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先宏 通讯员 王璐 陈雪莹
我叫苏中想,1967年出生,是武汉庆发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水稻技术主管。
从2010年起,我就开始在海外种水稻,常年奔波于乌干达、巴基斯坦等国,把中国的杂交稻种子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这些国家,提高当地的水稻产量。
截至2023年,我所在公司研发的杂交水稻品种在国外登记7个,累计出口种子超1万吨、推广种植2000万亩。我因此入选武汉市现代农业领域“武汉英才”计划。
两张旧名片的见证
我原是仙桃市农科所副所长。2009年,作为人才引进到武汉庆发禾盛公司。第二年,就踏上了海外“种田”的征程。
第一站是非洲东部的乌干达。乌干达横跨赤道,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水稻,但农业技术落后,水稻产量不高。
在乌干达的两年,我克服困难将国内带去的100多个杂交水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种子。同时,推广中国水稻种植技术。
2011年底,我从乌干达转战巴基斯坦。此后,就在两地轮转,面对面向当地农民传授种植技术。
在乌干达,农民习惯种植播种量大、移栽时间长的水稻。我告诉他们,长秧龄插入田,会导致出现早穗而减产,只要稀播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还通过试验示范,选育出TM93、IQs73等耐旱高产品种。
去年10月,乌干达客户反映,TM93在移栽15天后,出现黄斑驳病。这是一种被称为“水稻癌症”的病害,在非洲多发。我迅即从巴基斯坦赶往乌干达,实地了解情况,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将移栽改为直播,可有效避免黄斑驳病的发生。
通过10多年的努力,乌干达的水稻产量,由原来的每亩300至400斤,提高到每亩1200斤,比当地品种高出2至3倍。
这么多年来,我和乌干达的农民朋友结下了深厚友谊。
2022年5月的一天,公司水稻市场部部长周旭升偶遇当地水稻技术员Munsa。当他看到周旭升身上的“庆发禾盛”标志时,激动地拿出两张随身珍藏的名片,周旭升定睛一看,竟是公司同事王鹏和我的名片。
Munsa深情地讲述了他与我结缘的故事,非常感谢我当年传授给他的种植技术,并对自己种植的我公司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赞不绝口。
Munsa是我初到乌干达时结识的农民。当年,为完成试验示范项目,首先要找到适合试验的稻田。烈日当头,每天我都奔波在找地、看地的路上。最终找到一块符合试验要求的田块,并播下了首批种子。
播下种子只是开始。后续移栽、施肥、田间管理……我忍受暴晒,每天步行6公里、再乘坐公交,拥挤颠簸地前往试验田,亲力亲为,露天劳作,时刻关注水稻的生长情况。
乌干达水稻种植,分雨季稻和旱季稻。一般3月种植雨季稻,7至8月收获,然后9月种植旱季稻。雨季稻是常规稻,生育期约5个月,旱季稻生育期为3至4个月。病害方面普遍有稻瘟病、黄斑驳病等。我们筛选合适品种,辅以相应的生产种植技术,并将种植技术传授给当地农户和技术人员。Munsa就是其中的一位,我与他结下不解之缘。
试验站获巴基斯坦官方认可
巴基斯坦是我长年驻扎的另一个国家。这里每年5月中旬到10月中旬,是水稻生产季,我都要挽起裤腿,下田劳作。
巴基斯坦水稻生产季温度高,我们的杂交水稻在高温下抽穗结实不好。通过对比试验,我发现只要适当推迟播种,让水稻抽穗期避开高温天气,稻谷产量高米质还好。
当地农民种植水稻,在移栽后施肥过多、时间过长,使水稻抽穗、灌浆结实不整齐,导致产量不高、米质不好。我告诉他们,水稻移栽后20天内,必须把所需氮肥施完,后期不能再施肥。农民们采纳后,产量明显提高、米质明显改善,纷纷竖起大拇指。
在巴基斯坦,我们通过收集当地常规品种,与公司拥有的不育系配组,先后选育出多个耐高温的杂交水稻品种,到目前为止有QT0413、Heera、Komal、Hs777等品种,通过了官方的审定注册,是首家在巴基斯坦注册杂交水稻品种的中国公司,其中Komal已成为巴基斯坦的主推品种。
2019年,巴基斯坦遭遇持续极端高温天气,其他品种的水稻大幅减产且米质灰质化,而我主持选育的品种IQs479,不但保持稳产,而且米质优良,令当地农民十分信服。
为选育优良杂交稻种,我们建立多个水稻品种审定试验站和稻米品种检测中心,开展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种植技术咨询服务。其中,水稻品种审定试验站,获得了巴基斯坦官方的认可,这里出具的试验数据,已成为官方审定新品种时的法定依据。
国内种子运达国外在海上航行时间长,为确保出口种子质量,我们对种质要求高于国标。如水分国标为13%,我们要求为12%;发芽率国标为80%,我们要求为85%;净度国标为98%,我们要求为99%,以超国标要求确保种子质量。
目前,巴基斯坦90%的杂交水稻种子来自中国。我们公司每年出口到巴基斯坦的杂交稻种子有500吨左右。中国种子和种植技术,稳定提高当地水稻产量,一般增产40%左右。
7年前,农场主纳蒂夫(Latif)家几代人还挤在几间简陋的小房内。我比划着传授种植技术时,他大眼瞪小眼望半天。现在只要我手一动,他就能领会我要做什么,我们成了默契的“师徒”。
使用中国种子、学到中国技术,纳蒂夫农场的杂交水稻产量稳步增长、收入稳步提高,他家盖起了小洋楼。每年夏秋季,只要看到我,他都会热情地迎上来打招呼:“MR.Su!”
2024年春节过后,我又将踏上征程,第一站是乌干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乌两国共建的水利设施即将投用。灌溉设施的改善,将大大改变当地水稻生产局面,我们在当地推广中国杂交稻的潜力巨大。
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种水稻,需要克服语言、生活、疾病等各种困难。每年长达半年以上,我住在当地农场主的办公室或村头的简易旅馆,自己做饭。我将继续努力,把更多中国好种子撒播到“一带一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