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

发展“一店一早” 补齐“一菜一修” 服务“一老一小”

一刻钟便民圈 “圈”出美好生活

12月26日,在西陵区桃花岭社区服务中心的老年大学分校,20多位老伙伴一起学习吹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

12月26日,西陵区墨池巷社区的年轻人在社区小店买咖啡。社区周边的夜宵排档、火锅店、茶楼多,居民的生活圈基本不出社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坚 通讯员 谭政 曹梦雯 李雷

从家里出门15分钟内,既能一站式搞定购物、餐饮、家政、维修,又能一条龙享受养老、托儿、社交、健身——这种“一刻钟”便捷生活圈,正在宜昌不少社区成为现实。

2022年,宜昌入选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街头,206个多功能“宜邻驿站”便民服务设施快速推广,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新场景,装点了社区环境,也方便了居民生活。

今年以来,聚焦市民关心关注的重点,宜昌在城区试点建设1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发展“一店一早”,补齐“一菜一修”,服务“一老一小”,并结合不同社区和群众需求,实施“一圈一策”。

206个“宜邻驿站”全城推广

12月25日一早,伍家岗听涛苑小区“宜邻驿站”前人头攒动。“以前要跑到2公里外的民安家园才能买到多种早餐,现在有了‘宜邻驿站’,方便多了!”居民刘祖海感慨。

这处“宜邻驿站”占地40平方米,集幸福食堂、居民议事、休闲活动等复合功能于一体。共享设备区还有智能共享打印机,只需手机扫码,就可以轻松打印文件、照片。居民李芳芳是“驿站”的一名“缝衣匠”,平时热心地为大家提供换拉链、缝补衣服等服务。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人口加速聚集,很多老旧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逐渐显露。

西陵区云集街道的桃花岭社区辖区面积1.03平方公里,现有9个小区,居民3538户,常住人口7161人,流动人口近700人。由于社区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比较老旧,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居民生活存在“用餐难”“停车难”、缺少休闲娱乐及公共活动空间少等民生问题。

2022年,宜昌城发集团深入桃花岭社区小区,开展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商量解决办法。在征求居民意见后,城发集团决定在桃花岭社区闲置空地上建设“宜邻驿站”。

去年11月,桃花岭社区首个“宜邻驿站”开张。驿站由3个标准单元组合而成,占地48平方米,开辟了幸福食堂、文化展示区、青少年学习室等服务功能,还配备了快递终端、共享充电租赁、24小时自动售卖机、外置充电桩等服务设备。开张不到20分钟,驿站的100份“幸福快餐”就已售罄。

宜昌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宜邻驿站”类似一个个“社区盒子”,是以装配式建筑建造的多功能空间,就像搭积木。相比传统砌筑建造,“社区盒子”生产速度快、可移动,且具备保温、隔热、防火、防潮等特点,非常适合老旧小区的狭窄空间,是助力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重要举措。

这一新型便民设施很快在宜昌市得到推广。今年5月,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的“盒子广场”在西陵区葛洲坝街道建成投用,由锦绣社区医务室、囤碳教育基地、参与式博物馆、幸福食堂等19个不同功能的“盒子”组成。这个“超级驿站”拥有医务室、阅读室、活动室、食堂等多种应用形态,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服务,邻里关系也融洽了不少。

“幸福食堂”10元内管饱

“今天有萝卜烧肉、榨菜肉丝、青椒炒猪肝,素菜是大白菜、玉米和土豆片。您看吃些啥?”12月26日上午11点左右,伍家岗区白沙脑社区东辰心语小区“城食记”幸福食堂门口就开始排队,食堂工作人员笑盈盈地在窗口给大家打饭。除了住在附近的老年人,一些上班族和学生也爱来就餐。

东辰心语小区是宜昌城区最大的安置房小区,有近5000户居民,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约三成。去年,小区“城食记”幸福食堂正式营业,供应早、中、晚餐,食堂菜品分为荤素搭配套餐、小碗菜和火锅,两素套餐只需6元,一荤一素10元,例汤和米饭堂食免费。

除餐饮服务外,店内还有图书角、电视、空调,供周边上班族、户外工作者、学生休憩。食堂负责人林君介绍:“未来我们还计划针对部分群体,推出营养套餐等多种定制套餐,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群的用餐需求。”

