市长胡光怀欣喜地介绍——
主导产业焕新发展。“2+1”产业集群建设成势见效。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获批孝感试点,井矿盐化工产业集群入选2023年度全国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孝感唯一;生物农业创新型产业集群获评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全省6家,孝感唯一;宏宜科技合成氨升级改造项目投产达效;云图控股产业升级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开工;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系统受电成功;新都化工纳税2.5亿元,较上年增长101%。
城乡面貌更加秀美。获评中国健康旅游城市、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名县、全国森林康养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两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全面推进;城镇化率居全省县市首位。
乡村振兴成绩亮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入选国省经典案例;入选全国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典范城市;获批“小田并大田”省级试点;获评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先进单位;乡村振兴工作被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
势能转动能 培植工业经济新优势
于应城而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主导产业。
该市树牢“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把工业抓大”鲜明导向,扎实开展工业经济“赋能挺脊”、招商引资“比拼跃升”行动,推行“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发展模式,不断壮大“2+1”产业集群,着力将资源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
走进云图控股应城基地,70万吨合成氨、100万吨复合肥等项目正加紧建设,预计2025年12月前全面完工,年税收可达5亿元。
作为湖北省工业重点企业,云图控股应城基地不断升级改造,先后成立并培育了应城新都化工、广盐华源、益盐堂、嘉施利等10家规上企业,成功打造了“卤—盐—碱—肥”全产业链条,是全国水溶肥行业标准起草者。
2022年6月以来,云图控股投资75亿元在应城打造盐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绿色转型及产品结构调整升级项目,包括新建60万吨水溶肥、40万吨缓控肥、20万吨小苏打、5万吨三聚氰胺,改扩建30万吨两钠、70万吨合成氨等项目。目前30万吨轻质碱改重质碱项目已建成投产,智能仓储项目已顺利完工,其他项目也在有序推进,全部建成投产后,相当于“再造一个云图控股”。
云图控股重仓应城,是应城盐化工产业链集群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通过招大引强和技改扩能,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巩固提升主导产业发展能级。
位于东马坊的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新中国最早的大型联碱生产企业。省属企业改革重组后,长江产业集团接手双环科技。2023年4月,年产40万吨合成氨升级改造项目投产,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3亿元,新增税收1.1亿元。
应城全力支持双环科技做大做强,腾出3000亩建设用地,为其发展预留空间。下一步,长江产业集团将再投资202.5亿元,启动盐碱绿色低碳产业园项目,引领全省化工产业绿色转型。
推动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是应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应城精准对接省“51020”产业体系和武汉“965”产业集群战略,全力打造千亿级现代化工产业集群。以云图控股、双环科技等企业为链主,不断延伸制盐、纯碱、氯碱及下游两碱、氯、氢深加工产业链条;以英科卡乐、星火化工等企业为链主,发展高档油墨、化工新材料等精细化工产品,建设全省大型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以回盛生物、宇阳药业、湖北研妆等企业为链主,创新研发生物制药、医药中间体、中成药、母婴保健、医疗防护、化妆护理等产品,打造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配套药物制品生产基地。
一主引领,两翼齐飞——
聚力建设华中地区绿色建材重要生产基地:开创“服务广州大禹九鼎——招引福建三棵树——落户上海保立佳”以商招商新路径,形成以三棵树新材料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聚链成群。三棵树已在应城建成乳胶漆、多彩漆、辅料车间等5个车间,满负荷生产年产值可达40亿元。同时,加快推进箭牌家居增资扩产、保立佳化工项目建设,重点发展涂料新材料、装饰材料、定制家具等产品,形成以“建材—装饰—家居”为主导的绿色建材产业链。
全力打造国家级新能源及深地储能中心:围绕“双碳”目标,推进“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华能、华润、中能建等一批央企落户应城,中能建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项目于2023年12月首次并网,实现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三个世界领先。目前,中能建压缩空气储能二期、华能应城综合能源基地等3个百亿级和国电投压缩空气储能50亿级项目相继落地,正形成风能、光能、生物能综合利用的新能源产业链。
龙头起舞,“2+1”产业集群总产值占全市80.7%,更具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带动工业经济实力整体增强:亩均GDP增速高于全省强县平均水平,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奖励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00亩;工业经济运行暨“赛马制”综合评价稳居全省前五名;化工产业位列全省11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第13位,吉和昌化工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批成立湖北应城化工产业园区(含东城工业园、赛孚工业园、盐化工业园),通过C级达标验收,为全省首批合格化工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新增23家,72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授牌,350家中小企业入选省库;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14个百分点。
