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团堡镇齐心坪村,近年先后有正圆药业、创兴农牧等17家市场主体落户,原本4米宽的主干道不时排起长龙,目前道路拓宽施工正热火朝天。“这次道路整修,全靠村里乡贤和工商界人士出资出力,帮助大家实现心愿。”该村党支部书记苏祖武激动地说。
这是团堡镇紧扣统一战线“同心聚力·共同缔造”主题,将统一战线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实施共同缔造的一个成功缩影。
党建引领 鼓励乡贤商会参与
店子坪村的张绍涛过去在湖南经营酒店,团堡镇党委去年与他联系并希望他回乡创业。在了解创业政策后,他筹资5000余万元回到家乡打造“侠隐溪谷”国际露营基地。
团堡镇党委组建服务专班,拓宽村组道路13公里,村民们自觉对房屋周边环境进行改造,将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环境优美的露营基地。
团堡镇商会有会员126名,镇党委积极搭建平台,商会筹资355万元成立了“团堡镇教育扶贫基金会”;筹资500余万元与村民完成产业路硬化、修建产业大棚等一批项目。
如今,团堡镇坚持党建引领,全方位做好乡贤统战、能人回乡工作,形成“能人回乡、信息回归、资金回流、企业回迁”的良好局面。
引资引智 发展产业参与
团堡药材种植历史悠久,镇党委为黄泥坡村引回乡贤张宗铭发展黄精产业,创办了湖北鄂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种植药材1560亩,吸纳了110名村民就近就业,带动周边200余户村民增收。
为推进“同心聚力·共同缔造”活动走深走实,团堡镇将引资和引智并举,用好非公经济资源,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组织鄂达生物科技公司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对口帮扶黄泥坡。今年5月,黄泥坡村将张宗铭聘为“名誉村长”。
同时,通过村民、企业、政府三方共同发力,团堡镇协调在黄泥坡村建成了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劳动实践基地,每年接待100余名清华学生到此开展实践活动,为镇域经济发展出谋献策。
整合资源 引导群众参与
野猫水村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80%的村民为土家族和苗族,每年夏季“候鸟”有3000余名。
镇党委整合资源,将野猫水村列为“共同缔造”示范村。村党支部利用“小院说事”平台,搭建“议事亭”“议事广场”,开展院子会、坝坝会、“婆婆嘴”活动。仅今年,开展共同缔造活动宣传32场次,商议实施实事53件,化解纷争7件,成功创建省级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创新先进试点村。
同时,村党支部构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群众”四级组织体系,建起镇、村、村民、“候鸟”人才、企业等五方联动机制,共同出资出地、投工投劳。按照“简易项目自己做,小微项目参与做”的方式,大家捐资51.9万元,组织实施新建一个文体场、打通一条断头路、美化一条环湖路、治理一条污水沟、装扮一片小庭院、修建一面挡土墙“六个一”民生实事项目。 (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