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浠水——
北依大别山,南临长江水,山川锦绣,这片土地如此秀美。
这里是浠水——
一多故里、杂技之乡,浸透汗水、同心筑梦,这片土地如此坚韧。
这里是浠水——
立足高质量发展,紧扣强县富民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这片土地前景辉煌。
这是一片孕育梦想、实现梦想的热土。
各行各业都在实干拼搏,每个人都在努力奔跑。
一处处项目,拔节而起;一个个工厂,生产忙碌;一片片乡野,绿意盎然。
新征程,新使命,新作为。
浠水将持续锚定流域综合治理推进四化同步发展路径,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借力武汉都市圈覆盖层、临空经济区建设核心区等战略机遇,找准结合点,聚焦发力点,主攻突破点,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浠水在自强不息中书写新答卷。
喜人! 流域治理深入推进
“河还是这条河,过去淤泥堵河、臭味熏人,现在清水绿岸、满目清新,看着实在让人欣喜。”浠水县经济开发区芦河村村民袁佑林自豪地说。
袁佑林家门前的这条芦河港起于油铺咀水库,流经丁司垱镇、开发区、清泉镇3个镇区18个村,流域面积45.1平方公里,辐射人口4.09万。
浠水县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大力实施芦河港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全长4.8km,包括河道综合整治、防洪排涝、河道蓄排、生态修复、岸线截污纳管、沿河道路改造、景观桥梁新建、岸线绿化景观提升及配套设施升级,聚力把芦河港打造成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示范样本。
地处长江之滨,抓好流域综合治理、守好流域安全底线,浠水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以水为脉——
强化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筑牢安全发展屏障。实施浠水河防洪治理工程,完成14座水库和胡家坪、长流湾水闸除险加固等,守牢水安全底线。严格落实河湖库长制,强化沿河污染物管控,守牢水环境安全底线。开展支流综合治理,做好生态修复,守牢水生态安全底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灌区续建配套及现代化改造,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以水润城——
坚持以浠水河为轴线,以山水河湖为生态节点,推动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实施浠水河综合整治,以流域综合治理倒逼产业绿色转型,坚持“水产城人”融合,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突出本地传统风貌和文化历史,打造“一河两岸”滨河地带,加快实施“四区联动”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
以水惠民——
把小流域治理试点工作作为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工作、作为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明确5个县级试点、15个乡镇试点,开展先行先试。加强环境治理,以农村水系、河岸整治为重点,合理配置山水田林路等生态要素,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深化共同缔造,设立民间河长73名、招募河湖保洁志愿者187名,共护一河清水入江。立足依山傍水生态优势,打造村级绿色产业460个。
振奋! 产业发展成势见效
全国每100枚鸡蛋中,就有1枚产自浠水。
10年间,浠水蛋鸡养殖冲出“鸡粪围城”的困境,走上发展高速路。投资2.1亿元、占地110亩的华中(浠水)蛋品交易中心是目前华中地区最大的蛋品交易市场。
目前已入驻经销商19家,日交易量达3万件,日交易额约600万元。不仅浠水及周边县市的鸡蛋在此销售,安徽、河南等外省的部分鸡蛋也通过中心交易。
浠水以蛋品为突破口,以华中(浠水)蛋品交易中心为载体,正在打造农产品供应链。
在散花工业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北恒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仓库外,一辆辆大货车整装待发,刚下生产线的产品立即装车运往各地。公司主打产品为新型节能环保高分子橡塑保温绝热、吸音隔音材料,全国市场占有率11%,在湖北同类企业中排名第1位。公司行政总监王小龙介绍:“2023年是丰收年,公司年产值2.97亿元,较上年增长41%,还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
浠水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数量居全市第二;拥有黄冈市唯一一家支持国家级(或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实施工业倍增注入强大动能。
2023年,浠水杂技硕果累累。国内外频频获奖,成功创建“湖北杂技之乡”,浠水杂技团升级为黄冈杂技团,浠水杂技“挺进大别山、跃进大武汉、迈进大湾区”。以杂技演艺活动为“媒”,加速建设华中杂技旅游演艺聚集区,打造了“看一场浠水杂技,滑一次四季雪场,品一桌佳藕盛宴,带一份浠水有礼,梦一回梓木星空”旅游精品,持续擦亮文旅品牌。
浠水杂技频频出圈,好戏连台,成为浠水发展全域大文旅的新引擎。
做大做强产业,建立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打基础、管长远的根本性功能。
着眼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浠水构建“2+2”富民强县产业体系,即“富民”产业方向为农产品加工、全域大文旅两个产业链;“强县”产业方向为绿色新型材料、智能制造两个产业链,集中力量和资源推进发展壮大。
产业链式发展、集群发展,浠水积厚成势。
