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4日

丹江碧水润鄂北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建成受益纪实

王家冲水库坝下的科普、廉政、生态园区。

鄂北工程申冲渡槽。 (钟华 摄)

鄂北工程刘桥分水口。 (钟华 摄)

暖冬时节,天高气爽;鄂北大地,一渠清水蜿蜒而过。

位于鄂北腹地的大悟县王家冲水库,碧波荡漾,不时有鸟儿逐水嬉戏。

八年前,王家冲水库旁,以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指引,湖北省水利建设史上投资规模最大、覆盖地区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省委、省政府要求:“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鄂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要让鄂北工程这项‘民生工程’,永续造福人民。”

八年来,项目法人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筹)(以下简称鄂北局)牢记使命,心系民生福祉,组织14000多名鄂北工程建设者、7000多台(套)机械设备,奋战在近270公里长的战线上,在2900多个日日夜夜中,如期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工程沿线3市7县全面受益。

如今,鄂北工程已累计供水4亿多立方米,成为鄂北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态的主水源之一。

1

党建领航 强根铸魂

江河之兴,见证党的光芒。

在鄂北工程建设之初,省水利厅党组、鄂北局党委就把党建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工程建设强根铸魂。

理想信念与克难攻坚在这里深度融合——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鄂北局党委紧盯总体目标,分年度制定党建工作、工程建设、调度运行、干部队伍、综合保障等措施路径,建立任务分工、督促检查、情况通报、监督问责等一系列制度,形成党委统领、支部主抓、部门联动、党员带头的工作模式。局党委班子率先垂范、驻扎工地、统筹调配,保障了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重要任务、关键节点、重点工程顺利完成。

创新党组织建设,把支部建在工地上。让党员干部到一线条件最艰苦、技术最复杂、协调最困难的岗位上“挑大梁”,在攻坚征地拆迁、专项设施迁改建、应急抢险等艰险任务中接受洗礼。

在工地上组建临时党支部,首创《鄂北局党委临时党支部工作指导书(试行)》,规范引导35个参建单位、278名流动党员。通过党建这根主线,把业主与所有参建单位连成一个整体,形成强大合力。23个“党员先锋岗”、15个“党员突击队”,春季攻势、秋收战役、大干百日、劳动竞赛此起彼伏。

基层党建与为民情怀在这里深度融合——

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让党员在推动工程建管、服务供水保障中强化宗旨意识,践行为人民服务。

堰塘清淤加固、修建提水泵站、改善村村通道路、助推农副产品;饮水有保障、农田有灌溉、干旱保丰收……沿线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得以解决。他们脸上的笑容,让党群关系更有温度更有力量,成为党建与业务互促互进的暖心注脚。

全面从严治党与工程建设管理在这里深度融合——

把廉洁示范工程建设牢牢抓在手上,确保资金、工程和干部安全,是鄂北局一直以来坚持的理念。

建章立制、跟踪审计、信息公开、打造廉政教育基地……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与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制定《鄂北局廉政风险防控手册》《鄂北工程参建单位廉政安全联防联控暂行办法》,实现鄂北工程廉政风险防控全链条、全过程、全延伸和全覆盖,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常态化、动态化、长效化执纪监督问责,构筑了一道强有力的廉政安全“防护网”和“防火墙”。

党建领航,强根铸魂。多个党支部荣获省直机关红旗党支部和优秀党建品牌,党支部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有力,一大批敢打硬仗、能打胜仗、作风过硬的党员干部不断涌现。

2

实干担当 成果丰硕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解决鄂北干旱问题上,历届省委、省政府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走进新时代,面对鄂北人民,需要建设什么样的水利工程?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之路怎么走?

直面人民之问、时代之问。鄂北局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建设“湖北水利一号工程”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始终保持建设“一流示范工程”的战略定力——

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应用EPC、设计施工总承包、代建制等先进建管模式,快速推进建设进度;组建专家技术委员会,第一时间解决好技术难题;建立原材料三检制、多元一体化质量控制及创优考评体系,全过程严格把控工程质量;首次引入安全生产、水保环保、专业审计等专项服务,不断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坚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水质保护与工程建设同步实施;压实参建各方质量管理责任,通报、约谈、撤换、处罚多措并举。

国内最大三向预应力矩形渡槽孟楼渡槽、亚洲连续最长72公里的孟楼至七方倒虹吸工程、全线隧洞长达16.55公里的唐县至尚市隧洞等重要节点率先完工,创造了水利工程建设的“鄂北速度”。

