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

首位担当打造产城融合新标杆

——江夏经开区推动“双集中”观察

江夏经开区活力十足。

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枫叶正红。

庙山与藏龙岛之间的汤逊湖湖面上聚集着大片红嘴鸥。

黄家湖片区绘就宜居宜业新图景。

在位于江夏经开区的武汉楚冠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被誉为汽车方向盘“最强大脑”的汽车电控单元正不断下线。该企业在国内率先研发、制造转向电子控制系统,目前已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同在这里,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武汉有限公司生产的通用车型的仪表板、副仪表板和门内饰板,从生产线送上上汽通用的总装线,时间不超过5分钟,可谓无缝对接,目前这家企业已成长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与延锋相隔不到1公里的武汉舜宇模具有限责任公司已获评创新型中小企业……

在江夏经开区,一幅“龙头引领、梯队协同、链群互动”的产业集群壮大图景,正在形成。而这些梯次发展的企业都在江夏经开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内。

今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武汉市江夏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入选。

据了解,工信部认定的该集群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导产业聚焦、优势特色突出、资源要素汇聚、协作网络高效、治理服务完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揭晓了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区榜单,江夏区再次上榜。

“什么样的城市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才,集聚什么样的产业。”江夏区相关负责人说,坚持以产业为基础,以城市为载体,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致力实现功能合理匹配、产城深度融合。在这里,城、人、产的关系正被重新定义,重新建构。

以“园”聚“链”,以“链”成“群”

产业集中的发展逻辑

东接光谷,西连车谷,北临汤逊湖,南望青龙山。在状如一只浴火凤凰的江夏区地图上,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的江夏经济开发区,正位于那高昂的“凤首”。

以全区10%的版图面积肩负着60%的人口管理、70%的财政收入、80%的经济总量——31年间,江夏经开区从汤逊湖畔的一个小渔村,蝶变为如今连续6年荣膺“中国工业百强区”的创新发展高地,成长为江夏、武汉乃至湖北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回溯这一“江夏奇迹”,“一区四园、多极增长”的产业集聚逻辑清晰可见——聚集性发展是产业未来的发展需求,专业园区有利于聚集行业龙头企业,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摊开江夏经开区地图,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藏龙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大桥现代产业园、金港汽车产业园,四大园区分列东南西北,“四大天王”夯实底盘,全力跑出“江夏速度”。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新一轮产业竞争风起云涌,链式发展成为现代产业最显著的特点。

过去,谈及江夏经开区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时,四大园区的“块状经济”常常被当作解析的样本。事实上,看“块状经济”,既要看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也要看产业链视角下企业间结成的紧密关系。

“如果说,园区经济是江夏经开区的第一次产业集中发展,那么如今的‘3+3+3+1’的产业体系,则是第二次集中发展。”江夏区分管负责人介绍说,坚持“产业集群+特色园区”的发展模式,园区以培育全产业链为主攻方向,以产业集群激发园区发展潜能,既守住传统产业的基本盘,又通过转型升级、迭代更新,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园”聚“链”,以“链”成“群”,推动产业集聚化、特色化、融合化和品牌化发展。

全链式思维布局产业,链式发展激活江夏经开区产业聚变效应。

东车谷驶入新产业蓝海。博世华域、华域视觉、楚冠捷等众多车企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转化应用,70余家汽车配套企业产业链上环环相扣、齐头并进,瞄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蓝海,打造上下游全产业链。

南光谷点亮百亿产业集群。虹信科技、光迅科技等头部企业纷纷发力;安湃芯研高速光芯片、鑫威源蓝光激光器生产基地落户,金彦科技、云万光等项目投产,腾讯研发中心、华为云创新中心等名企聚集,“光芯屏端网”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加速器。

中康谷药企持续壮大。启瑞药业、诺安药业、金光医疗等十余家医药企业聚集;庙山医疗器械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成为大健康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字头支撑装备智造发展。中铁科工、中铁重工、中车长江等为代表的中字头企业聚集,成为江夏经开区第二大主导产业。

新兴产业抢抓风口赛道。大全新能源、武汉楚能、中储科技、金盘科技等头部动力电池及储能企业,在行业内已具备一定的市场话语权;瑞科美、鑫豫辉等下游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中协同互补。光大同创碳纤维、安亦臣人工血管等专精特新“小巨人”,着力抢占新材料产业先机。海康威视、中船智核、铁盾民防等企业着力打造安防领域“国家队”。

预制菜产业基础夯实。以大桥农产品加工园为核心,依托三全食品、中百生鲜物流等行业龙头,以特色“预制菜”布局新“味”来。华工后勤集团、益禾堂等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在行业内迅猛出圈。

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初显。庙山数字经济科创小镇获批湖北省第四批特色小镇,飞游创意产业园、中关村智酷等项目相继落地、投产;华中电竞谷一期竣工,百捷光谷国际大厦项目封顶。禾田信息港、新想科技、717研究所在北斗导航、低空开放、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超前布局,描摹出未来产业轮廓。

如今,在江夏经开区,资源有优势、企业成规模、产业有集群、市场前景好……随处可见全链式发展带来的“聚变效应”。

以城聚才,以才促产

10年新增33万人的人才逻辑

城市是人类的聚集地。从某种程度上说,城市的调性决定了人才的属性。

有研究指出,传统的城市化遵循“产、城、人”逻辑,产业是首要因素,走的是以资源要素吸引企业、企业吸引就业与人才的路径。但现今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聚焦于“人”。

“用优质的城市生活和公共服务吸引人才,人才再吸引企业,企业创造繁荣,也就是用人吸引企业。”曾参与雄安新区规划编制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说。

