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3日

正确把握五对关系 全面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

□ 郝华勇

阅读提要

全面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既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夯实绿色生态本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县城“双集中”发展和就地城镇化的现实需要。

小流域作为流域体系的有机构成,推进综合治理既要尊重流域系统的共性特征,又要符合小流域的特殊规律。

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要始终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规范约束小流域保护与开发,形成绿色高效的发展方式,形成可持续的高标准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既要立足各地发展基础和突出矛盾,更要强化流域合作、协同治理,发挥流域治理最大化效应并提升区域发展最大化效益。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强调,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要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重点在“五个统筹”上下功夫。“五个统筹”其中之一就是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要求深入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坚决守住流域安全底线,确保“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

小流域作为流域系统的组成部分,多分布于县域村镇,全面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既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夯实绿色生态本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县城“双集中”发展和就地城镇化的现实需要。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需要正确把握五对重要关系。

高质量发展和

高水平安全的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生态安全事关国家发展安全大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决定高质量发展的成色与效益。从湖北区域省情看,自古以来治荆楚必先治水,水资源优势是湖北最大的生态优势,当然也意味着流域综合治理是湖北必须肩负的责任,以湖北的水安全、水环境安全、水生态安全确保全国的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必须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以流域综合治理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基础和生态基底。

小流域作为流域体系的组成部分,在确保江河安澜、社会安宁、人民安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不是局部的、短期的一时之举,而是事关全局、长远的久安之策。小流域综合治理可以完善防洪排涝体系、推进水库水闸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服务重点湖区综合整治,筑牢防洪安全底线;依托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和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和提标升级、确保水利灌溉和粮食安全;小流域综合治理尊重生态的系统性与流域的整体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守牢水环境安全底线。因此,要从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高度认识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保障湖北流域系统整体安全,以流域系统整体安全为四化同步发展提供自然基底并形成生态约束,倒逼四化同步更加集约高效、绿色低碳。

整体推进和

重点突破的关系

小流域作为流域体系的有机构成,推进综合治理既要尊重流域系统的共性特征,又要符合小流域的特殊规律。

从流域系统的要素构成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思维,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小流域系统性着眼,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要素,实施好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程。坚持整体推进,增强修复治理各项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防止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坚持重点突破,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从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看,小流域因区域分布、地形地貌、资源禀赋不同,决定了小流域在统筹保护与发展、治理与开发过程中的区域异质性。全省选定十堰市茅塔河、荆门市牌楼西河、荆州市崇湖、咸宁市羊楼洞港、恩施州带水河5个试点区域为抓手,正是涵盖了平原型、山区型、丘陵型等全省小流域常见的不同区域类型,探索立足区情、差异化实践的具体路径,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升,为全省小流域综合治理探路。

从流域的功能效益视角看,小流域兼具发展产业、承载人口、生态涵养的多重功能,小流域综合治理必须统筹人口资源环境、生产生活生态多重效益,不同区域要立足区情,找准生产方式转变、村镇集约发展、生态系统修复的突破口,促进农业向生态农业、智慧农业转型,明确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建设的规模强度约束,保障生态设施空间,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有序空间格局。

自然恢复和

人工修复的关系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小流域综合治理需要分区分类推进,充分发挥流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修复、平衡的功能,最小限度匹配人工修复措施;对于不具备自然恢复的流域,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的人工修复,从而为之后生态系统功能的自然恢复创造条件。湖北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并不仅局限于水环境治理,而是尊重流域的要素关联性和功能复合性,构建小流域发展“一张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

统筹应用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措施,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治理修复之道、从技术普适性和经济可达性层面确定修复治理的进程步骤与优先选项。基于流域各生态要素,人工修复废弃露天矿山,消除地灾隐患、防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和修复地形地貌景观;加强水污染治理,选择符合村镇实际、兼顾经济性和适用性的污水治理技术,破解水污染难题;落实森林资源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加快造林绿化,保护修复天然林、加强封育人工林;科技赋能、测土配方配肥来改良土壤,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按照治污、清淤、贯通的步骤,治理湖泊水环境,退养还湖、推广绿色养殖。通过小流域水系的自然恢复与人工干预,系统修复水生态环境,倒逼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布局优化、村镇空间紧凑、土地节约集约,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促成水生态、水经济、水文化的和谐统一。

外部约束和

内生动力的关系

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要始终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规范约束小流域保护与开发,形成绿色高效的发展方式,同时要汇聚全社会共同治理小流域的多方力量,探索四化同步的实现路径,培育小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可持续的高标准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县域村镇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要结合县城“双集中”发展、乡村振兴一并进行,以小流域为单元,进一步细化用地分类,建立小流域综合治理条件下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统筹推进城乡绿色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需求,在确保流域安全和尊重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容量前提下,寻求差异化的发展路径。通过流域约束和治理倒逼,促进乡村产业延长产业链、跃升价值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培育内生动力;通过治理夯实乡村绿色底板、彰显生态魅力、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乡村生态宜居;通过治理让广大村民拓宽对流域复合功能的认识、提高流域价值功能认知,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助力乡风文明;通过治理带动村镇居民广泛参与基层治理,促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发挥从生态治理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各领域的扩散效应,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实现乡村治理有效;通过治理彰显乡村生态优势,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目标。

区域攻坚与

流域协同的关系

流域综合治理一条重要的原则是区域服从于流域,尊重流域自然地理单元的要素耦合性和发展关联性。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既要立足各地发展基础和突出矛盾,更要强化流域合作、协同治理,发挥流域治理最大化效应并提升区域发展最大化效益。治理举措上,区域攻坚要聚焦各地小流域面临的突出问题,压实主体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分工和资金筹措,推进小流域内水污染治理、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乡村绿化美化,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以一域之治保障全域之安。

树立治理协同观,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确保政策的取向一致性和流域协同性。产业发展上,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等优势条件,实施“小流域+”,发挥各区域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和流域协同的合作优势,因地制宜打造水源保护型、生态旅游型、绿色产业型、和谐宜居型、休闲康养型等特色小流域产业综合体,彰显流域独特魅力,以流域特色产业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助推四化同步发展,以特色产业培育特色小镇,打造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助推县城“双集中”发展和就地城镇化。生态合作上,打破区域分割、探索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促使上下游协同治理,让保护者受偿、受益者补偿、损害者赔偿;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搭建“两山银行”“水生态银行”“水基金”等平台,将小流域内碎片化的生态要素实现整合打包,转化为可计价、可交易、可融资的生态产品,交由市场开发运营、协同合作,促进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作者为湖北省委党校经济学与经济管理教研部主任)

--> 2024-01-03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58785.html 1 正确把握五对关系 全面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