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阅读提要
任何领域、任何工作,安全是发展的基础,是必须守牢的底线,安全基础不牢,发展大厦就会地动山摇。凡是涉及底线红线的问题,都要防止“针尖大的窟窿漏过斗大的风”,否则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成为发展道路上要命的“坑”和“雷”。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岁末,各地拼劲十足,越是“决战”“收官”的关键时刻,越要守好“安全关”,拧紧“安全阀”。
前段时间,全国一些地方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等突发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追溯事故发生的原因,我们总能找到思想上的源头:有的对风险心存侥幸,觉得哪有那么多“万一”;有的发现隐患后仍不重视,整改不彻底,只求“过得去”;有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把安全生产置之脑后;有的执法不严、监管不力,对生命缺乏敬畏,视安全底线为无物。
习近平总书记曾阐释过一个特殊公式:“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联系实际仔细体悟,“100-1=0”不仅是“法治公式”,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治理命题。其深刻警示在于,任何领域、任何工作,安全是发展的基础,是必须守牢的底线,安全基础不牢,发展大厦就会地动山摇。凡是涉及底线红线的问题,都要防止“针尖大的窟窿漏过斗大的风”,否则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成为发展道路上要命的“坑”和“雷”。
看似不起眼的“1”,如果守不好,就会产生极强的破坏力,带来极大的危害性。在司法领域,过去发生的一些重大刑事冤假错案,虽最终得到纠正,但对司法公信力造成的伤害令人扼腕。在安全生产领域,一些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生产中断、资产损失,代价沉重、影响恶劣。在生态环境安全领域,个别地方为了GDP数字好看而饮鸩止渴,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结果是以发展之名毁发展之实。在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领域,一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一些弄虚作假、投机耍滑的把戏,最终自砸“饭碗”。在社会公共安全领域,一些挑战法律、践踏公德、刺痛大众神经的恶性事件,造成社会心理的巨大不安,让城市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断崖式下坠。
“100-1=0”这个治理命题,指向的是部分对整体的重要影响,揭示的是“一失万无”的底线逻辑,警示我们对关系社会安定系数、发展安全指数、人民群众安心指数的问题,要常怀敬畏戒惧之心,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不让1%、0.1%甚至0.01%、0.001%的疏忽懈怠酿大祸、铸大错。面对危及安定、安全的问题,最怕“鸵鸟心态”“躺平姿态”,不能因为“小”忽略不计,因为“隐”放松警惕。在成绩亮眼、整体形势良好时,不能被眼前的“100”冲昏头脑,需对潜在风险察之于未萌、防患于未然。在谋划推进本职工作时,要提高站位,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视而不见。
“100-1=0”这个治理命题,检验着为政者的政绩观、发展观、价值观。对领导干部而言,做什么样的“100”,守什么样的“1”?是着眼全局,还是偏于一隅?是统筹兼顾,还是畸轻畸重?都是政绩观的映照、治理能力的折射。读懂“100-1=0”的深意,就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在对党和人民负责的高度来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要急功近利、一味蛮干的“100”,不要“只栽花不种刺”“只报喜不报忧”的“100”,不要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100”。不能因为一些“1”做起来不讨好、耗时费力而避之不及,不能因为一些“1”不显眼、难出成绩而消极怠慢。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是新征程上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必然要求。对于各类责任主体而言,应将“100-1=0”的深刻警示,转化成防范风险、推动发展、克难攻坚的实际行动。要把“有为”和“有守”结合起来,既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又提升一叶知秋、见微知著的能力,在“治平之事”中看到“不测之忧”,以“该斗争的就要斗争”的胆魄,对矛盾问题分类施策、精准拆弹,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将“100”做得更足、更强,将“1”守得更稳、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