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31日

松滋市军休所军队退休干部赵永高——

九旬老兵担当党史宣讲员

赵永高。(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包晓霁 常梦星

身板挺拔、声音洪亮、昂首阔步,赵永高一点也不像是年过九旬的老者。

因为听力不好,旁人与他交谈时,常常要提高“音量”。他说,这耳朵,就是被朝鲜战场的枪炮声震坏的。

赵永高是松滋市万家乡刘家河村人,1949年11月参军。他还记得,部队离开天门时,群众送来的鸡蛋塞满了战士们的口袋。

1950年,他随50军150师449团一路北上。18岁的赵永高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跨出国门,入朝作战。

“我还记得,我们是1950年10月26日晚跨过鸭绿江。天上都是敌人的飞机,来回扫射、轰炸。”赵永高回忆,在清川江战役中,敌人用炮弹击碎江面的冰层,许多战友落水牺牲。

在一次战斗中,部队伏击200多名美军。“当时几辆吉普车、坦克进入我们的伏击圈,随着3发信号弹升空,我们3个营齐开火。经过一个下午的战斗,我们消灭了200多名美军,缴获5辆坦克,还收获了几十发迫击炮弹、大量半自动步枪和粮食。”赵永高说,当时大家都高兴坏了,因为缴获的炮弹射程更远。

为了安全将弹药和粮食转移,赵永高押上一名美军俘虏,趁着夜色驱车前行。他说:“那个美国兵人高马大,我又瘦又小,就靠着一枚手榴弹,让他丝毫不敢反抗。”

文恒山战役,是赵永高“最刻骨铭心”的战斗。

为了掩护主力部队转移,赵永高和战友顶住了敌人的5次进攻,他所在的炮兵连40发炮弹打得只剩最后1发。“我们都明白,这最后1发炮弹,就是等着敌人再上来,跟他们同归于尽的。”赵永高说,那场战斗中,他的双耳鼓膜被震破,荣立个人三等功。

在朝期间,赵永高随部队参加了4次大战役和10多次局部战斗。1954年回国后,他进入重庆市第二步兵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在军事教导营历任教导员、连长等职务,1970年退休后转至松滋人武部休养。

有人说,军休生活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但在赵永高看来,退休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近20年来,他坚持在松滋市6所中小学担任校外辅导员,每年都到学校为学生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他还到单位、进社区讲红色故事。

“朝鲜战争条件非常艰苦,由于敌机狂轰滥炸,我军粮食补给跟不上。冰天雪地,战士们缺衣少食,他们白天抱着枪和衣而坐,夜晚行军打仗。有不少战士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冻掉了耳朵、冻伤了手脚,有的甚至在睡梦中离去……”这些战斗场景,赵永高经常讲给孩子们听。每次讲述1951年冬季的朝鲜文恒山战役时,赵永高都会饱含热泪。正是在那次战役中,他双耳鼓膜被炮火震破。

许多孩子听了赵永高的讲述后说:“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保卫祖国、建设祖国。”

除了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赵永高还经常讲述不同时期的战斗英雄故事。这些故事,一次又一次让聆听者动容。

时至今日,赵永高对于宣讲的邀约依旧是“来者不拒”。他说:“我就是想通过宣讲,让大家更加热爱党、热爱人民,把红色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作为松滋市军休所里最年长的军休干部,赵永高还积极参加“手拉手·心连心·帮战友”结对帮扶活动,与困难老兵结对子、送温暖。他时刻惦记着关心下一代工作,连续几年暑假到松滋市未保中心看望困难儿童。他说:“一个人退休了,思想不能退休;一个人老了,精神不能老。虽然脱了军装,可我仍是一名党员,我的身体尚好,我应该为社会发展出一份力。”

--> 2024-01-31 松滋市军休所军队退休干部赵永高——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62015.html 1 九旬老兵担当党史宣讲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