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

30件精品文物

全面梳理明清书画

武汉美术馆牵手武汉博物馆“从八大山人到齐白石书画特展”跨年展出

石涛 八大山人—黄澥诸峰图(书画合璧图)卷 (武汉博物馆藏)

齐白石《虾图轴》 (武汉博物馆藏)

王翚《修竹村居图》 (武汉博物馆藏)

王原祁《溪亭秋色图》 (武汉博物馆藏)

顾樵《西园雅集图》 (武汉博物馆藏)

王铎《湖石图》 (武汉博物馆藏)

赵之谦 篆书《读书承志》 (武汉博物馆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通讯员 李霞 实习生 易子煦

由武汉美术馆、武汉博物馆共同主办的跨年大展“从八大山人到齐白石书画特展”,眼下正在武汉美术馆(汉口馆)热展。展出的明清书画30件,涵盖许多富有特色的流派与风格鲜明的书画家,他们各领风骚,光耀画坛。

明末至清代

妙手林立 蔚为大观

展览策展人、武汉美术馆展览部主任张文博介绍,中国书画艺术在漫长的演变中,构筑了独特的艺术本质与笔墨内涵。明末至清代,中国书画艺术经历了一个极其辉煌的阶段,这一时期各种流派和艺术主张都找到了发展的土壤,妙手林立,蔚为大观。

本次展览呈现了多位重要艺术家的作品,包括董其昌、王铎、八大山人、王翚、王原祁、金农、罗聘、高凤翰、陈鸿寿、赵之谦、张裕钊、杨守敬、翁方纲、张照、任熊、任颐、齐白石、黄宾虹等人的作品。

张文博称,晚明以董其昌和“四王”为代表的山水画群体,继承和发扬元代画家的审美范式,通过干笔皴擦的技法表现出峰峦浑厚、草木华滋的效果,受到清代贵族和士大夫阶层的垂青。

另一方面,清初“四僧”注重利用传统形式描绘真情实感的生活,将现实处境和个人情感融入作品中,更注重个性化表达,逐渐引起画坛关注。其中,八大山人和石涛最具代表性,他们注重画面线条质量和墨气的表达,常以湿笔、涨墨法作画,构图上强调空灵与灵动,与“四王”形成鲜明对比。在“四僧”影响下,陆续出现了著名的“扬州八怪”、任伯年、吴昌硕、虚谷、齐白石等许多清代至近现代的写意画家。

“扬州八怪”成员金农、罗聘和高凤翰的作品也是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金农的墨梅和代表性楷书用笔干脆而直接,个性突出;罗聘的人物画形象奇古、用笔凝练,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精神状态;高凤翰《牡丹玉兰图》,展现了他早期花鸟画的基本形态。

八大山人、石涛合卷现身

张之洞题字称其是“方外书画奇观”

武汉博物馆副馆长任晓飞介绍,书画收藏是该馆亮点之一,以明清书画为主,数量可观,且不乏精品力作,基本涵盖了明清主要书学和画学流派重要书画家的作品。在武汉美术馆筹备2023年大师展时,双方一拍即合,决定结合武汉博物馆馆藏明清书画精品,对书画史进行梳理。

展出藏品中,八大山人和石涛的书画合卷——《黄澥诸峰图(书画合璧图)》,令人印象深刻。张文博说,八大山人的书法作品落款印章上有一方是“驴”,是他早年常用印章,代表了他早期的典型风格。石涛描绘黄山的画作则展示了他成熟期的个人样貌,画面中层林尽染,空灵而通透。“此合卷应是后人收藏时将两幅作品裱在一起,难得的是,合卷上有张之洞的题字‘方外书画奇观’,说明其曾被张之洞收藏过或把玩过。”

现场还展出了八大山人的《猫石图》,描绘了一上一下两猫蹲伏于山石上,呈傲兀不群之姿。此作笔触豪放,简约精妙,随性潇洒,八大式符号性的眼神特写,让整个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与空灵感。

