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4日

“十大差错”是堂大语文课

□ 龙敏飞

1月3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包括“多巴胺”的“胺”误读为ān、“卡脖子”的“卡”误读为kǎ、“账号”误为“帐号”、“蹿红”误为“窜红”、“下军令”误为“下军令状”、误让岳飞自称“鹏举”、误称“支原体”为病毒等。(1月3日人民日报客户端)

从2006年开始,《咬文嚼字》杂志开始向社会发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发布这些差错,不仅是一堂语文大讲堂,更是通过“集中纠错”的方式,向社会普及规范运用文字的常识。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不仅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如热议问题多,“多巴胺”“支原体”的背后都是社会热点;如短视频成差错泛滥区,很多视频创作者缺乏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文字是一种自我表达,有个性可以理解、有创新也没有问题,但若是超越了合理界限,就可能走向反面。此前由澎湃新闻、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机构发布的《网络不规范用字用词现象研究报告》,就梳理了当前网络环境中不规范字词的使用情况。对用户来说,在碎片化阅读时代,不规范用字不仅会增加信息的接受难度,还容易以讹传讹。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汉字发展史。2021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也指出,“加强语言文明教育,强化对互联网等各类新媒体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和管理,坚决遏阻庸俗暴戾网络语言传播,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环境。”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笔一画著华章。做好文字的规范化表达,不仅要守住正确表达的底线,也要预留创新表达的空间,推动文字的规范化表达,让方块字在新时代能绽放新光彩。

--> 2024-01-04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58872.html 1 “十大差错”是堂大语文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