工程单元工程优良率达95%以上,建设质量、安全和进度长期位居全国172项重点水利工程第一方阵。4项行业标准,9项全国水利工法,45项技术专利,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建管成果硕果累累。

以更有力的举措应对各类“加试题”——

建筑市场主要材料大幅涨价、沙石等地材供应短缺、郑万铁路交叉施工不期而遇、新冠疫情全线停工。面对诸多变数,工程建设者们始终做到守持有恒,奋斗有力。

稳定施工单位信心,主动担当作为,制定资金缓解举措;开辟绿色供应通道,签订定点专供协议,探索工程沿线砂石综合利用;分类指导、点对点运输,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鄂北工程成为全省第一批复工达产重大工程。

不甘示弱的建设者们将使命与担当、梦想与激情、实干与信念,凝结成一种精神,化坎坷为坦途。

2020年1月,鄂北工程随州以上工段顺利建成,先期通水;2021年1月,工程全部建成,实现全线通水,困扰鄂北地区千百年来干旱缺水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缓解,364万亩耕地“种田从此不看天”、482万人从此喝上“幸福水”。

一体化推进生态建设和景观打造——

在鄂北工程渠首,青山绿水映着巨幅浮雕,工程全貌尽收眼底;眺望远方,丹江之水透亮清澈,缓缓东流,不舍昼夜。

在枣阳北郊明渠,绿意浓浓的防护林带旁,居民在附近漫步,体验着休闲生活的舒适与惬意。

为当代建,为万世谋。“坚持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组织开展实施汉江中下游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湿地生态工程等生态补偿项目,平衡区域协调发展。

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通过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和服务功能。

坚持增绿与护绿的有机结合,加大沿线森林植被抚育,通过植树造林等活动,提高沿线人民爱绿、护绿、植绿意识。

鄂北工程书写高质量“绿色答卷”:工程全线绿植覆盖率达到95%;沿线陆生生物走廊纷纷建成,为141种珍稀动物提供栖息地;累计增殖放流90万尾,进一步丰富汉江中下游水生生物多样性、改善水体环境。

与此同时,以渠首清泉沟、孟楼渡槽、刘桥分水闸、封江口入库和出库节制闸、七里冲水库、王家冲水库生态示范园等景观点为串联,融入地方人文历史,汉唐楚韵,尽显风流,工程文化景观各具特色。绿色发展之路拓步前进,一幅“人水和谐”的画卷正在鄂北大地徐徐展开。

3

高效运行 效益凸显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让鄂北工程全面发挥效益才是检验“民生工程”的硬标准。

一项项针对性举措应运而生:出台湖北省第一部单项水利工程管理办法——《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与供水管理办法》,为工程效益发挥提供法治保障。建设工程管理智慧平台,全面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全要素动态感知的工程管理体系,实现涉水信息的动态监测和全面感知。在省内水利行业率先引入第三方专业运维单位,建立三级运管体制,用好“业主定期检查+第三方日常运维”模式,提升工程巡查和设备维护、隐患处置和安全监测、工程形象面貌“三个精致度”。

一系列有力措施夯实鄂北工程高效运行的基础,形成在线调节、干渠供水、水库蓄水、高效用水的供水安全保障格局,工程初期运行效益凸显。

群众更有信心了——

天上龙王不下雨,地上巨龙“吐水”忙。

2022年,鄂北再次出现旱情。为缓解鄂北岗地旱情,鄂北工程首次启动输水抗旱。3个月时间内引水1.4亿立方米,有效保障沿线77.5万人饮用水和92.1万亩农田灌溉用水,确保大旱之年保丰收。

工程沿线枣阳市人民政府、大悟县人民政府分别送来牌匾、锦旗感谢。地方肯定、群众认可,是对鄂北工程效益发挥的最高褒奖。

位于枣阳市东南部的兴隆镇大西村,2020年前,全村5500亩耕地,只有1000多亩水稻。鄂北工程建成试通水后,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已超过5000亩。

枣阳市兴隆镇二级主任科员王海乐说:“往年就是望天收,鄂北水来了,现在日子有盼头了。”

工程初期运行让区域经济发展得到极大改善,鄂北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

水更清了——

广水市陈巷镇棚兴村以前经常缺水,居民饮水只能靠消防车定时定量供应,有时要隔一段时间才能送上一次水。“再也不用担心停水了,水量充足、水质清澈,太方便了!”棚兴村村民黄绍之开心地说。

“通过这次鄂北工程配水,我们源水的水质得到大幅度提升。”枣阳市嘉源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勇杰介绍。

