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佩雯 通讯员 吴江龙
12月7日,执行我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与“天惠”轮,抵达罗斯海开始卸货作业,罗斯海新站的建设同步展开。
罗斯海新站将是我国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的第3个常年考察站,也是我国在南极的第5个考察站。作为第二次参加南极现场科考的“老南极”,武汉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副教授张保军将在罗斯海新站开展相关建设和考察任务:“我将努力继承和发扬武大南极科考精神,保证完成任务!”
乘风破冰,向南!向南!
今年是武大人连续第40次参加南极科考任务。参与本次任务的有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李雪平和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师生张保军、耿通、褚馨德。
“我们正在距离中山站6公里处的内陆出发基地,执行直升机卸货作业任务。”12月2日上午,南极中山站,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研究助理耿通,在执行任务的间隙,向祖国大陆拨回了一通电话,在直升机的嗡鸣中,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此后3天,耿通继续执行卸货任务,随后还将从基地出发,抵达位于内陆的泰山站和昆仑站,为获取南极内陆冰盖动态变化、南大洋海平面变化等基础数据做准备。
极地考察,测绘先行。1984年,首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中,“极地测绘之父”、武大教授鄂栋臣毅然签下生死状,依靠简陋工具,他在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绘制了第一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南极地形图。
在一代又一代武大人的奔赴下,珞珈山与南极之境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结,为“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奋斗不息。
命名第一个中国南极地名长城湾,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出版中国第一部南北极地图集,建设中国第一个极地考察管理信息系统……武汉大学先后选派近200人次参加了中国40次南极科学考察,是国内参加极地考察最早、次数最多、派出科考队员最多的高校。
对科考队员来说,伫立在世界尽头的这片白色冰原不仅仅美得动人心魄,其恶劣的环境条件也给科学考察带来了重重挑战。
曾三度参加南极和北极科考,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教授周春霞是武大第一位踏足南极的女性科考队员,也是武大首位参与过两极科考的女性队员。回忆起南极科考中,一次完成观测点检测任务的惊险经历仍历历在目。当时,任务结束返程时天色已晚,海边风急浪大,周春霞乘坐的摩托艇几度要翻覆,一行3人只能紧紧抓住摩托艇,紧张到没人敢说话。周春霞说,南极美丽而凶险,像这样“捡回一条人命”的时刻还有很多:“极地研究周期长、成本高、难度大,相对其他热门学科冷门且小众。一代又一代人坚守在南极,靠的就是一份情怀。”
接续奋进,文理工结合探秘极地
“看!这就是我们的雪龙号!”在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教授艾松涛在“双龙探极”时空信息平台上,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分享了雪龙号科考船的实时位置,“通过卫星遥感,我们可以获取分布在全球的科考船只、实时影像、气象等大量数据。只需切换一下,我们还可以看到雪龙2号和天惠号货轮的位置。”
利用“双龙探极”平台,艾松涛调出了无人机拍摄的中山站影像,地面上的人影清晰可见,站内综合楼、仓库、车库等设施跃然眼前,“我们的分辨率达到了厘米级,可以获得更加实时精准的数据,从而帮助做出更精准的决策,这是我们建立这个平台的初衷。”
“双龙探极”时空信息平台以数字地球为基础和底座,融合测绘遥感地理信息、计算机技术、海洋科学、地球物理等学科技术,体现了文理交叉。艾松涛说,有了自然科学数据的支撑,就能支持人文社科做一些决策和建议,促进极地科考的国际竞争与合作。
“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在本次南极科考任务中,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李雪平首次参与,负责组织和协调南极社会科学团组,并承担对我国长城站及周边其他国家南极考察站行政许可管理制度实施情况的调研任务。同时,她也是武汉大学首次派驻南极考察的法学专家。在中国第29次南极科考任务中,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丁煌赴南极深入开展极地政策和极地治理研究,近年来撰写大量论文和研究报告,广泛参加极地领域对外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教授庞小平介绍,近年来,武汉大学整合极地研究的多学科优势力量,面向国家可持续发展重大需求和国际极地科学前沿,依托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球物理学、生态学、生物学、法学、公共管理等多个优势学科,文理工交叉,开展极地环境监测与极地公共治理研究,从而系统认知极地环境的变化过程、机理及多圈层相互作用,解决极地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响应和反馈等全球关注的重大科学和社会问题,为极地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40年的发展历程,正是我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缩影。“我们将用国家的大事业磨砺青年的真本领,继续深入开展极地科学研究,培育极地多学科交叉人才,为我国从极地考察大国向极地考察强国迈进而接续奋斗。”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张小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