三产大融合 促进乡村产业增质效
更加注重强农惠农富农,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应城是全国商品粮大县,有“全国籼型糯稻生产第一市”之称。近年来,该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7.75万亩,发展糯稻种植面积39万亩,建成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糯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在应城召开。
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应城糯米,质地匀、色泽亮、糯性强、口感好,出酒率达51%以上,吸引湖北中磐、汉谷农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兴业,绍兴黄酒、三全食品等企业前来合作。
“整米包装出售,碎米加工成糯米粉,稻壳加工成粉卖给饲料企业,吃干榨尽。”湖北中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在建成年产20万吨全自动稻谷生产线、2条年产10万吨小包装全自动精米生产线基础上,2023年又建成年产15万吨糯米粉生产线,进一步延长做精产业链。
该公司坚持联农带农,采取磐农联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整村推进订单服务等模式,为农户提供从种子到收购全产业链服务,带动应城数千农户种植水稻5万多亩,共享增值效益。
近年来,应城构建“区域公共品牌+龙头企业品牌”联动机制,支持湖北中磐、汉谷农业等企业实施质量提升、标准引领、品牌创建工程;探索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电商物流一体化经营”模式,吸引绍兴黄酒、湖北中磐等企业牵手农户共享产业效益,并搭建“互联网+电商云平台”,打通应城糯米从田间到餐桌的直供体系,助农亩平增收300元至500元。
应城年加工销售糯米、糯米粉等产品2.2万吨,总产值达12亿元。凭借规模和品质优势,应城糯米成为五粮液、绍兴黄酒、银鹭食品、三全食品、思念汤圆等品牌的原料。2023年,该市糯稻亩产1300斤左右,收购价每斤1.75元左右,较上年同期高0.3元左右,实现粮食增长与粮农增收两不误。
以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应城在坚守粮食安全底线的同时,着力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应城糯米、汤池甲鱼、黄滩酱油等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
依托汤池“灵甲小镇”省级特色小镇优势,发挥4.5亿元社会投资撬动作用,建设甲鱼现代产业园,打造1000亩甲鱼生产示范基地,配套建设甲鱼科普中心、25MW光伏发电项目,带动现有5000亩养殖区域扩面提质,拓展甲鱼深加工产业链。助力富邦科技加快建设总投资12亿元、占地2800亩的富邦番茄公社农旅综合体,开创番茄小镇、番茄牧场等板块,创新打造孝感首家数字农业产业园。支持古法酿造的黄滩酱油提质扩产,如今黄滩酱油论克卖,酱油及酱制品去年销售收入过亿元。
产品卖出去,游客引进来。应城入选全省和美乡村示范片建设试点县市。狠抓汤池温泉项目二次开发,挖掘国家矿山公园4A级景区品牌价值,顺利通过4A级景区评定和复核;用好环市全域旅游公路,以建设八汤线旅游公路、有名店旅游绿道串连楚珍园、风之驿、樊家营等乡村旅游线路,打造了一批农文旅示范点和田园综合体,有名店旅游公路获评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以大富水为连接轴线,打造“一带十园”滨水文化景观长廊,将流域治理成效转化为经济增效;建立蒲阳文创中心、开发文创产品,膏雕台灯、五月花浴盐声名远扬,获评全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蒲阳美景、应城味道,加速出圈,助力打造农文旅养融合样板区、创建“荆楚文旅名县”。
产品出村,游客进村,都离不开路。应城“两路”并进,造福乡村。一手抓道路提档升级,大力实施路长制示范线创建,完工烟应线升级、王桥路南延、长荆大道西段改造等交通工程,拉通30.4公里农村断头路,引导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农村聚集;一手抓“网路”到村入户,打造“应达万家”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品牌,建成占地5.2万平方米的“一园两中心”,281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便民服务站投入运营,实现网购、寄递、销售、金融、生活、创业不出村,全省推动“快递进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座谈会在应城召开。
点评
换新鞋 走新路
千年古邑,焕发新活力。
应城因矿而兴,过去吃的是资源饭,但如今端的是创新碗。
进入新发展阶段,应城摒弃了拼资源、拼消耗、拼政策促发展的老路子,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业发展不铺摊子、堆块头,集中力量发展现代化工、绿色建材、新能源(储能)“2+1”产业集群。
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让能发展好的地方发展得更好,因地制宜打造“三区两地一中心”。
发展方向与目标,既立足实际,又跳起来摘桃子。发展路径,虽仍基于自身的资源优势,但绝不穿新鞋走老路。
通过“技改提能、制造换新”,双环科技走向新生,云图控股体量翻番,生物农业晋升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化工产业大步迈向现代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三棵树”,长出一片林,建材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大增;无中生有,变废为宝,利用盐穴储能、储气、储油、储氢,能源稀缺地正崛起国家级新能源及深地储能中心。
如今的应城,新的产业优势和发展胜势正在加速形成,正如孝感市委主要负责人所言,应城有志气、有财气、有士气、有热气,是一个有气场的地方。
策划:孝感市委宣传部 应城市委宣传部
撰稿:雷振林 杜朝霞 冯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