从襄阳市到大悟县,从田间地头到城市管网,清澈的丹江水一路奔流,把江河湖库联络成一个更加宏大的网络:水美鄂北。

目前,鄂北工程6个水质监测站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工程自运行以来,水质符合Ⅱ类水标准天数占比100%。

发展动力更强了——

枣阳市万通棉纺实业有限公司是拥有350名职工,20万锭的纺纱规模的大型企业,用水需求较大。但随着企业发展,原有供水系统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鄂北工程建成通水后,该公司通过升级改造,让这一问题终于得到解决。2022年生产棉纱近2万吨,实现营业收入4.6亿元,在湖北省排名第三。

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地,鄂北地区夏粮产量占湖北夏粮生产的六成。工程运行后,将会大大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促进农业及农村发展。

根据目前工程初期运行效益估算,鄂北工程受益区将每年增加农林牧渔业几十亿元总产值;每年增加工业总产值几百亿元。

未来更有希望了——

2022年9月21日,省委、省政府在孝感市孝昌县铁岗村举行全省重大水利工程集中开工仪式,投资90亿元的鄂北工程二期项目正式开工。

未来,丹江之水将直接供给受水区用户,供水范围将延伸至襄阳市的高新区、宜城市、襄北农场,以及孝感市的安陆、孝昌等地,受益人口将达到588万人,灌溉面积将达到500万亩。

鄂北地区骨干水网将初步形成,将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源源不断的水利支撑。

到那时,工程综合效益将进一步凸显,鄂北地区经济社会乃至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也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4

文化滋养 书写华章

鄂北地区历史文化厚重、革命先烈辈出,有炎帝神农故里随州、汉光武帝故乡枣阳、打响解放战争第一枪、走出过刘华清和徐海东等100多位共和国将领的将军县大悟。

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鄂北工程也让鄂北精神,水文化深厚的底蕴沿着这条水脉,在鄂北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文化作品同频共振、深入人心——

纪录片《丹水向东》、报告文学《水脉长歌》、纪实文学作品《同心战“疫”》、文集《我与鄂北》、丛书《鄂北工程建设管理》,画册《丹水润鄂北》,长诗《亲亲捧起一捧水》,舞曲《千秋画卷》……

一部部充满力量的文艺作品,从不同的视角,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鄂北工程,凝练成鄂北精神,奏响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时代之声、水利之声、人民之声。

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日益提高——

“央视记者在鄂北工程通水现场报道。”

“孟楼渡槽最后一榀渡槽顺利安装到位,国内最长的预制矩形三向预应力渡槽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在过去的八年里,中央电视台、人民网、中国水利报等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多次通过主题策划、实地采访、网络直播等形式,报道鄂北各类工程5000余次,《新闻联播》更是多次出现鄂北工程的身影;

“文化名家进鄂北”、文化采风活动作品展等品牌活动在全国水利系统、湖北省内掀起水利文化魅力热潮;

利用“我学我讲新思想”水利青年理论宣讲、“中国梦 劳动美全省职工宣讲大赛”等全国、全省大型活动,讲好鄂北故事、传播鄂北声音、擦亮鄂北名片、弘扬鄂北精神,让可信、可爱、可敬的工程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鄂北工程三次入选全国有影响力“十大水利工程”。

文明鄂北迈出坚实步伐——

鄂北局发挥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的人员结构优势,塑造了一群有想法、善思考、敢创新的建设尖兵和文艺骨干,开辟了一条厚植鄂北文化路径,打造了一批独具鄂北特色的品牌活动,呈上了一场场展现鄂北风貌的精神大餐。

书香鄂北局、青年大讲堂、道德讲堂、知识竞赛等活动,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同心同向凝聚鄂北人不畏艰险的战斗力,汇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劳动竞赛、“鄂北清泉杯”、歌咏会、朗诵会……文艺汇演、体育赛事、交流活动,实现工程建设与文学艺术的“跨界联合”。

以文化之声唱响鄂北故事、以文化之魂凝聚价值共识、以文明互鉴推动工程沿线共建共治共享……

全国全省五一劳动奖状(章)、工人先锋号、文明工地,全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等荣誉竞相花落鄂北。

江河奔涌,鄂北长歌。

从蓝天白云、水清渠绿的图景里,湖北看到一个欣欣向荣的鄂北;从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图景里,湖北看到一群砥砺前行的水利人。

站上新起点,鄂北局人意气风发、昂首前行,正在开启一段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

策划:李庆国

撰文:陈鼎 廖潘腾子

图片: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筹)

--> 2023-12-04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建成受益纪实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54505.html 1 丹江碧水润鄂北 /enpproperty-->