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艳华 胡祎
2023年12月,六大国有银行与近二十家股份制银行开启新一轮利率下调,这是2023年主要国有商业银行第三次下调存款利率,已达到近年来的最低水平。目前,几家国有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2%,一年、两年、三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调至1.45%、1.65%、1.95%。
存款降息后,市场有哪些反应?居民如何打理自己的“钱袋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连日走访数家银行。
居民仍然偏爱定期存款
手握财富,是选择存定期还是买理财?
“以前投在理财产品的钱比例更高一些,前几年理财收益不稳定之后,我就不怎么买了。”今年51岁的叶女士告诉记者,这几年受经济下行周期的影响,她发现部分理财产品收益在1%-3%这个区间波动,有段时间比银行三年定期的利息还要低。综合考虑之下,她调整了储蓄结构,把大部分的资金分配到银行定期存款。
部分居民开始接触债券等理财产品。“之前买过债券类产品,比存在银行的收益相对高一些。”在某中学工作的钟老师经证券公司客户经理介绍,在2019年尝试购买了债券并获得了收益,但是仍然比较谨慎,今年还是将存款的大头放在银行存定期。
针对近几年理财产品市场的波动和风险,位于武汉市东湖路的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承受风险的能力和心理预期不大,并不推荐购买比较复杂的理财产品。
降息和风险的权衡之下,也有用户调整投资比例,探索风险相对较低的国债、银行股票等理财产品,期待获得长期收益。
某国有银行客户经理介绍,从市场调查情况来看,面对存款利率下调,客户越来越不愿意选择长期的定期存款。但对于风险偏好相对保守的客户,定期存款仍然是目前收益最稳定的理财产品。
组合类理财产品受欢迎
1月16日下午3时左右,某银行大厅内,陆陆续续有三四位年龄偏大的居民前来咨询理财产品。该银行客户经理介绍,有咨询需求的一般都是金额较大或者分配结构比较复杂的理财产品。
存款利率下调以来,不少银行根据客户对风险的接受能力和对收益的期待,推荐组合类理财产品。前述国有银行客户经理介绍,对风险比较敏感的客户,他们会推荐有固定收益的保险产品。如果客户风险接受较强,则会推荐配置基金、债券等权益类产品,以及多元化贵金属、外汇产品等。
对于客户来说,主动探索和优化投资组合也是明显趋势。“我存款的一半买了理财,另一半分配在债券、股票和基金里面,债券、股票买的是风险相对低一些的国债、银行发行的股票。”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小卿说,她还在读研究生时就开始接触基金和股票等理财产品,工作以后一直在调整比例,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理财结构。
“如果是额度不大,结构不复杂的理财产品,其实直接在银行APP上了解和购买就可以了。”另一家国有银行工作人员介绍。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供给也降低了居民日常接触和购买理财产品的门槛。在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作人员推荐了一款该银行代销的中短期理财产品,在手机银行APP上就能查询详细信息并购买。记者看到,该银行还推出了一款集合性质的理财产品,能够把手机银行上每日在售的理财产品按期限和风险分类展示,方便客户研判和选择。
活期理财产品也因其便捷性备受居民青睐。叶女士还购买了活期理财,随取随用,还能有低利率收益。
促进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银行存款利率集体下调,一是因为当前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二是通过降低存款利率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某国有银行工作人员表示。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钱雪松分析,银行存款利率整体下调,宏观原因是目前居民和企业投资需求不足。从我国金融改革的角度来看,银行降低存款利率稳息差,长远来看是为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在居民侧,随着银行、证券等更丰富的理财和投资渠道的涌现,居民的投资组合调整优化是必然趋势。
与之相关的背景是,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存款利率多次下调的同时,各大银行也下调了针对小微企业、科创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贷款利率。
某国有银行客户经理介绍,去年以来银行推出了一些福利政策,比如对存款用户送奖金或者礼品、加大“开门红”活动力度、提供定制结构性存款、向客户分析降息趋势和资产均衡配置的必要性等,以应对存款利率下调后的揽储压力。
在各大银行集体降息的背景下,2023年下半年,部分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存款利率逆势上调了3个月、1年、2年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不同银行在政策上的差异性和灵活性较大,正值新年“开门红”,中小银行面临的吸储压力更大,需要通过市场化方式快速吸引资金、扩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