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华 王军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我国规模巨大的老龄人口,具有基数大、占比高、增速快等特征。老龄化意味着老年人群体在生活照料、医疗卫生、精神文化等方面具有更多的服务需求,这对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还面临着未富先老的难题。老年人收入主要来自养老金和家庭成员的转移支付,老年群体经济承受能力相对有限,难以完全负担得起价格水平较高的机构养老。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服务供给问题将更加凸显,家庭经济水平的差异也会通过照料服务可及性延伸至养老服务领域。
社区养老是应对老龄化的重要抓手。社区具有生活共同体的鲜明特征,契合老年人在熟人社会进行人际交往的习惯,能够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情感需求和“原居养老”的意愿。社区养老涵盖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心理支持、短期住养、医养结合等服务内容,具备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双重优势,既可以通过上门服务、建设家庭养老床位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也能够引入专业机构提供机构养老服务,进而推动养老服务资源向一线下沉,助力实现“养老不离家”“离家不离社区”。目前,社区养老主流模式是开展网络化、平台化运营,打造“一站式”服务枢纽,进而辐射到周边小区,通过链接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形成养老服务骨干网络。以服务枢纽为依托,可以为周边小区进行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多样化服务,推动养老资源向居家养老延伸,有效弥补家庭照料资源的短缺,同时减轻家庭成员的照料负担。
强化规划引导。加快立法立规,尽早出台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意见,明确任务目标、功能定位、运营管理和扶持政策,及时固化改革创新经验。积极编制推动社区养老发展整体规划方案,开展老年人养老需求评估,细化与常住人口、服务半径挂钩的制度安排,盘活和整合社区内具有公共属性的闲置资源,科学规划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数量和类型等,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强化社区的平台和枢纽功能,加快形成结构科学、功能完备、布局合理、兼具公平和效率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
提高普惠水平。加大财政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支付保障机制,在财政可负担范围内实现政府购买社区养老服务从“保障基本”到“适度普惠”转变,建立优质优价长效机制,降低老年人社区养老经济负担,发挥政府在提供养老服务中的基本保障作用,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便利性、公平性和可及性。坚持市场化导向,综合考虑企业成本、政策支持、消费者承受能力等因素,完善市场原则下的普惠价格形成机制。优化财政资金扶持方式,以“补需方”为主、兼顾“奖供方”。充分发挥金融手段,出台支持普惠型社区养老服务的专项财税补贴和多元融资政策。大力推广长期护理保险,持续优化长期护理保险的待遇水平、服务项目、给付内容等,促进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等制度有序衔接。
引入多元力量。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充分调动国有资本的示范带动作用和社会资本的参与积极性。建立国有资本对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补短板机制,鼓励培育以社区养老服务为主业的国有企业。推动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探索完善公建民营机制,引入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运营,明确产权方和运营方权利义务。打破制约社会力量进入的“玻璃门”,出台支持社会力量进入的支持政策体系,积极拓展市场投融资渠道,鼓励走连锁式、品牌化、专业化、智慧化发展之路,发挥社会力量在专业技能、医养结合、人才培养、智能化管理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打造品牌多元、服务多样的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推广智慧养老。加快数字技术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应用落地,基于大数据构建服务供需匹配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鼓励养老机构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开发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新业态,汇聚线上线下资源,进行平台化展示,精准对接为老服务需求,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基于康复辅助、健康监测和安全监护等场景,推动老年产品智能化升级和适老化改造,研发更多价廉质优、适合居家场景的可穿戴、便携式设备,实现智能技术赋能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升级。支持社区养老服务上下游多方联动,组织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培训,长效解决“数字鸿沟”难题。
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人才职业体系建设,健全从业人员职业培训、社会保障、薪酬待遇等制度,明确职业发展规划和路径,强化技能价值激励导向,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和增长机制。开展社区养老职业技能鉴定和技能大赛,对高技能养老服务人员在积分落户、纳入人才目录等范围内加以优待,通过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引领示范作用,增强职业认同度,增强从业吸引力。推动产教融合,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社区养老机构之间的人才培养共建机制,健全相关学科设置,形成科学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格局,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搭建完整的社区养老服务人才输送链条。
(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