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4日

荆楚粮油同分享 粮食安全共担当

——写在第二十三届“荆楚粮油”精品展示交易会闭幕之际

粮食科技信息化展区的现场演示。

12月1日,粮食产销合作签约现场。

12月1日,保障粮食安全湖北宣言发布现场。

展会首次邀请餐饮美食企业参展,同步搭设美食制作区。

市民在展会现场一边试吃美食,一边选购商品。

展会现场的直播间里正在直播带货。

12月1日至3日,2023第23届荆楚粮油精品展示交易会隆重举行、购销两旺、圆满收官。全省380多家企业、1200多个产品集中参展,展出品种数量和展区面积双创历届展会新高。据初步统计,3天展会实现现场线下和线上交易额1.2亿元以上,产销合作签约110多亿元,达成意向性协议1.8亿元以上,赢得了参展商、经销商、消费者的赞许,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钱毅受邀出席开幕式,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湖北省委会主委王红玲宣布开幕,我省傅廷栋、李培武两位院士莅临并为湖北优质菜籽油“代言”,14个兄弟省份组团参加。是什么吸引来众多重磅嘉宾?

一并检阅 “四大体系”“两大工程”见成效

“荆楚粮油”精品展示交易会自1999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已连续成功举办了22届,是全国粮食行业连续举办时间最长、最具影响力的展会之一。本届展会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做到了多个“首次”。展粮油的同时展成果,向全省人民汇报粮食流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成效,就是展会的“首次”之一。

打开系统,远在300公里外的沙洋洪森智能化大米加工生产线画面同步上传到展会现场的大屏幕上,轻点鼠标或者手机,砻谷机、碾米机、色选机等设备远程可控,精准微调,能够提高出米率1—2个百分点。展会现场,武汉轻工大学的周老师介绍,这套新建生产线集成度、智能化程度全国领先,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这是本届展交会特设的湖北粮食流通高质量发展成果专区,聚焦粮食收储与应急体系、粮食仓储与物流体系、粮食质量检测与追溯体系、粮食交易与信息化监管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以及粮油品质与品牌提升、科技与人才兴粮“两大工程”,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近年来湖北省粮食行业重点工作成效、重大项目成果。

“现场展示,既有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的数字粮库,又有智能化的粮食加工技术装备,还有粮食应急供应网络体系展示,让大家能够直观感受‘荆楚粮仓’可靠安全。”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龙小红表示,将持续推进绿色仓储、科学储粮和信息化监管技术应用,加强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守住管好“荆楚粮仓”。

“全省共有17名选手在国赛获奖,8人获评湖北省首席技师、技术能手。”近年来,省粮食局认真践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坚持以粮油科技创新、粮油加工技改、粮食行业人才培训等项目为抓手,深入实施科技与人才兴粮工程,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粮食购销监管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项目支持,全省粮库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等明显提升。

从一粒种子,到各种全自动粮食快速检测仪,到湖北优质稻米油产品,再到精深加工的米汁、低糖米线等产品的全产业链集中亮相,湖北优质稻米、菜籽油产业链建设成果显著。

一同携手 15省优势互补,深化产销合作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共同端牢中国饭碗;

多途径深化粮食产销合作,共同保障市场供给;

高质量推动粮食产业发展,共同缔造美好生活。

湖北携手北京、吉林、黑龙江、福建、山东、河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新疆,15省(区、市)共同发起《保障粮食安全湖北宣言》,融通产区、销区,做到优势互补、协调联动,提高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明:“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这次会上发布的湖北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宣言,也正是我们山东等15个省共同的心愿。”

“据统计,包括湖北在内,15个省2022年粮食的总产量达到全国的半数以上。”龙小红介绍,在这次展会上,政企合作、企企合作、强强联手,有力地促进了产区与销区间的良性互动和优势互补,促进了供需对接、融合发展,同时强化了粮食供应链安全。

