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9日

玉带环绕山水间 “三个转变”开新篇

——湖北“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巡礼之一

点军区专业化养护“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旅游。

竹溪县黄花沟美丽农村路风景如画。

石首市“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高基庙镇乡道荷三线。

修建一条公路,串联一路风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创建“四好农村路”,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强力引擎,是增进群众幸福感的民生工程,更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

近年来,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为引领,探索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以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为路径,创新推行“四好农村路”五色图评价机制,推动农村公路发展实现从重增量向优存量转变、从建设向养护转变、从通畅向美丽转变的“三个转变”,在创建“四好农村路”上形成独有的湖北样板、湖北经验,为助推“强县工程”、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湖北当好开路先锋。

近日,我省最新成功创建6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让我们走进这些全国示范县,领略农业因路而兴、农民因路而富、农村因路而美的风采。

点军区

专业化养护 共管美丽路

走网红葛古公路,尝农家生态美味,观三峡秀美风光,看野猴欢快跳跃……小寒时节,正午暖阳高照,循环畅通的宜昌市点军区葛洲坝到古树包公路沿线农家乐院内停了不少来游玩的私家车。

鼎锅饭农庄负责人王大群边忙边说:“路好游客来,农庄生意跟着好起来,乌鸡、腊货等最受欢迎,节假日要提前预约,当地村民也在农庄务工,去年营业额百万元。”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吃水下大河,男儿到枝江,女儿嫁宜昌。以前牛扎坪以穷出名,现在牛扎坪靠网红葛古路出名。”牛扎坪村村委会副主任王应平笑着说起“幸福的烦恼”,“节假日人多,我们村干部都不能休息,自驾、骑行、徒步的都不少,沿线48家农家乐民宿,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公交车、物流快递点也进了村,充电站正在建设中,村民人均年收入早超过了2万元,村民都说是网红路带活了牛扎坪。”

在家门口就能坐免费公交车进城,年过九旬的村民姜家秀高兴地说:“没有好路前,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人到村里来,现在没事我就坐免费公交进城,太方便了!”说话间,525路电动公交车已停在漂亮的候车亭。

路畅业兴,果蔬种植、花卉苗木、特色采摘、乡村民宿……牛扎坪村特色产业发展朝气蓬勃,村民口袋也越来越鼓。

沿线村民都享受到葛古路带来的红利。“路好了,路灯也有了,自己用农家肥种的菜最好卖,在家门口就能变成钱,现在晚饭后大家都爱在路边散步锻炼身体,身体好了我们就多活几年,享受国家的好政策。”93岁的村民李家珍乐呵呵地说。

葛古路由窄变宽、由通到畅,并成为美丽宜道示范线,村民们由愁变乐,由穷变富,背后更是凝聚了点军交通运输人精心管养境内公路的心血。

点军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万春明说,通过推行三级管养责任制、三级“路长制”管理模式,构建以政府为主体、乡村分级负责、交通部门实施督导检查考评的“闭环式”管养责任体系。同时,明确负面清单、奖惩措施,坚持月考核月整改和区乡村道全覆盖,每季度发布养护“红黑榜”,考核结果直接与养护经费、人员工资兑付挂钩,“奖勤罚懒”形成倒逼机制。

推行县道、重点干线及沥青路专业化、市场化养护方式,通过市场化招标,优选养护公司,根据养护频次、养护里程开展定额浮动计费,同时鼓励引导村民参与道路养护,引导发动村民配合拆迁腾地,主动清扫门前道路、沿线边沟,在道路两侧栽种花草树木,干群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通过公开招投标、负责葛古路养护的湖北洋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王鹏飞说,公司员工不少是附近的人,都亲身感受到好路带来的好处,通过自己的付出,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既是责任所在,也能够发挥公路的综合效益。

点军区组织召开“美丽农村路”创建共同缔造活动现场观摩会,积极推广“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经验做法,全区所有行政村已全部通双车道沥青路。

