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小萍 刘钰杨 通讯员 高峰 李佳
大家好,我们是随州“一朵菇”。
这两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姐妹齐聚我的家乡随县,参加2023年湖北·随州国际香菇产业博览会。430多家企业线下参展,40多家海外客商千里赴会,2天时间供销及投资金额达6.2亿美元。
作为“中国香菇之乡”的一分子,我们深感骄傲:2023年,我们产业链产值近500亿元,出口创汇连续20年位居湖北省第一位。
大家可能会好奇,“一朵菇”如何长成大产业?今天,我们就派出三位“菇”代表,诉说新“菇事”,揭秘咱们的致富密码。
鲜香菇
住进智慧棚,当天上餐桌
“没想到香菇能长这么大!”菇博会上,巴基斯坦客商罗吉尔把我的“大花脸”摸了又摸,临走还不忘和我合影。
朋友们,我是来自随县三里岗镇吉祥寺村的鲜香菇一枚。
1978年,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新美在三里岗镇杨家棚村试种椴木香菇成功,那时,我爷爷的爷爷们都长在木头上,凭经验、靠天收。
后来,菇农们将椴木栽培改为袋料种植,依然存在制棒成本高、菌丝接种难等问题。
2018年开始,三里岗镇大力推广“集中制棒、分散出菇”模式,制棒工厂的流水线为我们安排好了最舒适的“房间”和“食物”,香菇种植走上绿色化、标准化、集约化之路。
现在,在长久菌业的现代化香菇栽培示范基地里,我和伙伴们住上了配备农业物联网的智能化大棚。
技术员们每天通过电子显示屏观察“家里”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热了、晒了、渴了,他们动动手指一键操作,就能和我们实现“心灵感应”。
精心照料下的我们,花纹如刻、肉质醇厚、香味浓郁、颜色洁白。每逢上市旺季,依托完备的冷链物流体系,我们从这里出发前往全国各地,2个多小时到武汉,10多个小时到广州、深圳等地,当天直达市民餐桌。
如今,随州全市香菇种植规模3.21亿袋,居全国香菇四大主产区之首。全市标准化、规模化香菇种植基地达400多个,年集中制棒能力达到8000万袋以上。围绕一朵菇,全市正在打造农文旅融合新业态。
香菇酱
卖出3亿罐,出海抢订单
当天“新时代,新市场”跨境采购对接洽谈会后,一位来自摩洛哥的外国小姐姐拉开我的盖子就要品尝,我真想提醒她:“来点米饭面条小馍馍才是我的‘正确打开方式’!”
大家好,我是来自品源(随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后简称品源公司)的一罐香菇酱,我还有个洋气的英文名叫:GOOD LUCK(好运)。
别看我只有小小一罐,放眼全场,一年卖出3亿罐,当数我最“红”。
时间来到8年前,香菇家族的老一辈代表——干香菇,时常抱怨国际市场越来越“卷”。
为此,品源公司迅速成立研发团队,并向高校借智借力,从调研、策划、定位、试验、反馈、调整等方面历时十几个月的反复探索。
2017年,在下横空出世,第二年就在全省率先出海,首次实现香菇酱产品出口,迅速打开国际市场。
2020年,品源公司香菇酱日产能达到100吨。2021年底,我的姊妹版——香菇鲜椒辣酱上市,泰国客商便抛来3000万美元订单。
如今,我已经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国内多家航空公司、大型连锁商超等合作。今年1至11月,品源公司外贸出口超过10亿元。
随州市商务局局长王晓义介绍,目前随州香菇类产品年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占全国30%、全省70%以上,有4家龙头企业通过海关AEO高级认证。“随州香菇”区域品牌价值达106.76亿元,位列全国食用菌品牌榜首。
香菇辣条
吃菇不见菇,产业链再延伸
展台前,我鲜艳时尚的包装吸引了小朋友们驻足。等他们把我吃进肚子才想起来问:“诶,香菇在哪里呀?”
我是来自景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包香菇辣条。畅销海内外,香菇是我的美味密码。
今年7月,我们的生产线在随县洪山镇安家,公司购置安装60余台(套)生产设备,建设香菇辣条生产线6条。我们不仅销往广州、深圳、重庆等国内城市,还在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外市场闯出一片天地。公司总经理赵军林介绍,现在一年能加工香菇制品1000吨,出口创汇达2000万美元。
近年来,我们“吃菇不见菇”的朋友圈越来越广,朋友们个个科技范儿十足,围绕“一朵菇”的产业链不断延伸。
湖北裕国菇业股份有限公司里,一条条智能化机器人精选加工线上,拥有“火眼金睛”的机器人准确判定香菇的大小、形状、花纹,筛选优品进入深加工工序;在香菇产品展厅,香菇脆、香菇酱、香菇饼干、香菇多肽口服液……8大系列、近百种香菇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畅销海外30余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随州市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围绕“推菇向食”总体思路,不断提升精深加工水平,现有20余种香菇深加工产品成为随州农产品出口的主力军,在食用菌出口中占比达80%以上,远超全国同类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