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马文俊
百年前,江岸是武汉近代化的起点。京汉铁路自此一路北上,三镇第一批电灯电报、最早的现代化马路在这里落地投用,“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是其繁荣写照。
如今,“汉口之心”熔旧铸新,接续奋斗。多年来,江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蝉联中国百强区、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被国务院表彰为“成效明显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
今年前三季度,江岸区重点经济指标和重要工作任务考核综合居全市前列,GDP完成1167.48亿元,同比增长6.5%,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8%。
加快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示范引领区的征途上,江岸正以奋进姿态快速生长。
服务业发展
更显高端成色
11月29日,长江生态环保产业联盟第四次联盟成员大会在江岸召开。6个项目花落江岸,6家联盟单位与江岸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方位为该区生态环保产业强筋健骨。
近年来,江岸抢抓长江大保护、流域综合治理等战略机遇,以“做强总部,加快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依托三峡集团、长江生态环保集团等区内重点龙头企业,做精做优生态环保产业。
江岸区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三峡集团顺利落户后,2年间引来13家“三峡系”企业在此落户。
“链主”领航下,瞄准产业链7大领域,江岸已聚集65家生态环保企业,2022年产业营收达368亿元,“环三峡生态环保产业集聚区”成功挂牌武汉市级服务业“双十创建点”。
不只是生态环保产业。近年来,江岸不断加速产业跃升,彰显核心竞争力,持续做强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两大“看家产业”,做优工程设计、生态环保两大“特色产业”,做大科创服务、数字经济两大“成长产业”。
截至目前,江岸金融保险、商贸物流、工程设计、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等五大主导产业占GDP比重超过6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近800亿元。
“新”“旧”交融
留住城市魂脉
今年“十一”假期,位于江岸的黎黄陂路、武汉天地特色街区和吉庆街及文博场馆,游客量同比劲增500%、130%、90%,“新”“旧”交融大江金岸。
“今年《你好啊,大艺术家》展出期间,高峰期日均迎客超2万人,现在普通工作日的客流量也有5000人以上。”华发外滩荟营销总监卜实说,拥有百年历史的咸安坊去年开放后,陆续引入geleega、TUTUTU等全国、全省首店,前来打卡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
热闹不只被咸安坊独享。每到节假日,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人流如织,去年底揭幕的巴公房子已成为三镇最火的旅游点位之一。今年9月,与武汉市美术馆一街之隔的保元里开街,吸引艺元空间、闪电自行车等商户进驻;吉庆街上,开心麻花吉庆剧场带来的华中首部主题体验式舞台剧《偷心晚宴》,自10月底开演后场场座无虚席……
作为武汉市现存文物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保存最为完好、最为集中的区域,江岸区近年来大力整合历史建筑、滨江生态、非遗文化等禀赋优势,以城市更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留住“汉口之心”的“根”与“魂”。
自9月底“老汉口·新江岸”武汉·江岸文明空间在武汉地铁三阳路站启幕,一众老照片、旧物件引得乘客停下脚步,在这座微缩版的“老汉口”博物馆感受江岸的历史传承。
“一号工程”
突破千亿元
“刚在上海参加完‘全球数商大会’,马上就要去江苏和两家企业沟通投资意向,下半年的工作节奏更快了。”自今年3月被派往上海负责长三角地区的招商工作,江岸区招商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日程始终安排得满满当当。
招商引资是江岸的“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为向前一步响应企业的需求,该区今年在北京、上海、深圳设立3个驻点招商专班,由1名区领导、2名处级干部和1名年轻干部组成,聚焦江岸区“531”产业体系,深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开展招商活动。
对驻点招商专班而言,每月跨省拜访十多家企业如今已成为工作日常。项目沟通最密集时,曾在一星期内往返杭州、苏州、南京等5座城市,同时每天与后方职能部门保持联系,沟通服务落实。
“看中武汉的区位优势和江岸优秀的营商环境,今年10月,我们将华中区域总部布局在江岸。”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胡海净表示,此前,苏美达长期与武汉围绕生态环保、新能源和外贸业务开展合作。“依托新设立的区域总部,公司还将在汉重点布局机电设备进出口和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业务。”
截至目前,驻点招商专班已成功为江岸招引苏美达、三峡高科、博明程等26家企业。而今年1-10月,江岸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6个,总金额1333.3亿元,逆势实现招商引资工作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