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双双 通讯员 刘文波 余卓 高玉峰
基层治理,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今年以来,孝感市委聚焦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围绕深化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重点推进基层党建“十全十美”工作,推进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从“有心无力”到“一呼百应”,广大群众从“旁观”到“参与”,干群关系变“你和我”为“我们”,实现政府治理和群众自治有效结合。
在孝昌县卫店镇,流传一句口头禅:“有事找小夏,找到小夏就没事”。
“小夏”是孝昌县公安局卫店派出所民警夏亮,参警14年来,他侦破刑事案件100余起,处理行政案件300余起,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000余起。
去年1月,以小夏为金牌调解员,联合公安、司法、信访、国土、市场监管等执法力量,卫店镇成立“小夏说法”调解室,探索矛盾纠纷分级办理、多元化解、综合调处的新时代“枫桥经验”。
如今,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主阵地,孝昌建起234个“小夏说法”工作室,打造出基层矛盾纠纷调解的特色品牌。
小夏巧解群众千千结
卫店镇地处孝昌北郊,辖10个村和1个社区。全镇以农业为主,外出务工人口多,留守的基本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群众有困难,都习惯找民警。
2009年,23岁的夏亮从湖北警官学院毕业,成为卫店派出所一名民警。他踌躇满志,希望在基层干番事业,可日常面对最多的是群众间的矛盾纠纷,很多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让小夏印象深刻的是一起因家畜引起的邻里纠纷。老刘的庄稼被老张家的牛啃了一大片,老刘气哄哄到张家讨说法,却吃了闭门羹。一气之下,老刘报了警。夏亮匆忙赶到,了解来龙去脉,安抚老刘后,又到老张家调解,达成赔偿协议。老刘紧握住夏亮的手说:“我气得要去砸他家门,好在你们来帮我主持公道了。”
这件“小事”,让夏亮明白:如果不及时处理,小事变大事,口角变斗殴,可能引发治安案件,甚至让老百姓结下世仇,问题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把小事当大事办,让群众顺心、称心,成了夏亮的工作目标。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年纪轻、没经验,夏亮调解矛盾时,有时候连村民都讲不过,一些老百姓不买他的账。
小夏把所里同事、村里乡亲当学习对象,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到处跑,学方言土话,了解民风民情,说话做事越来越接地气。
“倒一杯热水,说一句暖心话,听一通抱怨,找一个症结,解一个疙瘩。”每当有群众找到小夏,这五招总能让调解工作事半功倍。
最成功的一次,是劝和反目的父子。老李的儿子小李欠了债,吵着要卖房,在家里闹得鸡飞狗跳,村干部几次上门劝和都无济于事,一向乐呵呵的老李愁容满面。小夏来到李家调解,同样碰壁。得知小李敬重卫店镇小学退休的张老师,小夏便带着张老师一起上门说理讲情,接连半个月,小李的态度慢慢有了转变,最终向父亲低头认错,父子二人重归于好。
一次次真诚服务、一桩桩暖心之举,让群众对小夏刮目相看,信任感倍增。“有事找小夏”,这是采访群众的过程中,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听得最多的一句话。
从单打独斗到团队作战
有事找小夏,也有小夏调解不了的难题。
“不赔钱,我就把他店砸了!”2022年初,老付在许师傅的豆丝店轧豆丝,不小心被机器切断三根手指,老付的儿子索要5万元赔偿,许师傅拿不出来,无奈报警。
夏亮第一时间出面调和,安抚家属,劝说他们合理维权,效果甚微。在所里协调下,镇司法所所长和律师前来支援,根据当事人伤残情况、治疗费用和双方家庭情况,明确责任,合理定下赔偿金额。历时近一月,终于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随着调解工作的深入,夏亮越来越感到个人力量有限,单靠一股子热情不行。