齐白石原来是八大山人铁粉

愿为其磨墨理纸

张文博称,他在翻开画册时发现,齐白石是八大山人的超级粉丝,在他自己画作的落款处或自作诗中,多次提到了对八大山人画风的模仿和对其人的崇拜。

57岁时,齐白石在其《白石诗草》中表达对徐渭、八大山人和石涛三家画作的倾慕之情,竟然到了要为他们磨墨理纸,宁愿饿肚子也不离开的地步。这诚然是齐白石的夸张描写,但其多次在画作上留下“仿八大山人”“略用八大小册本”等字样,可见齐白石临摹八大山人用功之勤、之深。

齐白石89岁时在《八大山人画谱》扉页上写下一首打油诗:“青藤(徐渭)雪个(八大山人)远凡胎,老缶(吴昌硕)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张文博介绍,八大山人和齐白石是晚明至近现代书画史上两位极具个人绘画语言特色和创造精神的大师。他们是传统书画精神的捍卫者,也是个性表现的开创者。八大山人以简约凝练的笔墨和图式语言,表达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和现实理想,通过孤寂的笔墨将大写意发展到新的高度。约300年后,齐白石异军突起,继承并发扬了八大山人的写意精神,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两位大师在绘画理念和审美主张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擅长大写意花鸟画,用简洁的笔墨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并将自己的处世哲学融入作品之中。张文博说,“写意是中国画对世界绘画最大的贡献之一,基于这些思考,展览名字‘从八大山人到齐白石书画特展’应运而生。”

古今雅集交相辉映

“音画”融合打造跨界艺术盛宴

在传世雅集作品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的传奇,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则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热门题材。图卷中以写实的方式描绘了李公麟与众多文人雅士聚会的情景,乃李公麟乘兴之作。画中之人或挥毫用墨吟诗赋词,或抚琴唱和,或打坐问禅,表情皆栩栩如生、动静自然。由于参加集会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秦观等都是千载难遇的翰苑奇才,后人景仰膜拜,纷纷摹绘《西园雅集图》,以致“西园雅集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常见的题材。

本次展览展出的清代顾樵所作《西园雅集图》,为青绿山水,设色古雅清润,构图饱满有序,笔墨精细工秀。画作共绘有22个不同身份的人物,被作者分为五组,合理有序地安置于林水、山石之间。人物造型典雅,神态各异。

为引领公众深入感悟中国古代书画的美学内涵,武汉美术馆特开辟“雅集”区,遴选顾樵《西园雅集图》和齐白石《虾图轴》两幅经典作品,模拟画作,设置场景,并以数字媒介解读的方式,再现齐白石大师不同阶段对“虾”这一主题的创作诠释。

26日下午,配合展览还举办“音画雅集”活动,场景布置力图还原古人雅集时的情景,假山、围棋等营造古风古韵。演奏家以“笛箫”之声搭建起古画与今人之间通畅的对话路径,呈现了一次中华美学、音律跨界融合的艺术盛宴。

当日,武汉美术馆还举办了“时代文脉——当代语境下的明清绘画学术沙龙”,业内资深专家学者围绕展览,展开学术对话和交流。

武汉美术馆馆长陈勇劲称,展览展品均来自武汉博物馆馆藏。此次展览是两馆之间书画藏品的首次合作,两馆优势互补,实现典藏活化、藏品惠民。

专家们称,八大山人、齐白石等艺术家,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既继承了经典,又为中国书画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展览的传承意义在于引导我们回溯源头,汲取智慧,同时不断探索并开拓新的境界,领略传统之智慧,书写新的历史。

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2月22日,观众可前往武汉美术馆(汉口馆)4、5号厅免费参观。

--> 2023-12-30 武汉美术馆牵手武汉博物馆“从八大山人到齐白石书画特展”跨年展出 30件精品文物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58483.html 1 全面梳理明清书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