致富有“路”共呵护,爱路护路奔富路。点军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湘君说,“四好农村路”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先手棋”。累计新建改建提档升级农村公路近700公里,基本形成“一环三线五通道”的全域路网体系,走出具有点军特色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风景南岸”作出交通贡献。(刘祎)

竹溪县

网红路加持 空心村蝶变

“四好农村路”能给大山里的空心村带来怎样的变化?让我们走进秦巴山区群山环绕的竹溪县鄂坪乡黄花沟村。只见路中有景、景中有路的两车道沥青公路沿线,随处可见幸福爱情候车亭、爱情主题邮箱、七彩爱情游步道、超大红色爱心等被赋予爱的元素。

10时50分,村民徐永明和老伴带着孙子不慌不忙地朝公交站亭走去,“25路公交车11点发车进城,太方便了。路修好了,自己门前的路自己负责卫生,村子比以前干净多了,家家户户门前都种着花草,外地人都羡慕我们生活在景区里,油菜花开时又会吸引更多人来。”

黄花沟村距竹溪县城29公里,与陕西省平利县和镇坪县交界,全村仅105户、312人,曾是以农耕为主、暮气沉沉的空心村。随着穿村而过的S432公路改扩建完成,村内道路提档升级完工,黄花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田园变成了游园、民房变成了客房、产品变成了商品,古树、河谷、土房、中药材、茶园等“沉睡资产”全部被盘活,昔日的“空心村”已经成为“网红村”,一幅路畅业兴、村美民富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鄂坪乡党委书记罗胜扬说:“发动村民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参与打造路边小景观、主动爱路护路,推进交文茶旅融合发展,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助力村民致富和乡村振兴。”“我们共征集改造居民房屋、打造老榉树同心祈福景点、建设国医馆等金点子20余个,并以山水黄花沟、人间爱情谷为目标,打造集文化旅游、生态康养为一体的文旅康养新村。”黄花沟村党支部书记杨付昌说。该村成立村级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让村民变“股东”,盘活闲置农村房屋,由专业运营公司对其进行微调微改后统一管理、对外运营。升级旅游公路,建设水体景观,改建游客服务中心,改造38户房屋及庭院,开办多家特色乡土农家乐、中医美容馆,引导有意愿的农户就近兴办凉皮、炸土豆、苞谷烧等传统手工作坊。如今,依托畅美村路,该村“田园经济”“乡愁经济”“爱情经济”同步发展,茶园、网红桥、河谷露营、养生体验等多个互动项目,既让客人流连忘返,又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依托产业走上致富路,打造“山上有产业,山脚有庭院,院下花成圃,圃前流清溪,溪头可露营”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路通群众赞,黄花沟是竹溪县建设“四好农村路”的一个缩影,展现的是竹溪县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坚定决心。近年来,竹溪县坚持规划和政策同行、政府和群众同担、建设和民生同进,累计整合资金近20亿元投向农村公路领域,完成县乡道提档升级689公里,通村组道路1145公里,通院入户路952公里,产业路400余公里,“四好农村路”示范路340公里。同时,竹溪县在管理养护上创新方法,建立了“专养+群众+示范”的公路养护模式和多元化的养护激励措施,充分发挥全省共同缔造试点县优势,设立176个积分超市,创新将路田分家、路宅分家、路域环境等纳入积分制管理,2.3万余户群众深度参与公路养护,实现农村公路养护从让我养到我要养的转变。

路通产业兴,竹溪县始终把交通先行作为康养旅游发展的第一步,整合资金力量升级改造夯土小镇、电影小镇等多个4A级景区道路,400余条旅游公路将全县12个景区、198个景点串联互通,实现有景的地方车能去、见景的地方车能往。新建最美乡村路350公里,绿化农村公路1050公里,栽植行道树600多公里,建设公路景观节点63处,143个美丽乡村农村公路由普惠性向高质量转变。

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带来竹溪山乡蝶变,促进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竹溪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晓巍说,农村公路建设已经惠及农村地区近6万个家庭20余万群众,全县1243个农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专业户、采摘园、农家乐等受益,年创造经济产值近50亿元,“四好农村路”已经成为村民的致富路、民生路、旅游路、振兴路,农村公路的普惠性得到全面彰显。(孙永刚)