首次大范围邀请外省粮油企业和粮食部门参展。进一步巩固云南、贵州、重庆、四川、广东、广西、福建等湖北粮油传统销区市场;同时,拓展北京、陕西、新疆等市场。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多位嘉宾受邀参会,其中6省27家企业携丰富的产品参展,为湖北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重量级订单同样不少。益海嘉里、三全食品、燕京啤酒等国内头部企业向湖北本土企业抛来合作的橄榄枝,8组企业(单位)现场签约金额达104.5亿元。

本届展交会还突破往届传统,首次举办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会,邀请国内粮食领域5位权威专家,共谋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之策。

一场路演 放大“荆楚粮油”品牌价值溢出效应

湖北被称为“千湖之省、鱼米之乡”,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粮油加工大省。截至目前,湖北已培育“荆楚好粮油”产品133个,其中“中国好粮油”产品38个,总数位居全国第三。“湖北生态美,荆楚粮油香”“荆楚好粮油,中国好味道”品牌形象日益得到市场认可。

“荆楚粮油”这四个字到底价值几何?

开幕式现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发布了2022至2023年度“荆楚粮油”省域公用品牌价值为人民币608.9亿元。

“我们走遍全国16个粮油大省,深入湖北荆楚大地37个县市的市场主体,走访了数千位消费者和企业。”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介绍,“荆楚粮油”品牌的价值评估是通过了科学严谨的调查论证。

“展会将会使品牌的价值溢出效应和社会关注度持续得到增强,更好赋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龙小红表示,“荆楚粮油”608.9亿元的品牌价值令人振奋,更重要的是“湖北生态美·荆楚粮油香”的品牌形象越来越得到市场认同,“荆楚粮油”的文化价值也得到更好诠释和体现。

注意力经济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产品也要打品牌。展会上,先后举办了荆门“一袋米”、高油酸、襄阳“襄飘天下”、江陵道米等20场地方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推介活动,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更多的选择。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品牌建设需要联合经营、抱团发展,方能产生聚合效应。本届展交会上,发布了2023年“荆楚粮油+”双品牌共建共享企业名单,举行了多场品牌推介会。近年来,我省积极构建“1+N+X”省域公用品牌发展集群。截至目前,已有48家企业的106个产品参与到“双品牌”共建共享。

展交会上,集中发布了多个重磅榜单:荆楚好粮油产品、2023年度湖北十大好吃大米、2023年度湖北十大优质菜籽油、2023年度湖北五大特色粮油产品,以及首批湖北省粮食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品牌和企业家。

一系列授牌和颁奖,既是奖状,也是责任状。激励龙头企业和企业家共同做大“荆楚粮油”品牌,用情用心书写百姓餐桌上的人间烟火。

一桌盛宴 1200多个产品“喷香”亮相

虾稻米、鸭稻米、红薯汁、紫薯汁、米汁、蒲公英菜汁面、热干面、牛肉面、油面……产品琳琅满目。

布展面积近1万平方米,办展规模创历届之最;参展企业380多家,同比增长10%左右;1200多个产品一展湖北优质稻米、湖北菜籽油产业链发展的新成果。

展会现场,人潮涌动,众多武汉市民前来批量“打年货”。71岁的市民张红艳说:“这是粮食部门主办的活动,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都非常放心。”

不仅“好购”,更“好吃”。展会现场同步搭设美食制作区,首次邀请餐饮美食企业参展,楚菜协会带领专业团队进驻,现场制作加工,供观众免费试吃。刚出锅的热干面、现炸的面窝、肉圆子、酥鳞武昌鱼、寿司、米酒……让人食指大动。

“早知道多带些货品。”四川浩东食品公司的销售负责人肖月直呼“后悔”,开幕当天早上一个小时不到,从四川带来的30多袋粗粮就一售而空。不仅现场销售火爆,该公司还与湖北粮油企业商洽了菜籽油的合作。

展交会同期举办“荆楚粮油促销季”专场活动,发放消费券。这是由省粮食局联合省财政厅制定的惠民措施,活动将持续到明年3月份,将在各个重大节假日发放消费券。在展交会上,200多家湖北优质粮油企业,集中展销400多款优质产品。通过粮油企业的让利,进一步加大了消费券的折扣力度,优惠幅度可达31%。

