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小区,在武穴市名气挺大。
过去名气大,因为这个万人小区移民搬迁户多、困难人群多、老年人多,环境“脏乱差”,小区事务“无人管”“管不了”,群众怨声载道。
如今名气大,因为拆除乱搭乱建,刷黑小区道路,解决停车难题,提升高层水压,安装监控系统,新建幸福里服务中心、幸福食堂、便民小菜场,升级为“别人家的小区”。
从“无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源于武穴市以共同缔造理念为指引,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合力推进“四区联动”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完整社区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城市竞争力。
民意为先——
“三无”万人小区如何更新,居民说了算
焕然一新的楼栋墙面,整洁平整的小区道路,规范有序的停车泊位,便民高效的社区服务,居民脸上的幸福笑容……走进梅园小区,这是第一印象。
“几年前,可不是这种景象。”居民吕青梅说,那时,路面坑洼破损、“蜘蛛网”杂乱、乱搭乱占、管网淤积堵塞遇雨成涝,群众最急最忧最怨,但不知道找谁。
梅园小区地处刊江街道朱木桥社区,有20多年历史,62栋居民楼住着2292户9258人,居住在这里的大多是拆迁户、移民户、低保户,老年人、残疾人,困难人口较多,房产类型涵盖廉租房、公租房、商品房等多种,是武穴市居住人口最多、困难人群最多、管理难度最大的小区。
“过去无人管,也管不了,就是个典型的三无小区。”朱木桥社区党委书记何祥国说,具体来说,没有物业管理、没有单位管理、没有党组织管理。
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
2022年,武穴市委书记胡昊主动领衔包保,将梅园小区纳入城市更新改造和共同缔造试点,践行“五共”理念,通过健全组织强引领、多方参与美家园、干群共管解难题、创新载体促自治和精准服务惠民生,破解户数规模最大、改造难度最高、情况最复杂、诉求最多的“四最”难题。
只是这一次,梅园小区完整社区建设分指挥部不再急着出方案、下工单。
一户户走访,一场场夜话,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顶楼住户既要解决屋顶漏水,又要解决水压不足。”居民李锦峰说。
“改造外墙立面,还是新增停车位,群众意见如何统筹?”居民潘积祥说。
“物业公司不愿来,老旧小区谁来管?”居民夏弘达说。
“屋顶改造钱不够,政府以奖代补贴一点,居民自己承担一点。”居民朱秋萱建议。
五轮走访,13场“梅园夜话”,共收集居民意见100余条,形成党建清单和项目清单,以“周碰头、月例会、季调度”机制常态化推进,每年集纳10件民生实事,不折不扣完成。
为推进“10件实事”落地见效,武穴市整合方方面面的力量,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共做“一盘菜”,市住建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民政局、交通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园林局、住建局、水务集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实事项目现场查看,逐一认领任务。
梅园小区人口密度大,四楼以上的高层住户用水很不方便:水流有时细如筷子,燃气热水器经常点不上火,夏天洗澡要等到半夜。水务集团认领任务后,一周就解决自来水二次增压改造难题,惠及26栋1260户居民。
“大家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刊江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建洲说,推进梅园小区改造更新过程中,专班作为主负责者来沟通协调各方,上级业务职能部门、参与社区服务保障的其他社会单位共同参与,“千条线”拧成“一股绳”,更好地服务居民。
广纳民智——
从“政府做主”到决策共谋 “圈”出一刻钟美好生活
“活动中心宽敞明亮,办事方便,我每天来这里看书、参加社区老年大学合唱团、与老友下棋,认识了很多过去少有往来的邻居。”谈起小区的变化,居民陈松水老人露出了笑容。
去年5月,梅园小区综合服务中心“梅园幸福里”正式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1081.6平方米,内设办事大厅、儿童乐园、城市书房、党群会议室、社区老年大学分校等功能室,集党员教育、公共服务、邻里调解、休闲娱乐、志愿服务为一体。
规划之前,专班征求居民意见,“梅园幸福里”应该建成啥样?陈松水建议:这个地方,既要能办理水、电、气等业务,让群众少跑腿;也要提供休闲娱乐服务,让大家没事也愿意聚拢来,彼此认识、互相交流,从而熟悉小区、心安小区,愿意参与小区公共事务。
“这个建议提得好!居民对小区缺乏认同感、归属感,是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刊江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主任游红亮说,与传统农村村落相比,梅园小区缺乏血缘等联系纽带;与单位型社区相比,梅园小区又缺乏业缘关系、邻里关系等支撑,简单来说就是“陌生人社区”。
如今,在“梅园幸福里”,专门设置党群会议室、社区老年大学、城市书房等,居民在这里“能歇脚、能纳凉、能看书、能交友、能娱乐”,每天都乐此不疲来“打卡”,“陌生人小区”很快变为“熟人小区”。
只有尊重居民的首创精神,鼓励居民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才能带领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曾经,“让老人吃上一口热饭”,成为梅园小区居民呼声最高事项之一。创办公益化、便民化食堂提上议事日程,但钱从哪来?有居民提议,在“政府补贴+社区补助+个人负担”模式的基础上,组织共同缔造募捐活动,小区党员群众出资出力,共同办好幸福食堂。目前,共募捐6万多元,保证食堂健康运行。
如今,梅园小区幸福食堂每天为无自理能力、无家属照顾、低保单身、高龄独居等“四类”老人、重度残疾人,提供10元的爱心中晚餐。
梅园广场以前是一个坟场,如今新建一座百姓大舞台、文化长廊,成为居民休闲活动的场所。有别他处的是,广场上的休闲座椅,并不是隔多少米一排,而是集中在几个区域。问及原因?专班回答:来自群众建议,按距排列作业,看起来美观,但不实用,因为他们休憩时喜欢聚在一起聊天,不愿意三三两两分散开来。
