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9日

协同创新赴未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马文俊 汤炜玮

1月18日,武汉市“两会”上,科技创新再度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新起点下,如何下好“先手棋”,在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踏浪突围?

用人才串起协同创新产业链

今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着力营造品质创新生态,争创国家高水平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

“科技创新并不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概念,源源不断的高端优质人才是它的根基。”武汉市人大代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说,武汉“双一流”高校、两院院士、“国字号”专家学者和在校大学生的数量均处于全国前列,但放眼全球,仍需继续加强人才引进、产学研合作、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工作。

武汉市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董事长彭芳瑜认为,要真正实现协同创新发展,不同层次的人才必不可少。他建议,研究生教育可面向企业培养管理人才,中职、高职可面向产业一线培养技能型操作人才,义务教育阶段则可培养儿童、青少年的科学家精神,“用人才串起协同创新产业链”。

支持大企业建开放式创新平台

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征程上,源自武汉的全球、全国科创领先成果频出,怎样将其有效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武汉市政协委员、武汉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艺璇建议,政府在搭建创新资源对接平台的同时,可支持大企业建立开放式创新平台,支持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等组建创新联合体,构建高品质的转化生态。

“将科教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发展优势,势必需要依托金融力量的推动。”武汉市政协委员、长江产业基金公司副董事长刘萌建议,要推动构建武汉市、区级相关产业平台及科创类基金的联动机制,进一步推动新设基金、项目落地和直投跟投等方面的合作,全环节加速科创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新老并举构筑制造强市

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须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速新型工业化中,武汉不仅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还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随着汽车产业格局加速重构,科技创新日益成为‘主战场’和车企必须抢占的‘新高地’。”武汉市人大代表、岚图汽车CEO卢放认为,武汉可提前部署智能网联、智慧交通、智能物流等领域的战略性、储备性技术项目,抢占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新赛道。

当前,湖北正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做强做优省级供应链平台。武汉市政协委员、湖北联投集团运营管理部副部长张竞建议,以医药市场为例,可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快集成上、下游生产、销售等信息,“链”上实现生产质效提升,同时搭建一站式智慧服务平台,让市民以更低的价格、更方便的渠道买到放心药、平价药。

--> 2024-01-19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60475.html 1 协同创新赴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