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近年来,武汉市清廉学校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武汉市教育局发布《清廉学校建设考评实施方案(试行)》等相关文件,明确12个年度重点工作项目,将清廉学校建设抓在经常、融入日常。
10月底,武汉市启动2023年清廉学校示范点评选工作,28所学校被纳入考评范围,经学校自评、区级初选、市级复评,共评出武汉市第二批清廉学校示范点19个。其中,一批学校聚焦教育领域招生、后勤等重点环节,紧盯权力规范运行,确保“清廉因子”定向瞄准、充分释放。
以“清单+闭环”托底,用权力“瘦身”推动责任“强身”,硚口区崇仁汉滨小学紧盯关键人、具体事、风险点开展排查防控,形成“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包括16项微小权力、35项办学行为负面清单、七类25条师德行为负面清单,并针对25类重点事项形成规范的工作流程,让“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该校还聚焦热点做实“双评议”,以食堂管理、教辅材料、安全管理等关注度较高的问题为切入口,通过走访社区、家庭、共建单位,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发放问卷调查表2000多份,收集整理问题25项,逐一消号整改。
为推进清廉学校建设,洪山实验小学绘出履职“流程图”,亮出办事“说明书”。该校先后出台了《心未来 成长园——学校章程》《廉政风险制度汇编》《安全手册》《洪山实验小学师德师风民主监督工作制度》等制度,并不断完善“教师师德考核制度”,通过“细化”积分内容、“优化”积分程序、“强化”积分作用,推动党员肩上有责、争先有标、行为有尺、评议有据。
党员干部发挥引领作用,为蔡甸区第四小学筑牢“廉基石”。该校领导干部带头担任学科教学工作,经常深入班组调研,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学校开展了以“廉洁从教”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承诺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修清尚廉、育美逐好的交流平台,并通过实施“双培养”“双带头”工程,把骨干教师发展成为优秀党员,在优秀党员中培养业务骨干。
没有监督,再好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江汉区北湖小学建立了多方协调监督机制,在后勤服务工作中,引入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例如,学生订购校服,学校邀请家长代表到校服供应企业遴选现场投票;在食堂管理中,该校落实食堂管理制度化、食材配送验收规范化、食堂自查工作标准化,每日公示食堂菜谱和菜价,行政干部每日陪餐,不定期邀请家长体验,接受学校膳食委员会的监督。
青山区红钢城小学同样注重监督护廉。该校强化民主监督,开辟“七嘴八舌”论坛,开通“校长热线”,开启“书记校长接待日”,自觉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该校还积极强化对学校收费、有偿补课、食堂供应、校服征订、基建维修、校园安全等重点领域进行管理监控,开展“双评议”工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划清办学“红线”和从教“禁区”后,新洲区邾城街中心小学又建立健全了会议通报机制、规范办学行为随机抽查机制、学生课外培训负担包保责任机制、干部教师年度综合考评机制等制度,每次教职工会议都专题通报清廉学校建设工作,不定期抽查教师推售教辅资料等违纪行为,并安排干部教师分片巡查校园周边违规文化补习现象。
光谷第十小学(武汉小学光谷分校)积极探索规范选人用人管理。学校出台文件明确规定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管理工作的具体办法。以中层聘任为例,学校先面向全体教师发布具体聘任实施方案,明确领导小组、竞聘岗位、任职条件、组织实施和工作要求,经教师个人自荐、竞聘演讲答辩、教师民主测评、党政联席会评议及任职前公示等环节,保障选人用人规范合理。
“清廉学校”建设,是营造良好教育政治生态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武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清廉学校建设融入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深化专项整治、健全全市清廉学校建设动态考评机制,打造学校规规矩矩办教育、群众明明白白享受教育的“新常态”。
策划:武汉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