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林晶 通讯员 陈磊 实习生 李清影
“盾构机维修再制造订单排到了上半年,1月份陆续交付6台。”1月15日,中铁十一局武汉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位于黄陂的盾构机维修再制造基地内,公司副书记周树清指着三层楼高的“巨无霸”介绍,这些盾构机经过维修或再制造、总装调试及验收后,将发往武汉和石家庄地铁施工现场。
盾构机,即地下掘进的“巨无霸”,广泛应用于高铁、地铁、地下管廊等领域的建设,每一台价值从三四千万元到数亿元不等,目前有1000台达到“服役”年限,售后市场达千亿级。
2020年底,中铁十一局依托在轨道交通领域积累的盾构施工和装备维修技术,成立了武汉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作为华中最大的盾构机综合服务基地,通过对退场的盾构机进行保养、维修或改造,让其“重焕青春”,延长服务年限。
“公司主动出击,跟踪武汉、杭州、深圳等20个城市30余条重点地铁工程,与铁建、中铁等系统50余家单位开展合作。目前,盾构机维修再制造的订单明显增多,在手近50台盾构机维修再制造任务。”周树清介绍。
在刀盘维修工位,火花四溅,工人正在对刀盘结构进行改造,改造后的盾构机将用于武汉地铁新港线建设。另有两台直径8.6米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经过再制造,将“焕变”为直径8.8米的复合盾构机,用于广州地铁施工,该项目遍布溶洞,地层复杂,多为中、微风化岩层。“直径变大了,还得根据地质条件设计全新的盾体、刀盘,增加渣土改良系统和多层次注浆系统,就相当于把一辆只能在城市驾驶的汽车,改造成可以在山区越野的汽车。”周树清介绍,仅是结构系统设计就历时三四个月,这次难度极大的改造,让基地经受住了再制造技术的考验。
“以前主要是常规的维修改造,现在客户对盾构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改造需求越来越多。”周树清表示,盾尾间隙自动测量、油液在线监测、土仓可视化、隧道制冷系统等工装和系统,为再制造的盾构机赋能后,设备性能超越原设计,增加了盾构机的附加值。
面对行业未来发展,该公司前不久还成立了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大盾构隧道智能建造实验室,开展隧站一体化技术施工、盾构掘进过程中的并行工程等大盾构隧道智能建造关键技术、装备等方面的研究。“推动大盾构行业数字建造技术进步和发展,为行业发展和公司抢抓市场、增强竞争优势提供基础和保障。”周树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