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严运涛)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楼宇,见证了城市“生长的力量”。最新发布的武汉2023年度经济成绩单显示:武汉GDP成功跨越2万亿元,其中,武汉纳税亿元以上的商务楼宇首次突破100栋。
纳税亿元楼宇以最少的土地面积,贡献最大经济产出,被称为“立起来的工业园”,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经济高度集约化的象征。
一栋楼可以窥见一座城。江汉区,武汉市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区,年税收超过亿元的楼宇就有30座。其中一栋楼2021年就实现税收超过18亿元。
曾经凤毛麟角的“亿元楼”,如今在武汉遍地开花,刷新了城市天际线,也成为城市发展的标尺。
据不完全统计,武汉纳税过亿元的100栋楼宇,主要分布在建设大道、中山大道、沿江大道、临江大道、中南路、中北路、徐东大街沿线。江汉区、武昌区、江岸区等主城区亿元楼宇最多,占全市七成以上。此外,硚口区、洪山区、汉阳区、青山区、东湖高新区也有一批“亿元楼”,成为武汉楼宇经济新势力。
从平面到立面,从“摊大饼”到“垂直生长”,楼宇经济大大提升了武汉的“经济密度”。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长江经济带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认为,百栋税收“亿元楼”的背后,不仅是产业空间的腾挪,也是产业结构的重塑,体现了“城市和产业双集中”理念在武汉落地见效。
在武昌,一栋楼宇就是一个细分产业。碳汇大厦,全国首个双碳产业特色楼宇,启用不到2年时间,30余家头部企业“择邻而居”,聚集在这栋楼里,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在江岸,三峡集团落户,总部经济激发“链式反应”。环三峡集团生态环保集聚区,已崛起多栋亿元楼,楼宇间链条相扣、楼宇群产业集聚。
以楼聚产,以产兴城。一栋栋“亿元楼”里,武汉产业悄然转型,新质生产力蓬勃涌动。
税收收入占比,是观察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更反映出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含金量。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武汉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1.2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298.35亿元,税收占比超过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