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通讯员 黄和平 易妍睿
“滴滴……滴滴……”进入12月,鸡蛋消费迎来传统旺季,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虹羽蛋鸡养殖场,每天运货车辆络绎不绝。
比起鸡蛋俏销,更让养殖场负责人周桥高兴的是鸡粪也有人回收了:“我们把鸡粪运到附近的堆肥点,有家有机肥企业专门接收,非常方便。”
植五谷,养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种养结合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然而,近年来,随着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迅速提升,种养分离、农牧分离的趋势愈加明显,粪污处理成了“老大难”。
破题始于2021年5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在全国251个县部署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以县为单元,通过扶持第三方服务主体开展粪肥收集、处理、施用服务,畅通种养循环渠道,助力耕地质量提升。
我省21个县(市、区)入选该试点。试点区累计完成粪肥还田(含商品有机肥)面积388.6万亩,处理畜禽粪污近700万吨,实现化肥减量2.46万吨(折纯),作物平均增产1.43%,节本增收4.63亿元。
粪污不必“头疼”,“中介”就近处理
郧阳区是养殖大区。仅南化塘镇,全镇存笼商品蛋鸡达200万余只、日产鸡粪80多吨,一度成为污染重灾区。
被列入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后,郧阳区根据本地养殖集中、种植分散的特点,招标确定1家在本地规模化收集处理粪肥的服务企业——湖北沃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设立“N”个堆肥发酵点和“N”个分散取肥点,负责粪污的收集、处理、配送。
“我们的工作类似‘中介服务’。”沃优公司董事长刘斌介绍,企业与全区规模以上畜禽养殖企业(户)签订协议,提供有偿服务,在养殖比较集中的乡镇建立堆肥点,就近收集粪污进行处理。同时,在农田密集区设立多个取肥点,将经发酵腐熟的粪肥集中配送到取肥点,方便附近种植户随时取用还田。
目前,郧阳区在15个乡镇新建堆肥、取肥点30个,辐射20余万亩耕地,年可处理畜禽粪污15万吨,基本解决区域内20万只养殖鸡、5万头猪牛羊的粪污回收处理问题。“1+N+N”模式,是我省按照“花钱买机制”原则,形成的四种粪肥还田利用服务模式之一。
据了解,省财政厅根据每年每地1000万元的标准额度,将中央财政资金拨付给试点县(市、区)。各地因地制宜,大胆探索——
老河口、武穴、钟祥,服务主体或有机肥企业多、规模化养殖场区域分布较平衡,采取择优遴选服务主体模式,遴选3到5家市场主体,采用就近分片包干制,开展粪肥还田服务。
崇阳,服务主体或有机肥企业少、规模化养殖场区域分布不平衡,采取“1+N”模式,遴选出1家骨干服务组织,整合吸纳相关小型主体,或建立收集处理分点,承担粪肥还田利用工作。
长阳,立足山区特点,划分区域网格,“1+1+N”模式,即1个乡镇遴选1到2个市场主体,带动N个规模种养合作社,建立绿色种养联合体,构建覆盖全县的循环农业网络。
截至目前,全省已遴选出144家专业化服务主体,吸引社会资本4.4亿元,投入粪肥收集、处理、输送及施用等相关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
农田吃上“营养餐”,“减肥”又增效
粪肥是宝,科学还田利用,才能变废为宝。
试点期间,各地把固体粪污发酵堆肥制成有机肥,液体粪污采取“罐车还田”“管道还田”“车辆/管道运输+田间储存池+喷灌、滴灌还田”等多种方式实现还田利用,总结示范了“配方肥+堆肥”“配方肥+沼液肥”“配方肥+水泡粪等粪肥”等一批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集成技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郧阳项目区每亩平均使用粪肥300公斤,化肥用量可减少10%以上,粮油作物平均每亩增产15公斤,增幅3%左右、培育了安阳香米等一批优质粮油品牌;水果蔬菜平均每亩增产5%,特别是品质上有了很大提升,产品价格上涨,亩均增收100元以上。近几年,该区鲍沟黄桃、青曲猕猴桃等水果先后在省市评选中获得金奖。推广绿色种养,带动农产品增产增收2000万元以上。
崇阳因地制宜,推广通过“猪—沼—竹”“猪—沼—茶”“猪—沼—药”等还田利用模式,有机肥施用面积累计超52万亩,施用量(折尿泡粪)超过90万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在90%以上,耕地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各试点县加大田间试验和效果监测,不断完善配方肥和畜禽粪肥用量、还田时间和还田方式,探索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粪肥还田的最优模式。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湖北省畜禽粪肥还田技术要点”已被列入《湖北省农业主推技术指南》。目前,全省已形成江汉平原水稻沼肥还田、鄂北岗地小麦沼肥还田、高山蔬菜田间储肥水还田、果园堆肥还田、鄂西北丘陵山区玉米秸秆就地堆肥还田五大区域特色技术模式。