除一般治安问题外,卫店镇还存在土地、河砂、劳资、债务等纠纷。法理上,这些纠纷应由国土、司法、劳动监察等部门处理,但群众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拨打110。
“老百姓信任我们是好事,但派出所警力有限,有些矛盾调解起来也不够专业,效果并不理想。”卫店派出所所长王新刚一直在思考破题路径。
常规做法,如果是民事纠纷,派出所两次调解不成,建议群众到法院起诉,时间长、费用高;若是治安案件,派出所依法拘留涉案人员,案结事不了,矛盾很可能进一步激化。“增加群众负担不合适,任由矛盾激化引发案件更不行。”
正当王新刚和夏亮犯难时,卫店镇党委政府加入进来,支持派出所联合司法所、信访办、土管所、律所等部门成立“小夏说法”调解室,按照“家庭、林地、邻里、情感、消费、劳资、项目、交通”等8大类划分责任归属,协同作战,分轻重缓急逐一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今年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九,清泉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有人受伤,事故双方为责任划分争执不下,村老党员张俊平匆忙到调解室求助。调解室迅速组织镇司法、交管等部门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了解伤者伤情,安抚家属情绪,做好责任认定,顺利化解矛盾。
看着小夏和同事们顾不上过年,为乡亲们忙前忙后,张俊平深受感动,主动要求加入“小夏说法”调解室,成为一名志愿者。
调解室顺势“扩招”,一批农村乡贤、热心律师、村湾“法律明白人”纷纷加入,逐渐形成一支30余人的普法志愿团队。志愿者们主动收集问题线索,开展普法宣传,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截至目前,卫店镇“小夏说法”调解室共接待群众法律咨询500余次,调解纠纷200余起,调解成功率在98%以上,辖区刑事发案率和治安警情年平均下降30%。
“小夏说法”全县“走红”
卫店镇“小夏说法”调解室成效明显,在全县“走红”。
“一年多的邻里积怨说化解就化解了,‘小夏说法’可学可鉴,管用!”花园镇洞山社区是最早一批学习“小夏说法”的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丁金林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去年5月,辖区内鼎观小区的一户业主新安装了空调,每次启动使用,楼下住户就感受到噪声和热浪。楼下业主上楼理论,双方一言不合,便吵了起来。
这一吵就是大半年,其间物业、社区出面协调数十次未果。双方越闹越凶,楼下住户偷偷剪断楼上的空调水管,楼上业主一怒之下砸烂楼下住户的大门,矛盾愈演愈烈。
一筹莫展之际,全县组织学习卫店“小夏说法”调解室工作机制,由镇及村,洞山社区挂上了“小夏说法”工作室的牌子。
从“小夏说法”找到灵感,洞山社区居委会联合社区辅警和法官、鼎观小区物业经理和网格员共商对策,先从双方家属入手,讲理讲情讲法,再对当事人合理疏导、宣讲法律。今年5月,双方承诺互修损毁物品,握手言和。
“这两家和好,我比他们还高兴,这颗‘定时炸弹’终于拆了!”丁金林说,学习“小夏说法”,不是简单挂牌子,而是学习其多元调解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
抓住县人民法院进社区共驻共建的机遇,洞山社区建立健全法官、民警、法律顾问联合调处机制。今年以来,成功调解讨薪、交通事故、工程建设、征地拆迁等矛盾纠纷20余起。
在丰山镇,“小夏说法”的“种子”同样在生根开花。
丰山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李建军介绍,全镇10个村和1个社区都成立了“小夏说法”工作室,由居委会、村干部、乡贤、群众代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辅警等组成调解队伍,主动收集问题线索,及时掐灭矛盾纠纷苗头。今年,全镇共摸排75条问题线索,1个月内全部化解。
丰山镇还创新村(社区)、镇双向考评机制,对矛盾纠纷问题突出、化解不力的单位和村(社区),采取通报、约谈等方式,找准症结,提出措施,限期整改。
如今,孝昌已建起234个“小夏说法”工作室,矛盾纠纷调解队伍达1200余人。今年以来,全县各级综治中心结合“小夏说法”工作室,共化解矛盾纠纷近3000件,调解成功率在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