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12月21日,在京召开的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荆州秦家咀墓地等4项考古进展。该墓地新发现一批重要战国楚简,同样出土战国楚简的荆州龙会河北岸墓地,曾于2019年亮相“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
“湖北出土简牍数十批,是当之无愧的简牍大省。”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简帛研究中心主任、“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陈伟,此前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称,我国出土简牍以湖北、湖南、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居多,就内容而言,楚地出土简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研究显示,湖北已出土众多重要简牍: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竹简,记载了用于葬礼的车马及车上配件、武器、甲胄、驾车官吏等,是国内所见最早的竹简文物。荆门郭店楚简,涉及大量儒家、道家典籍,其中的《老子》(甲、乙、丙)是现存年代最早的战国抄本,是研究战国时期《老子》成书及流传过程鲜活的资料。江陵张家山汉简内涵丰富,《算数书》与《九章算术》相似,把算题分门别类归于每章之中,并说明其求解方法,但比《九章算术》至少要早一个半世纪。云梦睡虎地秦简的《为吏之道》,类似于供为吏之人学习的“教材”,可看作是目前最早的官吏行为规范。云梦郑家湖墓地出土战国晚期木觚,以秦隶书写约700字,是目前所见书写文字最多的觚,被誉为中华“第一长文觚”。
值得一提的是,荆州近年出土了大量先秦典籍类楚简。新发现战国楚简的秦家咀M1093楚墓,出土3900余枚竹简,总字数约30000字,内容包括先秦时期六艺类、诸子类、辞赋类、术数类、方技类文献,对于校勘传世文献、丰富历史资料具有重要价值。入选2021年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的荆州王家咀楚墓,出土大批儒家佚籍,其中,《孔子曰》类似于《论语》,是一部孔子与弟子等人的对话实录。
专家认为,出土楚简作为文字类遗产,在文化传承方面有着特殊意义。从汉字发展演变角度看,战国楚简文字上承殷商甲骨文、金文,下接秦汉篆隶文字,对研究汉字形体演变、古文字释读等具有重要价值。从文献角度来看,目前发现的竹简文字资料,基本涵盖“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等类。竹简文字记录的丰富信息,在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方面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