这与江夏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

近年来,江夏聚焦“高精尖缺”人才需求,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引导各类人才与江夏结成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成长共同体。出台“促进创新创业11条”奖励政策,以“兑换券”方式给予创新创业人才5—25平方米的购房补贴,每年列支1亿元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以人才“洼地”成就发展“高地”。2022年引进顶级专家团队5个、海外高层次人才29名,留在江夏大学生突破2万人。

统计数据显示,从第六次人口普查到第七次人口普查,江夏人口突破百万大关,10年增加约33万人,人口虹吸效应显著。而作为江夏发展的极核,江夏经开区人口高达72.25万人,使开发区成为武汉江南人口数量、产业能级、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

“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江夏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跟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相比,江夏致力于在“抢”上出新招、在“留”上下功夫,大力把环境建设好、政策完善好、平台打造好,让人才能够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我们在汤逊湖畔等您来!”10月29日至30日,“智会大湾区·才聚汤逊湖”——武汉江夏·粤港澳大湾区招才引智系列活动在深圳举办,高校代表、投融界代表以及来自大湾区的优秀企业及高层次人才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活动。

“江夏区将给予推介机构和引进企业丰厚的奖励资金,以真金换真心,以诚意邀请天下英才来江夏、留江夏。”现场,江夏发布“汤逊湖人才十条”,围绕江夏区“3+3+1+1”产业体系,计划引进和培育3名顶尖科技人才、30名国家级领军人才、50名省级领军人才、80名市级高端人才、150名区级特色拔尖人才,引进和落地50个左右产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12年前,腾讯在长江之畔的千年古郡江夏开枝散叶,借着长江的磅礴气势和汤逊湖的灵秀包容,腾讯系诸多产品在江夏、武汉、湖北乃至全国衍生出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应用场景。”腾讯华中区域总经理、腾讯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凯说,腾讯文档与腾讯会议就有团队在江夏办公。“每一个版本的迭代更新,都有江夏‘腾讯大道特一号’里敲出的代码。”余凯表示,腾讯将紧抓时代风口,与江夏区将在数字互娱、产业互联网方面加强合作,带动相关人才、产业汇聚江夏。

“这里有较好的基础研发平台,政策、环境、设备都是一流,创新的氛围浓厚,这是吸引我来的重要原因。”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教授曹元成说,武汉瑞科美新能源公司落户江夏经开区后,他和团队成功突破技术难关,带着世界领先的锂电梯次利用技术在江夏转化,公司年产值已过亿元,今年完成31.8亿元的股权融资。

人才能否“留得住”,取决于是否拥有发展的平台。为了打好“回归”的基础,江夏经开区聚集了719、722、717、701、海工大研究院等众多科研院所,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技术中心,4个国家级孵化器和31家省级创新平台,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孵化器梯队,科创阵地活力奔涌。

一个个人、一家家企业的梦想汇集于此,不断联结、叠加、融合、裂变,由此产生了一个更伟大的城市梦想,江夏,不断释放着经济发展的活力与想象力。

从“产城人”到“人产城”

产城融合的人本逻辑

“公交线路延伸一公里,方便了员工出行;宿舍楼建好了,员工住宿也不愁了。园区送‘福利’,让我们企业没有后顾之忧,心无旁骛搞研发,专心致志谋发展啊。”谈及园区变化,湖北云万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邓云允兴奋地说,企业今年的订单量比去年翻了几番,明年的产值有望冲击亿元大关。

去年3月,江夏经开区庙山光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一期投入使用。产业园聚焦光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数字显示、数字存储、集成电路、智能设备研发生产、数字创意技术服务、物联网等产业。

“因为企业产能扩张需要,我们当时一眼就相中了江夏庙山这个位置。”作为一家专注于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连接系统的研发生产智造服务型企业,云万光去年4月入驻庙山光电子信息产业园。

随着园区入驻企业的增加,一些问题逐渐浮现。园区周边缺乏公共交通、手机信号覆盖不到位、员工宿舍短缺等问题成为困扰园区企业发展的瓶颈。

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江夏经开区针对存在的问题,组织多次座谈会,邀请园区企业、公交集团、通信运营商代表多方参与讨论。

经过多次协商,去年7月20日起,V3公交线路将终点站延至庙山光电子信息产业园。针对员工增加、宿舍不足的情况,园区腾挪出一栋“拎包入住”的宿舍楼,还加紧扩建一栋新的宿舍楼。另外,通信运营商也在园区附近单独加设了信号基站,并在每个车间安装信号增强接收器。

“以前公交站点远、宿舍不够住、手机信号也不稳,现在‘最后一公里’直接让新宿舍与厂区无缝对接了,我也能用上5G了。”云万光车间员工小曹对此改变高兴不已,这样舒适的生活环境,让他的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大大提升。

距离庙山光电子信息产业园不远处,江夏新地标、亚洲最大的永旺梦乐城——永旺梦乐城武汉江夏购物中心,刚刚开业迎客。

这些场景,是江夏经开区深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缩影。

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近年来,江夏经开区坚持不懈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抓好文化、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住房等民生工程建设,在文化惠民、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

目前,江夏经开区已初步形成以星光大道、文化大道十字架为轴,北城南业,东服西工,轴心是客厅的总体布局。铁水公路交通体系通达南北、穿江入海,3条地铁实现了与省府市府的快速通达。湖景房成为标配,汤逊湖绿道、藏龙八景成为打卡胜地。藏龙岛光谷青年汇获批“武汉市生活性服务业创新先行区”。夜间经济点亮新生活,梁山头湖经夜市、大花岭鑫岭夜市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浓厚了人间烟火气。

--> 2023-12-20 ——江夏经开区推动“双集中”观察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56906.html 1 首位担当打造产城融合新标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