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汪彤
春种秋收,周而复始。今年4月10日,湖北日报在头版刊发《面对人多地少的大背景、人增地减的大趋势,如何多产粮——湖北首块“吨半粮”示范田破解增产难题》;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再推系列报道《乡村行 看振兴·荆楚吨粮档案》(共5篇),以及深度报道《让“禾下乘凉梦”照进现实——三问吨粮田》(2023年11月9日15版),湖北日报客户端推出“荆楚吨粮档案”合集及新媒体产品,全方位详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吨粮田”的湖北作为。
田埂边的“五方会谈”
今年,我省“新春第一会”聚焦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部署实施《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编辑部第一时间策划了《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深度思辨系列报道,粮食安全为其中一篇。
开放式的命题作文,如何破题?最好切口小、内容新、思辨性强。当时正值春耕,记者在粮食大市襄阳采访时,获得一个重磅消息:襄州区首次示范种植麦—玉“吨半粮”模式,经实收测产,全年合计1516.95公斤/亩,在全省率先实现“吨半粮”单产攻关目标。
追求稳产高产,是粮食安全永恒的主题。看全国,“吨粮田”首次写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看湖北,作为粮食主产区,小麦、玉米单产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有差距,而襄阳率先跨过“吨半粮”门槛,其典型意义与新闻价值显而易见。
锁定选题后,记者们分头联系农业部门与测产专家,确认测产结果。有了底气,记者决定再赴襄州,根据项目示范的关键技术,确定五方采访对象:示范户、提供种子的两家企业以及提供技术指导的市、区农技专家。
“我们把去年测产数据、技术措施和今年示范计划发给你们,不用辛苦再跑一趟。”春耕大忙,听闻记者又要来实地采访,襄阳市、襄州区农业部门有些为难。经过沟通,对方答应挤出周末休息时间,组织五方代表接受采访。
采访时间有限,记者们反复讨论,决定把采访地点选在示范田,既有利于五方采访对象“现身说法”,也便于互相交流、碰撞思想火花。
3月25日,记者们从武汉搭乘最早一班高铁赶到襄州,直奔田头。正如所料,示范户、种企代表、农技专家,共十人,一见面就三四人一组,聊了起来。记者边听、边记、边问,“吨半粮”示范田的创建历程逐渐丰满了起来。
返汉后,记者分赴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收集数据,采访专家,整理素材。
4月10日,经过精心打磨的稿件《面对人多地少的大背景、人增地减的大趋势,如何多产粮——湖北首块“吨半粮”示范田破解增产难题》在湖北日报头版刊发,读者反响热烈,社会普遍关注。
七个月追踪“一块田”
在对省农业农村厅的补充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全省粮食生产还有不少高产“潜力股”。
原来,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湖北启动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积极打造“吨粮田”,发布双季稻、水稻“一种两收”、稻麦、麦玉、薯玉等5种绿色高效吨粮技术模式,主攻单产,提高总产。
在业务讨论时,我们确定了新的报道思路:继续追踪,全年关注“吨粮田”,“一网打尽”五种吨粮模式,全景式记录湖北依靠科技夯实粮食增产基础的火热实践。
金秋,大地丰收。春天种下的选题“种子”,历经七个月的热切关注与耐心守候,终于在秋天迎来“收获”。
五种吨粮模式,涉及多种农作物,收获时间不一。仅水稻,中稻收获跨越9月、10月,晚稻10月下旬收获,再生稻11月上旬收获。记者摸清田块成熟时间,踩准农时节拍,紧盯实收测产,集中于10月前后深入襄阳玉米、钟祥中稻、浠水晚稻、洪湖再生稻等收获现场,随农技专家在田间取样、机收、称重、测水分。测产一茬,采访一茬,记者在第一时间以档案的创新形式,相继推出《乡村行 看振兴·荆楚吨粮档案》5篇报道。
采写中,记者聚焦田间地头的“科技果实”,力求表达得通俗、鲜活、精准,且各具特色、避免雷同。“双抢”曾是最辛苦的农活,在浠水双季稻采访现场,记者了解到,现在,通过精选良种、农机与农艺配套,实现种植全程机械化,农民早、晚两季都能轻松收获。报道以《“早晚”的稻田惊喜》(2023年10月26日7版)作题并展开陈述,一语双关。在洪湖再生稻采访现场,记者围绕再生稻如何闯过施肥、晒田、收获等三道关,“解锁”隐藏的再生技能。田边,一位晒谷村民一句羡慕的“你们是师傅”,得到“科技才是师傅”的答复。记者捕捉到这一生动的现场对答,将其写入《神奇的再生之“道”》(2023年11月3日6版)中,有画龙点睛之效。
一把稻穗,一捧谷粒,农人的眼里盛满丰收的喜悦。这组系列报道,一篇报道聚焦一位种粮大户,了解他们在种植中的苦乐得失,感受他们对粮食的热爱和坚守,感悟沉甸甸的丰收。
聚焦三个现实问题
在这场跨越春、夏、秋的沉浸式采访中,随着了解的深入,记者心中冒出的疑问越来越多。
“吨粮模式不少,为何单产还是上不去?”“科技攻关田都是精耕细作,如何大面积复制?”“高产背后,成本、效益如何平衡?”……
既然意犹未尽,那就追问到底、寻找答案。带着问题,记者联系采访省内权威农业专家,并综合前期采访到的多方情况,进行归纳、提炼,最终聚焦三个最现实的问题——吨粮田有何炼成“秘籍”?专家产量、典型产量如何转化为农户产量、大田产量?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吨粮田?
围绕上述三个问题,3000字深度通讯《让“禾下乘凉梦”照进现实——三问吨粮田》(2023年11月9日15版)理性看待我省创建“吨粮田”工作成效,也客观回应了关于“吨粮田”的疑问;同时,站在新粮食安全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引用专家观点与相关研究成果,从科技研发、农技推广、耕地保护、政策保障等多个方面,为未来创建“吨粮田”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意见和建议。报道信息量大而丰富,保持观点平衡,得到业内人士高度认可,也为历经7个月的策划、采访画上圆满的句号。
回顾“吨粮田”系列报道的采写过程,记者深切体会到,只有深入一线、沉下身子,才能抓到“活鱼”,才能采访出有价值的新闻。面对有价值的新闻来源,必须保持思考,且有刨根问底、一追到底的耐心与毅力,才能放出“长线”钓到“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