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理略
龙年将至,湖北省博物馆文保中心大楼里的这两位“小龙”,也将迎来他们的第3个本命年:赵晓龙,古书画修复师;他的妻子张晓珑,文物检测分析师。两人属龙,同年、名同音,更因同修文物而相知结缘,10余年来携手,让“沉睡”在库房的古书画重现光彩。
最美遇见——
文物让两个同龄人结缘
赵晓龙从小就住在省博边,爱逛博物馆,高考时毫不犹豫选择了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只为圆儿时的梦。
从大一开始,赵晓龙利用假期到多个博物馆实习。在故宫博物院,他整理了明清官窑陶瓷片标本;在国家博物馆,他跟随陶瓷修复专家陈仲陶学习修复瓷器;在首都博物馆,他又跟随古字画装裱专家楼朋竹学习装裱技艺。2010年,他进入湖北省博物馆工作。
与赵晓龙从小痴迷文物不同,张晓珑在进入省博前,从未想过自己所学的高分子材料专业能与文物修复搭上边。“大学毕业时应聘过几家化工企业,但家人不希望我到太远的地方工作。正好看到省博招聘,试着报了名,竟然考上了。”
起初,两人只听说过对方,并没有什么交集。直到2012年,他们一起参加湖北省首届古陶瓷修复培训班,又被分配到同一个小组,每天切磋修复技艺,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彼此加深了了解,走到了一起。
配合默契——
夫妇携手让古画焕新颜
文科男与理科女,从同事变恋人,最后成为一家人。10多年来,两人工作上配合越来越默契,多次携手修复残破的古旧书画。
采访当天,赵晓龙与张晓珑正在修复一幅残破严重的墨彩虾趣图立轴。张晓珑拿仪器对古画进行检测分析,赵晓龙则在一旁做好记录。“修复前,我都会请她来做检测,有科技手段相助,能更精准地选择修复材料。”谈起妻子的专业、技术,赵晓龙相当自豪。赵晓龙的工作室常年备着妻子的工作服,张晓珑每次过来帮忙,细心的赵晓龙都会给妻子递上工作服。
检测工作完成,两人又默契地拿出各自工具,开始清理工作:赵晓龙拿着羊毛刷蘸温热纯水,润开画心上的水渍。随着纯水的浸润,水印污渍慢慢消退……一旁的张晓珑拿着镊子和放大镜,小心翼翼清理古画上的杂质,“这件古画上,除了水渍、污渍、霉斑外,还有一些细小的杂质。古书画修复前要做好预处理工作,只有表面清理加固完成后才能进行后续的修复。”张晓珑说。
最近几年,赵晓龙每年要完成近50幅的古书画修复工作。他介绍,一般修复一幅古书画有30多个步骤,最少需要半年时间,如遇梅雨天,很多工作不好开展,需要将多幅古书画交叉修复,有时候修复时间更长。
修了这么多古书画,赵晓龙对馆藏《赵垓山水图轴》的修复工作印象最深,“这幅画修复时间不算长,但难度不小,也是我首次进行原装原裱修复古画。”
原装原裱修复,既要保留画作画心,还要保留原作的装裱绫绢、签条以及轴头等部件,“因为画心和镶料材质不同,修复工艺和手段也有所不同。”赵晓龙说,“按照以往古画修复,只会保留画心,但《赵垓山水图轴》原来的装裱保存较好,为了最大程度还原文物的原始形貌,我决定尝试原装原裱修复。”
为了支持赵晓龙的修复工作,张晓珑前期先对画作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提供了这幅古画成分材质及加工工艺分析的详细数据。“老师傅凭手感、看颜色、摸厚度就能大致判断文物材料类型,但毕竟没有仪器精准。比如,有些文物病害看似是普通污渍,仪器检测分析后才发现是微生物损害。”张晓珑说。
修复后的《赵垓山水图轴》,明艳动人,岁月带给它的印记都已消退。“希望未来能在展馆与它再相见!”赵晓龙说。
保持热爱——
让古书画更好地传承
赵晓龙工作室左手边的柜子和墙上,规整挂放着几十种修复工具。他对修复工作充满热爱,非常严谨。在2018年全国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上,赵晓龙斩获书画修复组一等奖,成为当年该奖项的唯一获奖者。2022年,他作为“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代表,参加湖北省总工会举办的“工友杯”首届“e有绝活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荣获新就业形态+传统工艺类赛项“十佳绝活奖”,被湖北省总工会命名为“荆楚工匠”。
误打误撞进入文物保护修复这个行当,张晓珑慢慢发现自己的性格和喜好也与这个职业契合度越来越高。为了提升专业技能,她又修读了武汉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研究生。与文物打交道越多,越来越有感情,“这些充满神秘感的古物令我着迷,也常常令我不解。先生是我的‘历史书’,随时‘翻阅’填充文史知识,他给我讲解每一件文物背后蕴含的人文和思想,而这种启迪和灵感也反过来更支撑我的工作。”
如今,张晓珑的工作转向了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在文物还未遭受严重损坏时,提前去改善文物保存环境,包括改善环境中温度、湿度、光照、有害气体等因素的影响,留住文物的“不老时光”。
“每一件文物在我们眼中都是有生命、有活力的。在它们身上,我们能看到历史和文明,更能从中读懂古代人类的智慧。看到文物损害或劣化,我们都会觉得很心疼,希望尽自己最大努力保护、修复,让更多人看到、传承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张晓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