西陵区窑湾街道峡州社区民佳家园小区是保障房小区,老人和困难群体多。1396户常住人口中,超过60岁的老年人有632人,“吃饭难”成了大问题。

去年11月,小区引进“城食记”幸福食堂。“6块钱吃饱,12块钱吃好!我一直记得这个标语,确实是经济实惠,量又大,吃得还放心!”家住民佳家园8号楼的马爷爷赞不绝口。

西陵区铁路坝社区幸福食堂负责人余亮,每天都会在居民微信群中公布第二天的菜单,顾客可以直接点单,2公里内免费配送。该幸福食堂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办,食堂只提供中餐,60岁以上老人就餐可便宜两元。

老人与年轻人都有新圈子

12月22日,61岁的行署小区居民李红霞出门步行8分钟,就来到了桃花岭社区服务中心的老年大学分校,与20多位老伙伴一起学习葫芦丝。以前,她需要开车半小时去宜昌市老年大学,才能找到玩伴。

“社区居民对文化休闲、幸福食堂、公园绿地、养老医疗等方面的需求较高,文化休闲需求占比达86%。”桃花岭社区党委书记黄华蓉说。

除了开设老年大学分校,社区还争取了800平方米闲置空间,打造居民喜爱的桃子剧场。“我们声乐班共有62人。”61岁的电力小区居民朱礼兵说,大家都住在同一个社区,以前少有往来、互不认识,如今因共同爱好聚在一起,训练之余,经常相约去公园、景区打卡拍照。

墨池巷社区位于西陵区学院街道,以新建商品房小区为主,8467名居民中,近40%为中青年人群。

39岁的程峰家住美岸长堤小区。小区周边的夜宵店、火锅店、茶楼,是他常去的地方。周末,他还习惯去小区西门的健身馆锻炼,“我的生活圈基本不出社区”。

墨池巷社区党委书记马雨涵介绍,为提升居民消费体验,社区积极对接知名品牌、连锁企业,先后吸引中百罗森、北山便利、益丰大药房等10家连锁企业,手里面包、正正咖啡、木朵水果等26家时尚品牌,以及方妈面馆、蔡林记等3家老字号进驻社区,门店连锁率达13%。“今年,茶楼新开10家、健身馆新开6家,社区门店已有213家。”马雨涵说。

针对年轻人育儿需求,社区引进深圳教育品牌,建成600平方米托育中心。现代城市广场小区居民丁梦说,每天只需步行3分钟,就能将1岁半的宝宝送到托育中心。

家门口就能灵活就业创业

锦绣社区位于宜昌市葛洲坝集团生活区,居民6416人,多为葛洲坝集团退休职工及家属,留守妇女、老人和小孩较多。社区在丰富业态、服务“一老一小”的同时,也为留守妇女搭建了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创业的平台。

每天上午8点,家住锦绣天下小区的王华把儿子送到小区门口的幼儿园后,步行约10分钟,便来到一米阳光青少年公益服务中心上班。下午,王华下班后很快就能接儿子放学。

“一米阳光”每周有5堂免费亲子教育课,为宝妈们提供早教指导。上个月,她应聘成为“一米阳光”的兼职教师。

“我们希望能为亲子育儿减负,为女性创业赋能。”一米阳光青少年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张立华说,该中心已累计为200多个家庭提供早教指导,有4名宝妈被转化为中心的全职或兼职教师。

目前,锦绣社区共有3家普惠性育儿、早教、托管机构,场地由社区免费提供,从7个月的宝宝到中小学生,都可托管。

为帮助更多宝妈在家门口灵活就业,社区于10月底成立锦绣木兰家庭服务社,对接全市各家政公司,为社区宝妈提供业务培训。

机船小区居民方慧俊,培训上岗后在社区创新创业创投服务中心,负责业务咨询、线上下单及售后回访,同时还在社区招募钟点工,组织业务培训。

锦绣社区党委书记邱敏介绍,目前共有30多人通过社区各平台,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不少退休人员利用自己的技能,通过临工驿站,为居民提供水电、维修等服务。

8月15日,商务部发布《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典型案例集》,锦绣社区作为全国60个创新典型案例之一入选。

宜昌市商务局局长覃扬波介绍,到2025年,宜昌将建成73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按照“因地施策、一圈一策”原则,优化社区商业网点布局,改善社区消费条件,创新社区消费场景,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成改善民生、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力争居民综合满意度达90%以上。

--> 2023-12-28 发展“一店一早” 补齐“一菜一修” 服务“一老一小”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58103.html 1 一刻钟便民圈 “圈”出美好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