工业倍增卓有成效——
全县累计培育规上工业企业达146家,2023年全年规上工业产值137.4亿元,规上工业累计增加值增速9.3%,其中新型材料企业85家,新型材料产业正聚企成链、集链成群。
农业转型“加力”提速——
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粮食生产“万千工程”,发展万亩大畈4个、千亩大畈20个,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1399家,带动农户就近就业11.12万人,县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4家,其中省级以上9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
文旅产业发展强劲——
2023年,浠水累计接待游客超4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3%、34.1%。
幸福! 城乡服务日益完善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如何推动群众最为关切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延伸到乡村?浠水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改革为抓手,把好事办好。
教育更公平——
“现在城里的老师来了,家门口就可以上优质学校,不用费力把孩子送到县城读书。”近日,浠水县竹瓦镇冷水山村居民张波笑着说。
稳步推进融合型教联体改革,浠水着力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全县已组建21个融合型教联体,覆盖公办中小学、幼儿园146所,城乡学校深度融合、同步发展。在2023年第三季度全省公共教育服务质量监测中,浠水县在全省被监测的41个县市区中位居第一。
养老更舒适——
2023年,浠水筹集3000多万元对县社会福利院提升改造,打造集日常照护、幸福助餐、医养康养、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县级综合康养中心,并向社会开放。“上午我们在这里打太极拳,到饭点的时候我们就在这吃饭,很方便。”居民李莲菊称赞道。
探索“公建民营”“开门办院”等养老模式,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浠水县打造“15分钟便捷养老服务圈”,为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就医更方便——
2023年9月5日,浠水县总医院团陂分院首次成功完成了一例脑卒中静脉溶栓,为挽救一名75岁的老年女性患者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让群众便捷就医,获得全方位服务,减少了群众经济负担,同时医疗资源使用效率明显提升,医院运行成本不断降低,达到了“医院得发展,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浠水县坚持改革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构建统筹县城、乡镇、村庄的三级服务体系,加快补齐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努力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民生保障一项项务实推进中,群众幸福生活成色更足、品质更高。
暖心! 共同缔造不断延伸
浠水县清泉镇青云社区过去因脏乱差出名,是居民口中的“闹心窝”,如今成为了居民眼中的“幸福里”。
变化源于2022年初以来,新一届青云社区党总支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让破旧的老小区变身美丽的新家园、基层治理的新示范。
改造前,在社区党总支引导下,几个小区联合组建居民议事会、业主委员会,共谋改造方案。从居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拆除乱搭乱建,改造水电路,划出公共停车位,新建邻里中心等;通过国有平台公司与社会资本合作,组建社区物业公司,推动“三无小区”向完整社区转变。
改造的效果给居民增加了幸福感,群众主动参与小区治理的意识大幅提升。不少居民主动认领责任区和绿化微景观管理维护,有人主动协调解决车辆乱停乱放问题,有人随时监督小区内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有人积极帮助邻居照看空巢老人,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越来越浓。
从村组塆组到居民小区,从试点示范到全域覆盖,浠水县推动共同缔造由“房前屋后”向建设美丽城乡、发展富民产业、提升城乡公共服务等更多领域、更深层次延伸拓展。
兰溪镇盐客树村规模化发展“金银花、黄蜀葵、菊花、黄花、玉竹”等五花产业,2023年“五花”产业年产值达1500万元,村集体增收15万元,村民获得工资性收入200余万元。
在盐客树村,村民可自行选择产业、合作社及公司,以资金、土地、劳务等方式入股,共谋产业发展规划,共建共管产业基地,实现由“打工人”向“老板”的身份转变。
浠水县润达商场积极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共建城市读书点、打造红色驿站“润达红驿”、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积分活动、参与爱心志愿活动等,服务好商户、消费者、社区居民、新就业群体等四类人群。
从环境面貌之变到群众精神面貌之变,从干部作风之变到基层治理格局之变……在浠水,“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催生新气象,深刻改变着这里的基层社会治理逻辑,“你和我”正成为“我们”。
今天的浠水,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今天的浠水,聚力前行,潜力无限,“浠”望无限。
策划:张明波
统筹:李武 李五洲
组稿:方俊 李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