石首市

全方位整治 村因路而美

天空中,强电弱电线网规整齐全,昔日乱糟糟的电线不见了;地面上,以前参差不齐的违建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多功能的交通驿站……这是1月13日在石首市肖石线上看到的景象,这条刚建成的美丽农村路全长22.5公里,不仅是路宽6米以上的双车道,还因修路造景,视野十分开阔。这是石首市在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中,引入路域环境管理创新机制,达到农村因路而美效果的一个缩影。

“你看,结合‘四好农村路’的创建,我们加大路域环境整治力度,实行多杆合一,农村不仅道路变宽了,而且路边更美丽了。”站在穿镇而过的肖石线上,高基庙镇党委书记陈超说,通过系统谋划,制定管长远的目标,多投入3000多万元,在修建农村路时,同比进行管线入地、电网规整、多杆合一以及违建拆除等,新建30公里地下管网,清除道路两侧2万多平方米的违规种植,拆除路边违建房屋4000平方米,清理整治乱堆乱放700多处。

陈超介绍,修一条路、成一道景,已在14个村庄达成共识,为形成各自特色,三兴村、邓家岭村等开展“擂台赛”,积极推进修路+路域环境整治。不仅如此,高基庙镇还出台方案,形成责任明确、监管有力的农村公路养护和路域环境管理机制,建立镇有监督员、村有护路员的农村公路路产路权保护体系,村规民约制定率达100%,推动高基庙镇农村公路建管养护一体化健康发展。

随着“四好农村路”示范线——肖石线的建成,高基庙镇桥堰堤的红色军旅小镇,喻家碑的城濠岗古城一条街,上津湖水上乐园等农旅综合体纷纷建出来,吸引众多湖南游客,不仅成为湘鄂边群众休闲游乐的打卡地,更为沿路群众带来经济效益。

上津湖大道,催生形成环上津湖五千亩鸭蛙香稻、两万亩虾稻“双水双绿”产业示范带,丰富的鱼、虾、稻绿色有机食品资源成为丰源食品、鸿漫源、如意米业等7家规模以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原材料基地。绣马路建成后,带动马家垸、俞家铺沿路村组葡萄、黄桃产业蓬勃发展,“马嘉缘”葡萄品牌成为北上广深畅销产品,年产值上亿元。在石首市各乡镇,逐步形成干线成格、支线成网、连线成环、环线成链的新格局,实现了村落之间“内循环”,对外通行“多通道”,一条条乡村公路成为经济发展的“千斤顶”,托举起群众满满的幸福感。

石首市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6.49亿元建设“四好农村路”,将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市财政在省补资金的基础上,分别对农村二、三、四级公路建设每公里给予120万元、60万元、50万元补助资金。按照“1530”标准全额配套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并建立长效机制。

“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与骨干路网、本土特色旅游、乡村振兴相结合。”石首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郑云介绍,目前投资近1.75亿元新建总长达50公里的环上津湖产业路、调鲁路、高三线等通乡公路,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交通通达深度,促进湘鄂边人文、产业、物流融合发展。投资1.1亿元建设桃花山漆鹿线爱情公路、六虎山生态园旅游公路、天鹅洲滨湖大道等旅游景观路,助推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同时,近年完成脱贫村安防工程200公里、通村公路31公里,提档升级工程89公里,危桥改造10座,脱贫村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以路兴城惠民生。2022年,石首市争取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专项债券资金3.6亿元,用于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城乡客货邮融合信息化、乡镇交通综合运输服务站、新能源充电站和肖石线硬联通等项目建设。创新农村客运经营模式,实行城市公交延伸和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建立农村客运车辆保险、动态监控管理维护、冷僻线路运营经费补贴等保障机制,并将农村客运发展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周荣)


策划:潘庆芳 崔新武

--> 2024-01-29 ——湖北“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巡礼之一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61714.html 1 玉带环绕山水间 “三个转变”开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