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

2023世界众行致远

5月16日拍摄的中国—中亚峰会新闻中心外景。10月6日,少年在肯尼亚内罗毕的蒙内铁路内罗毕站内等待登车。蒙内铁路是肯尼亚独立以来建设的首条铁路,是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的现代化铁路。10月17日,乘客在行驶中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列车车厢内拍照。当日,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10月22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几名儿童坐在一处心形设施上,身后是遭以色列空袭损毁的建筑。12月17日,载有中国援助的人道主义物资的货车抵达凯雷姆沙洛姆口岸加沙地带一侧。12月3日,外国艺术家应邀出席首届“良渚论坛”。10月1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附近拍摄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景观布置。

2023年,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

2023年,中国外交按下“加速键”。中俄、中美、中欧等领导人会晤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接待来自亚洲、非洲、拉美等数十个国家的领导人并主持系列元首会晤,主持首届中国与中亚领导人峰会,出席上合峰会、金砖峰会、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系列国际多边会议,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广,新朋友越来越多,老朋友越来越铁。

元首定向把舵

树立大国关系典范

一年来,习近平主席四次出访,从俄罗斯到南非,从美国到越南,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外交布局全覆盖。

3月20日至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开启今年第一次国事访问。10月18日,俄总统普京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俄元首年内两度面对面会晤,充分体现两国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4月5日至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其间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举行;12月7日,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全年中欧互动频繁,释放积极信号。

7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今年中国面向亚欧地区采取的一项重要多边外交行动。

8月21日至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赴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此次出访,中南战略互信达到新高度,金砖机制扩员开启新征程,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增添新内涵。

11月14日至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同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美元首会晤,开辟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习近平主席在历史关头推动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APEC领导人第三十次聚首之际,再次为亚太合作指明方向、擘画蓝图。

12月12日至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是两党两国高层作出的重大历史性决策,是此访的“高光时刻”,同时也为2023年大国元首外交的收官,写下遒劲一笔。

三大全球倡议

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杭州举办……一系列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务实行动正在推行。

早春3月,中国两会胜利闭幕,当世界还在思考踏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的中国将给世界带来什么时,随后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给出了最新鲜的答案。习近平主席在这场对话会上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成为国际舆论场上的新热词。

从全球发展倡议到全球安全倡议,再到全球文明倡议,在世界深受各种挑战困扰之时,中国贡献的系统性方案,顺应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渴望与期盼,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对完善全球治理的新思考,成为新形势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依托。

“三大全球倡议”的提出,代表着在经济力量之外,中国开始在一个新的领域展示优势和实力,那就是思想领域。

是思想的引领者,也是行动的先行者。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起而行之,行而不辍。

从西安再出发

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续航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维夏5月,古都西安。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建交31年来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的中国—中亚峰会,标志着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正式扬帆起航,在绵延2000多年的中国—中亚友好交往史上写就浓墨重彩的篇章。

“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中亚峰会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中国同中亚五国不仅实现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全覆盖,也实现了在双边层面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覆盖。两个全覆盖,彰显着中国同中亚各国关系的亲密程度。

观外交,去年1月,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视频会晤;2月,北京冬奥之约;9月,习近平主席在疫情之后的首访选择了中亚;今年1月,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访华;5月,齐聚西安。习近平主席形容说:“就像走亲戚一样,密切交往。”

观合作,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而中亚地区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示范区。10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先试先行,在发展战略对接、合作机制建设、重大项目推进等方面硕果累累。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拔地而起。

忆往昔,古丝绸之路上,驼铃清脆,马蹄声声。

看今朝,中国—中亚之间,班列飞驰,联通万里。

共建“一带一路”

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金秋十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一带一路”明确了新方向,开辟了新愿景,注入了新动力。

来自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来华参会,注册总人数超过1万,体现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巨大感召力和全球影响力。高峰论坛期间,各方共形成了458项成果。截至12月中旬,369项务实合作成果,已落实超半数。

一路一桥,跨越的是发展阻隔;一廊一港,畅通的是经济血脉。

十年耕耘,“一带一路”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在埃塞俄比亚援建第一座现代化的全非疾控中心,在尼日利亚修建西非第一大深水港,在乌兹别克斯坦贯通中亚第一长隧道,在马尔代夫架设该国第一座跨海大桥……

十年耕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吸引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增进不同地区人文交流,成为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一带一路”建设所及之处,不仅打通了互联互通之“路”,也彰显着合作共赢之“道”。

沙伊握手言和

中国斡旋成就大事件

3月10日北京之夜,一则重磅消息震惊了世界:沙特和伊朗北京对话取得重大成果,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4月6日,在中方见证下,沙伊双方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成功斡旋沙伊复交,为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国家间矛盾分歧树立了典范,是中国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重大外交实践。

为什么在北京,为什么是中国?各国观察家不约而同提到当今世界“最重要又最稀缺的资源”——信任。是中国领导人在7年前沙伊突然断交之时毅然应约访问两国的魄力,是在一次次交往中同沙伊领导人结下的友谊;是中国与中东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互惠互利,是在中东热点问题上始终坚守的公平正义,是鼓励中东国家团结自强、倡导不同文明包容互鉴的大国胸襟。点点滴滴,累积起了中国在中东的口碑;久久为功,成就了沙伊复交这一大事件。

在中国推动下,中东国家出现“和解潮”。阿联酋、巴林等国同卡塔尔的关系迈向正常化,叙利亚重返阿拉伯国家联盟……这个长期因外部霸权干涉而陷入动荡的地区,求和平、谋发展、反干涉成为地区国家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此外,《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积极参与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阿富汗、叙利亚等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多边协商与合作来推动实现共同安全。

三个“当务之急”

为解决巴以问题凝聚“金砖力量”

10月初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人道主义灾难,并出现扩大外溢趋势。

11月2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并发表题为《推动停火止战 实现持久和平安全》的重要讲话。特别提到当前形势下,金砖国家就巴以问题发出正义之声、和平之声,非常及时、非常必要。三个“当务之急”,再次对外传递出中方在解决巴以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就在视频峰会前一天,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将中国作为国际斡旋的第一站。双方面对面就推动当前巴以冲突降温、保护平民、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深入沟通协调。

攥指成拳、携手前行。在8月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上,习近平主席曾用“手指”和“拳头”妙喻金砖国家团结的力量。本次峰会是金砖扩员后的首场领导人会晤。在“大金砖合作”的首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聚焦巴以形势发展和突出问题,深入阐明中方立场主张,引导与会各方最大程度凝聚共识、发挥金砖国家建设性作用,让世界更加读懂中国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大国担当。

策划:王兵

统筹:周志兵 李云清 谭亲璐

(本版文图均据新华社电)

--> 2023-12-28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58115.html 1 2023世界众行致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