“政企农”协同推进
串起绿色产业链
轻轻扭动操作间里的阀门,数百个滴灌设备同时向一行行柑橘树根部喷出经过三级过滤后的沼液。12月9日,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宜昌盛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基地推行“猪—沼—果”生态循环模式,每亩增收节支800元以上。
通过三年试点,我省已初步建立责任明确、主体积极、多方参与、监管有效的粪肥回收利用工作机制,农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逐渐深入人心。
湖北钟祥牧原养殖有限公司在钟祥建成13个大中型养殖场。为消纳沼液,公司配建大型黑膜沼气池11处,铺设沼液还田管网23千米,辐射面积4.6万亩。企业根据不同作物需肥量和沼液养分含量,确定还田量。根据喷管的长度和喷幅计算喷灌面积,计算每次移管的时间,控制还田量。把握好时间,看天气变化、看土壤墒情,看作物需要进行还田。“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周边农户喜上眉梢。
长阳县借助试点,推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禽畜养殖污染防治条例》通过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过去,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缺少直接上位法,存在养殖户责任义务不明确、监管职责不清晰、执法监管依据不完备等问题。该《条例》的出台,将解决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由谁管、怎么管的问题。
省耕肥总站站长余秋华表示,下一步,将引导各地开展专项调研、加强技术指导、落实效果监测,切实解决好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狠抓项目管理和宣传推广,进一步提高试点完成质量,讲好种养循环农业绿色发展的湖北故事,为深入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蔬菜大棚变“聪明” “儿时味道”种出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通讯员 熊立水 陈卫东
寒冬,走进位于咸宁市咸安区马桥镇的绿佳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大棚,满眼绿色让人仿佛置身春天。一畦畦辣椒枝繁叶茂,一串串黄瓜缀满枝头,甚是惹人喜爱。
“快来尝尝,很多客户都说就是‘小时候的味道!’”合作社负责人谢树伦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摘下一根黄瓜,一脸骄傲。
大棚反季节蔬菜,市民冬日餐桌中的绝对“C位”。由于错峰上市、效益可观,近年来,各地设施蔬菜产业规模发展较快,丰富了市民“菜篮子”,也鼓起菜农“钱袋子”。大棚菜越来越常见,吐槽声也开始出现,“口感还是不如露地菜……”
种了二十多年菜的谢树伦“不信邪”。2021年10月,已是省级标准蔬菜示范园的绿佳合作社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支持下,新建了智能化温室大棚,引进和运用物联网智能控制、蔬菜“三减三增”提质增效等先进技术,建设高效菜园。
他介绍,棚内安装了各类传感器,可将温度、湿度等参数信息实时传输到中控室,根据不同作物的环境条件指标进行分析,发出浇水、施肥、通风等操作指令。轻启棚内的智能水肥灌溉系统,就能实现一键给肥给水。排气、增湿降温、电控系统、遮阳网、天窗等附属设施,让棚内常年温度控制在24℃、湿度控制在60%左右,果蔬生长几乎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一年多茬收成。
“过去我们是凭经验种植,现在靠数据种植。作物需要什么,就给什么,需要多少就给多少,实现精准水肥管理,品质自然更好。”谢树伦透露,合作社生产的黄瓜、辣椒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注册了“谢老汉”商标品牌,亩产值2万元左右。
有了这些智能化设备,大棚生产实现了轻简化栽培。记者现场看到,清晨采收高峰期一过,大棚里就只剩一名工人值守,十分安静。
绿佳合作社是我省设施蔬菜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今年我省以“千万行动”推动建设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在设施提档升级、布局结构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引导全省设施蔬菜产业向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优质高效型“三型”方向发展。下一步,省蔬菜办将依托示范户典型,宣传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政策,开展设施蔬菜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满足市场需求,助推农民增收。