好粮油是种出来的,也是加工设备加工出来的。我省粮食机械企业在国内粮机行业占有重要地位,这次不少头部企业积极参展、洽谈、签约,永祥、宇中、中机星、兴方、天斌等企业的最新产品纷纷亮相,有看点、有亮点、有卖点,受到了省内外粮油加工企业的青睐。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会观点撷英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努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高铁生

当前粮食流通中还存在这些问题:粮价尚未完全理顺,托市价格机制待完善;粮库布局不合理,“两头在外”的负效应依然存在;储备结构不合理,有时与需求脱节;重管理轻服务,政企关系有待理顺;盲目排斥经营,导致资源浪费等。

专家观点: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树立藏粮于策的观念,重视政策论证追踪校正;科学论证粮食储备规模,不断优化结构和空间布局,提高国家整体储备效能;利用科技赋能,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要重视“三链”协同,摒弃盲目排斥经营观念。

我国粮食供需变化趋势与供给保障战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副部长、研究员程郁

我国粮食供给保障面临一些挑战:国内生产能力的约束越来越明显;国内生产与消费存在结构性矛盾;国内产品比较优势下降,价差驱动进口压力越来越大;进口农产品面临不稳定性风险;粮食能源化利用扩大,加剧供应紧张。

专家观点:要提高国内综合生产能力;要以需求侧引导促进供需平衡,推进豆粕减量和饲料原料的多元化,加强节粮减损科技创新;合理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支持优质粮生产,合理布局产销区仓储基础设施;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

中国粮食加工损失及减损建议

——武汉轻工大学粮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经济学博士、教授祁华清

我国粮食过度加工已十分严重。按年加工稻谷1亿吨算,以现在的标准加工能得到6400万吨精米,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92米”相比,少了960万吨精米。之所以减少,主要是过度加工。加工精度越高,副产物就越多,粮食和能源的损耗也越大。

专家观点:未来五年内,要逐步建立起以大规模企业为主导、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支撑的粮食加工业体系;要建立节粮减损研发投入增长机制,开展节粮减损成套技术及装备研发,推动粮食设备制造向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光电一体化、节能化方向发展;要强化资金扶持,建立粮食加工减损专项扶持资金,同时加大减损资金专项扶持力度,激发企业减损动力。

湖北粮食品牌发展的十个重大问题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经济学博士、二级教授程虹

粮食品牌的底层逻辑就是能够使产品溢价。湖北粮油产业要发展,需要围绕市场需求,以优质产品为支撑,大力发展区域品牌。

专家观点:在产品方面,要打造一批刚需、海量、高频的终端产品,武汉热干面、襄阳牛肉面、仙桃鳝鱼粉等,很多具备潜力。在品种方面,要建立以农户为基础的农业合作化专业组织。在宣传方面,要挖掘和做实湖北粮食品牌文化价值,形成统一的、有高辨识度的产品包装,在原产地打造“粮旅文”一体化场景。在交易层面,要建设全国性的交易中心平台,以及遍布全国的湖北粮食品牌连锁终端,让全国的好大米都到湖北交易。

湖北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研究员级高工、博士生导师,国粮武汉科研设计院

原总工程师谢健

湖北稻米产业具备高质量发展的条件:稻谷和大米产量分别居全国前五和前三,加工技术装备和标准均居全国第一,人才队伍和培养基地全国前三。

专家观点:围绕“中华”元素塑造湖北稻米产业文化形象。因为屈家岭是中国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明中心,江汉平原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摇篮。健全湖北稻米产业服务体系。如 “湖北稻米产业服务中心”“湖北稻米产业数据中心”和“湖北稻米产业(链)融合发展研究院”。打造个性化的湖北稻米产品,发展营养、功能、方便、专用大米产品。

--> 2023-12-04 ——写在第二十三届“荆楚粮油”精品展示交易会闭幕之际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54534.html 1 荆楚粮油同分享 粮食安全共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