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青
阅读提要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是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要不要投资驱动,而是看投资的效益如何。
有效益的投资不是“大水漫灌”或“撒胡椒面”,而是聚焦补短板、强弱项、提功能、增后劲,精准明确投资领域和方向。
在当前面临下行压力大、内需不足的形势下,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是稳经济、调结构、增动能主动且有力的方式,对实现从需求侧牵引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投资连接供需两端,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稳增长的“压舱石”。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均指出,“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在“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这一新形势新要求下,要深刻认识到有效益的投资对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科学认识有效益的投资之本
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前,我国的投资需求空间巨大,投资都会有回报。但传统投资粗放增长的模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有效益的投资基本内涵是有质量、有效率和有回报的投资,其本质特征体现在:
有效益的投资是高效性投资。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是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要不要投资驱动,而是看投资的效益如何。有效益的投资通过优化投资方向和结构,促进资源和要素得到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从而产生高效的收益和回报。由于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往铺摊子、上项目容易造成投资过度,导致闲置、浪费。只有科学合理地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才能提升投资的可持续性水平。从资源配置方式来看,对于政府投资,应注重社会成本和社会价值,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生态价值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对于社会投资,要扩大新产业、新技术等经济效益显著的投资,让企业资产有增值、财务有利润、产品有市场。从回报周期来看,投资的短期回报有利于经济“稳定器”作用的发挥,长远来看,当下的投资是未来的消费基础,衡量投资回报也应注重提高投资全生命周期的效益。
有效益的投资是精准化投资。有效益的投资不是“大水漫灌”或“撒胡椒面”,而是聚焦补短板、强弱项、提功能、增后劲,精准明确投资领域和方向。在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我国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仍然存在,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依然有部分薄弱环节。有效益的投资应区分轻重缓急,提高投资精准度,投向“两新一重”、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更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领域,投向民生急需的公共服务领域,引导民间投资投向市场空间大、发展潜力强、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政策要求的领域。
有效益的投资是协同型投资。有效益的投资是优化宏观调控的一揽子综合政策措施,有利于推动实现全社会供需体系的协同发展和动态平衡。投资本身可以带来效益,同时通过乘数效应、“催化剂”作用带动就业和消费。一方面,项目投资建设不仅能直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还能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催生新产业和新业态方式创造更多社会就业;另一方面,投资与消费形成作用和反作用的互动关系,以有效益的投资带动有潜能的消费,以有潜能的消费牵引有效益的投资,促进投资和消费形成良性循环。协同型投资要求政府投资在最大化投资的乘数效应和最小化投资的挤出效应之间寻找最佳组合、平衡点,同时带动更多、更优质的民间投资。
深刻把握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之要
在当前面临下行压力大、内需不足的形势下,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是稳经济、调结构、增动能主动且有力的方式,对实现从需求侧牵引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是扩内需的内在要求。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投资和消费都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扩大内需。从投资本身来看,应提升投资与扩大内需的匹配度,将投资投向符合扩内需要求的领域。从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来看,投资将资本投入生产,属于生产范畴,生产决定消费;投资又具有消费的属性,因为投资活动也是消费生产资料的过程,故投资本身就是消费的扩大。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是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投资通过资本积累形成生产能力,为未来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生产手段,投资的去向决定了供给的内容和结构。因此,基于有效投资形成有效资本存量,再到形成有效供给从而优化供给结构的机理。当前我国供给侧存在的过剩产能,本质上是不能匹配需求的无效供给,因而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是弥合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缺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资应做出相应结构、方向上的调整,以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来优化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有利于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自科技创新和效率提升,这也需要依靠投资发力。加大数字经济领域投资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从协同、复用、融合等多角度入手,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和倍增功能,以投资乘数效应和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推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之路
湖北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要积极拓展有效投资空间,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做好项目实施保障。
注重政府投资导向精准,积极拓展有效投资空间。突出政府作为公共投资的主导地位,重点聚焦经济社会薄弱领域,以及产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向。一是综合发挥地方政府支出、地方专项债、中央基建投资资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等作用,围绕能源、交通、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开展补短板类投资;实施算力、存力、运力倍增行动,大力发展新网络、新算力、新数据、新设施、新终端,加速布局5G基站、新能源基础设施等新基建。二是加大颠覆性技术、前沿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投资,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投资,推动集成电路、高端医疗装备、新材料、工业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加大AI大模型、量子科技、氢能等未来产业投资,抢占新兴产业新赛道。三是聚焦城市地下管网、优质医疗服务供给、社区嵌入式服务、“平急两用” 公共基础设施等民生领域投资,加快推进冷链物流、充电桩等生产性、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民间投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要用市场办法持续增强民间投资意愿,以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打造综合成本洼地和投资环境高地。一是围绕交通、水利、清洁能源、新型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和重点细分行业,最大程度放宽准入,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项目。二是推动民间投资项目与金融机构的对接,鼓励金融机构推出符合民营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增加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规模和比例;加强民营经济人才市场、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信用评价以及动态监管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清理、精简、规范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探索推行简化报建审批手续、容缺受理、先建后验、区域评估、帮办代办等事项。四是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进一步调动民间资本参与投资项目积极性。
强化重大项目牵引,推进投资落地实施。发挥重大投资项目牵引作用,加强项目谋划、建设、管理、储备和要素保障,推进有效益的投资落地实施。一是强化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投资项目绩效改革,推动政府部门由“碎片化管理思维”向“系统化综合协调服务理念”转变,建立完善“谋划-论证-审批-监管-评价”的全过程管理机制,做细、做实项目谋划论证等前期工作,推动投资项目全部纳入“目录库、储备库、实施库”管理,加强和改进项目结算、决算管理,做好项目、行业、综合绩效评价。二是强化项目要素支撑。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求,用足用好资金、土地、能耗、环境等要素保障支持政策,加强用工、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扎实推动项目落地生效。完善投资项目的资金配套和融资保障工作,形成合规、高效的财政资金、市场融资等多元资金协同投入格局,稳妥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有效盘活存量资产。
(作者单位: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