从327.95万吨到257.98万吨
我省农用化肥使用量
连续六年负增长
湖北日报讯 (记者汪彤、通讯员巩细民、戴志刚)化肥使用量是农业绿色发展的“硬指标”。根据湖北统计年鉴数据,我省化肥使用量连续六年负增长,由2016年的327.95万吨(折纯,下同)减少到2022年的257.98万吨。
农业“减肥”不是简单的减法,而是把不合理的、过高的化肥用量降下来,实现减量增效。各地持续深化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制定发布施肥指导意见,强化农企对接,构建配方肥供应网络体系,指导农户科学施肥。今年1月至11月,全省完成取土化验6.5万个、田间试验741个、农户施肥情况调查1.6万户,发布施肥配方1001个,建立示范区957个、核心示范面积153.57万亩,促进科学施肥水平提升。
重点推广侧深施肥、种肥同播等机械施肥技术,因地制宜发展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施肥模式,以推进肥料施用精准化、施肥过程轻简化,全省化肥利用率已提高至41.6%。
经过处理后的畜禽粪污、绿肥、秸秆作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全省21个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市、区)探索整县推进畜禽粪肥就近就地还田,试点项目区实现化肥减量15%以上。每年利用冬闲田、果茶园,种植苕子、紫云英、油菜等绿肥作物200万亩以上,每亩田还田量1500公斤以上、减少化肥用量10%到20%。加大秸秆粉碎还田、免耕覆盖还田等技术推广力度,连续还田三年以上的田块,可替代10%到20%化肥用量。
每到农业生产关键季节,省耕肥总站牵头组建省级专家分片指导工作机制,分组赴各地开展技术服务。各地通过田间课堂等形式,加大培训力度。今年以来,全省累计开展培训1237场次、培训农户8.6万人次。
我省新增三项
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湖北日报讯 (记者汪彤)11月20日,农业农村部发布推介47个2023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湖北3个案例入选。分别是:恩施州“坚持稳粮增效添绿能 着力打造恩施土豆‘亮丽名片’”、云梦县“推动‘两减’促‘双增’促进蔬菜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钟祥市“推广绿色高效技术模式 拓宽产业发展新‘稻路’”。
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遴选,旨在更好地推动农业全面绿色转型,统筹推进农业资源保护、产地环境治理和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探索形成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类型的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农业绿色发展格局。
恩施州马铃薯常年种植规模166.5万亩以上,产量160万吨左右,是国家西南马铃薯种薯、商品薯和加工薯优势产区。近年来,恩施州将绿色高产优质高效贯穿于马铃薯产业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马铃薯产业成为恩施州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云梦是全国蔬菜大县,当地实施省部级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高效菜园、蔬菜“两增两减”和“蔬菜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等项目,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22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30.68万亩,总产94.7万吨,较上年增加2%;总产值23.2亿元,同比增加3.1%。
钟祥是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近年来,钟祥市推动稻米生产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实现稻米效益最大化。2022年,钟祥水稻绿色高产示范基地平均亩产688公斤,比全市平均亩产量600公斤高14.7%。目前,水稻产业获得1个地理标志产品、6个绿色食品和3个有机产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