汇聚群策群力,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解决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同时,梅园小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已经形成,完整社区功能基本完善,居民不出“圈”就能享受便利生活。
激发民力
党员带头组建自治组织 “无人管”变成“人人管”
改好并管好,民生工程才能变成民心工程。
针对梅园小区规模大、住户多是低收入群体的特点,刊江街道总结前期经验、立足实际,建立与基层治理体系相对应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将党建工作和物业服务有机融合,引导小区业委会、下沉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力量共同自治,让老旧小区居民也能享受到优质物业服务。
“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关键在党建,核心在引领。”武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董晓燕说,党组织牵头,将103名党员编入5个党小组,推选出24名楼栋长,包保2292户居民,每人联系一定数量小区居民,收集社情民意、回应群众诉求,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米。
时间倒回一年前,梅园西一区第一党小组长潘积钦,到包保户王建国家走访,王建国提出下水管网改造的建议。从反映问题到出台改造设计、施工方案,仅仅用了10天时间。王建国说起这件事十分高兴,“现在干部办事真有效率,我们再也没有遇雨成涝的烦心事。”
下沉党员冯定成,是武穴市人大派驻梅园小区的第一书记,他包保12户居民。“以前碰到问题,只能发发牢骚;现在小区有了管事人,可以把牢骚变成行动。”冯定成包保的居民开心地说。
63岁的吴碧君,患有类风湿关节炎,需长期依靠轮椅出行,到幸福食堂就餐不方便。每天中午,楼栋长李锦峰就把饭菜送到她家里。为解决弱势群体出行不便的难题,梅园小区党支部每周更新排班表,组织红色楼栋长、志愿者、“双进”党员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在小区党支部引导下,居民群众成立“五会五队”自治组织——老年人协会、工匠协会、商业协会、文体协会、基金协会,宣传劝导队、矛盾调解队、安稳监理队、环卫维护队、困难帮扶队,为大家提供巡逻防控、环境清理、设施维护、文化娱乐等服务。
年过七旬的老党员卢红升,是“五会五队”自治组织发起人,他没事就在小区转悠,居民有问题、有建议也爱找他。卢红升说,有200多位居民参加五支队伍,小区提供组织运作、活动场地等方面的支持,环卫维护队定期清除杂草,安稳监理队在施工现场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进行监督,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公共事”变成“家务事”。
每月10日,梅园公益集市开业,邀请市直单位、爱心商家、爱心人士,为居民提供共驻共建、公益互助、生活服务等服务,具体包括磨刀理发、修伞修鞋、家电维修、爱心义诊等。工匠协会的工作台前总是排起长龙,居民董桃云用自家的老缝纫机为居民缝补衣物,居民柯力摆开摊子为大家半价理发。
“我很乐意用自己的手艺帮助大家,这都是举手之劳。”董桃云笑着说。
为激励更多居民共同建设幸福梅园,梅园小区探索志愿服务活动积分制,小区居民每参加1小时的志愿服务活动,可获得2个积分,1积分对应1块钱,积累一定数量,可在“梅园幸福里”兑换相应价值的商品和服务,奖品主要来自朱木桥社区的爱心企业捐赠。
民需有人问,民事有人管,民困有人帮,民忧有人解。共同缔造,“缔造”了梅园小区整洁亮丽的共同家园,也“缔造”了小区居民互帮互助的共同精神。
集聚民心
大伙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当“参与”的种子在群众心里生根发芽,“共建”的意识便悄无声息地开枝散叶。
20多户居民自己动手,主动拆除自家搭建的棚子;修路占了菜地,不要一分钱补偿。梅园小区打通700米断头路的这一幕幕,让很多干部连称“没想到”。
梅园小区内部有一条中心路,往前走,就是中小学、幼儿园,但被菜地和一片搭建起来的棚子所阻隔,居民送孩子上学,需要弯道走10分钟,如果打通变直线,只需两三分钟。打通断头路,一再提上议事日程,却因拆违难、退地难而搁浅。
去年10月,小区夜话重提此事。“小区修路,大家都能受益,我们不能拖后腿。”居民黄菊花主动清退菜地,不要一分钱补偿。在她带动下,所有住户主动拆违让地。去年12月,700米断头路打通建成,工程造价比预算低40%。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共同缔造”的根本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作为黄冈市112个“共同缔造”扩面试点村(社区)之一,梅园小区坚持问需于民、聚力于民、问效于民、造福于民,真正实现“主意大家拿、办法大家想、事情大家做”,从而带动小区面貌、群众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改变最大的就是群众的思想观念——群众从以前的旁观者转变成了主导者、参与者、受益者。
梅园小区多处楼栋屋顶漏水,如果政府出面来主导修缮,经测算,每栋改造费用需要30万元,整个小区需要2000万元,资金量大。且各楼栋情况不同,难以统一施工。
这个曾令干部头痛的难题,因为群众观念改变,去年10月迎刃而解。以梅园东片区3栋为例,居民成立修缮小组,自己请人设计、自己备料、自己筹钱、自己管理、自己记账,每栋改造成本不到7万元,政府按照10%来补贴。梅园西片区K栋1、2单元与B栋1、2、3单元居民共计5个单元自筹资金1170元,完成楼道照明感应灯安装,“都是我们自己的事,干起来带劲!”居民陈树斌自豪地说。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梅园小区蝶变之路给出的启示。
武穴市委书记胡昊表示,将最大限度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推动共同缔造从“房前屋后”向“自我服务、产业发展、增收致富”转变;推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由政府自上而下单向“管理”,向政府与群众上下结合双向互动“治理”转变,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撰文:黄佳文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