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刘振雄
2023年12月25日,本报在1版倒头并链接整版刊发长篇通讯《苍穹之上,点亮“东方慧眼”》,聚焦武汉大学几代测绘科学家观天测地,勇攀高峰,为我国测绘遥感事业发展不断作出卓越贡献的艰苦历程。
报道引起强烈反响,多家网站转发,网友纷纷表达对科学家们的由衷敬意。省科协相关领导评价称:“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报道生动反映了灿若星河的老测绘,再展宏图的新武大。”报道更在武汉大学师生中引起热议。
国家自然资源部《中国测绘》杂志社致电本报,希望全文转载此文。他们说:这是一篇践行“四力”的精品佳作,从不同角度阐释老故事,让平凡素材焕发新亮点;不仅采写了精彩场景、感人故事,更通过故事升华思想,春风化雨;还创新了表达方式,运用各种特写镜头式的短句、小段,在作品中实现历史与现在之间的穿越,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测绘精神、科学家精神的传承。湖北日报用行动再次证明,不论环境如何变化,“内容为王”始终不会过时;在“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只有奔赴一线、深入基层,才能采写出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好作品。
这篇长达9300多字的作品是如何“出炉”的?在人们阅读已经习惯“短平快”、碎片化模式越来越普遍的新媒体时代,这样的深度报道何以产生强烈的共鸣?
几近放弃的采访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忘我奋斗,离不开科学家精神的大力弘扬。
湖北是科教大省,高校资源丰富,湖北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持续关注科教领域,刊发了不少高质量稿件。在平时的采访中,战线记者也有心收集了可以进一步挖掘的选题。在例行的选题讨论中,我们认为,本地媒体对科研成果的报道很充分,但对成果背后体现的科学精神,重量级报道欠缺,一事一报居多,给人留下深刻烙印的较少。作为省委机关报,应该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
编辑部成立报道组,首先对选题进行筛选,兵分几路,逐个进行深入了解与沟通,最后将重点放在了武汉大学测绘群体。
确定这一群体,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近年来测绘遥感科学的重要性、显著性凸显,且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但很多人对这一领域知之甚少;二是武大测绘群体诞生了多位院士,团队成果层出不穷,李德仁、刘经南、张祖勋等人的名字,许多读者较熟悉,有一定的贴近性。不过,这种贴近性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他们都是曾被多次报道的对象,如何写出新意,让稿件不是一种资料的堆砌与旧闻的“翻拍”,有一定难度。
从2022年10月开始,我们开始为采访做准备。首先是花大量时间为自己“扫盲”,学习测绘遥感等高科技知识,同时与学校联系、与院士团队联系,参加院士的论坛讲座,熟悉并了解采访对象;其次,潜心研读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五十年》《测绘学科六十年》及讲述李德仁院士学成归国的书籍《不停歇的创新》等,对这些“大部头”书籍做重点标识、列提纲、找感觉;再次,接触院士所在实验室团队成员、学院领导,掌握更多信息,加深认知深度。我们与龚健雅院士的学生同工作、同吃饭,观察他们的日常,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我们走进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测绘团队成员聊天、唠家常,逐渐成为朋友。这个群体的形象在我们眼前愈发清晰、立体、动人。
几个月下来,我们阅读的资料数十万字,速记心得几万字,接触对象几十人次。我们的电脑里已满载他们的图文和视频报道。
精心准备的同时,我们也在预约院士们的采访时间。出乎意料的是,虽然院士们年事已高,但他们的工作日程都很紧凑,而且他们都很低调,不太愿意接受媒体采访。这期间,又因为种种原因,原定的采访一拖再拖。转眼已过大半年,采访陷入僵局,我们几近放弃。
幸运的是,也许因我们锲而不舍的诚意,院士们终于抽出时间,采访得以进行。
学与思的“洗礼”
媒体深度融合时代,文字与视频要“比翼齐飞”。采访前,文字组与视频组成员反复交流,确定了基本拍摄思路。
在刘经南、李德仁院士先后与我们面对面交谈的过程中,我们充分提取了素材。
刘院士80岁,与我们从下午3时聊到7时,他从北斗起源讲起,从个人经历谈到国家战略。
李院士84岁,讲到汶川地震他未能马上测知震中、悲痛愧疚,讲到他对于“东方慧眼”的努力与期待。
受访过程中,两位院士思路清晰、嗓音洪亮,很多带英文字母的科学术语,他们逐一拆开,通俗讲解;科研数据小数点后面几位数,他们讲得极为精确,没有半点含糊。
与他们面对面,升华了我们对科学精神、家国情怀的本真理解。侠之大者,利国利民,利苍生。
海量的素材,难以取舍;太多的感动,欲罢不能。临写稿时,我们感觉,无论怎样的笔调,都无法描摹这座座山峰的巍峨,下笔很难。写作过程中,报道组成员与几位资深编辑多次“会诊”,反复思考讨论、提炼主题,既注重宏观视野,又强调生动叙事,稿件修改十余轮,熬了多个深夜,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报道见报同时,5分多钟的视频纪录片也同时刊发。视频同样获得大量点赞,被广泛转载。
“为科学家们的事迹与精神感动,这是让人仰望的高度,这是引导社会、引导民族向上攀升的力量!”“近万字长文娓娓道来,我竟然一口气读完了,不同凡响”“兴我家邦”“中国脊梁”“人人玩卫星,太酷了”……报道刊发后,收获网上网下、业内人士和普通读者的首肯与赞许。科学家们勇于超越的进取气概、探索求真的匠心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意识、淡泊名利的崇高品质、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在这一长篇通讯中得到了生动呈现。
采写过程中,我们也深切感受到:面对宏大题材,要保持耐心、恒心、细心,最重要的是,也要以与科学家同样严谨的精神,对待文字,对待新闻工作,在实践中淬炼我们的新闻品格和新闻力量。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媒体的传播形式在变,但记者的职业追求不应该变。越是这样的时期,记者越需要深入基层,用脚步丈量事实,用思辨传递思想,用文字书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