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
阅读提要
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是个常讲常新的问题,决不能有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必须立足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全力以赴做好各种抢修救援救灾准备,尽可能减轻灾害损失,让群众安心更暖心。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强雨雪天气,对电力供应、交通运输和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地方和部门要压实责任,细化防范措施,完善应急预案,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全力做好突发险情应对处置,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是个常讲常新的问题,决不能有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必须立足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全力以赴做好各种抢修救援救灾准备,尽可能减轻灾害损失,让群众安心更暖心。
11月10日,在北京门头沟妙峰山镇水峪嘴村,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村民李盟家,详细询问房屋受损、修缮支出、取暖等情况,强调“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是一项硬任务”。9月上旬,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受灾的黑龙江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时,走进重建中的房屋,叮嘱“东北天冷啊,冬天可不能挨冻!”“要保证受灾群众入冬前能入住”。每一次深入受灾地区,习近平总书记对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总是关心备至。在冰天雪地的日子里,关系群众衣食冷暖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百姓安危冷暖不离心头,冰天雪地更需谨记于心。
蓄足安全温暖过冬的底气,就要高度重视雨雪冰冻灾害风险,早谋划、早行动。从重要民生商品的储备、保障,到各类能源物资的调度、供应,再到交通、电力的巡查、检修,这些都要求有关部门周密部署、及早行动,通盘考虑事关百姓生产生活的大小事情,不留一丝纰漏,确保每个环节不掉链子。冰雪灾害性天气影响的不只是这些常规性问题,还可能放大一些潜在的不确定性,比如房屋安全、道路安全。有关部门要习惯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把潜藏的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蓄足安全温暖过冬的底气,就要高度重视关注受灾群众等特殊群体。冰雪灾害天气带来的影响具体可感,各项应对防范工作也要见人见事。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因地制宜采取减免取暖费用、发放取暖物资等多种方式,帮助受灾困难群众渡过难关;通过“线上大数据+线下铁脚板”的方式,及时主动发现困难群众救助需求;进一步做好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特殊困难老年人、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探访服务,检查其照料服务和监护责任落实情况……细看民政部针对多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出的通知,充分彰显了应对之策的有效性。雪中送炭的步子要迈得勤快一点,保质保量地完成好这一硬任务。
群众的关注点就是工作的着力点。面对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始终把群众冷暖当作第一信号,多一分暖心的服务保障,群众就多一分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